文人要把根留住
“狗与狗见面不是吻就是舔,人与人见面不是骗就是演”此话乍听,绝对刺耳。但静心一想,也值得审思。
不知是现在信息过于发达,还是过去自己闭目塞听,孤陋寡闻,如今常看到各种甜言蜜语,溢美之词,极尽谄媚逢迎之文字充斥网络,漫天飞扬,到处可闻,这难道是文化的进步。
人与人无疑应该相互尊重,对他人要学会欣赏,赞许绝对不是巴结。常人见面,双手紧紧相握也好,相互紧紧拥抱也罢,既不真实,又觉得别扭,让人太难受。文化人更是如此。
文人应有气节。因为文人胸中有仁义礼智信,是知书达理的代名词。文人斯文,读圣贤,讲礼仪,知廉耻,懂担当;自尊,自重,自律,自警,自省。社会对文化人也有更高的要求。文化人引领社会风气,文化潮流,培养新生代,感染后来人,肩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
文人的风骨和气节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结晶,更是文人的根。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的风骨与气节佳话连连,世代传颂。
在仰天大笑中吟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一代诗仙李白,狂放不羁,桀傲不驯,其风骨与气节傲岸卓群;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秉承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人气节的典型代表,砥砺和激发着来者。
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言志。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清代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竹喻人。写下了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又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面对困难,坚韧不拔,像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毅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博大情怀。
文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宁为正义事业牺牲,也不丧失气节,苟且偷生。文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出污泥而不染等等情怀,高风亮节,激励着一代代后来人,积淀成文化传承。
民族应有脊梁。文化自信,源自于国家精神,坚定的信仰。天下的文化人都挺不直腰杆,怎么培育有民族脊梁的时代新人。
文人的气节,体现在对他人的态度,无论对方尊卑,都能一视同仁,坚守自己的人格尊严;体现在对事情的评判,不论是否关己,都能坚持是非底线。不盲目的热情过度,赞美有加;言过其实,粉饰太平。
趋炎附势应有无奈,拍马也是生存之道,可以理解。献媚总是有所图,特别是少数官吏拍马,为了营造和谐的环境,便于谋事创业,为了仕途,以求升迁,可以理解;商人也拍,意在谋求更大的利益,也未尝不可。不能理解的是文化人也拍,而且随处即拍,拍的艺术更强,水平更高,更加媚俗,更加令人作呕。如果是潮流使然,也勉强容忍。但现在居然有人不问青红皂白,拍起外国人了,不知道图的是什么?令人费解,匪夷所思。
做人,不能丢了气节,更不能丢了民族气节。人没有了气节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支撑。小时候最不能理解的是抗日期间,为什么有那么多汉奸,现在明白了。没有做人气节,怎么还会有民族气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国人自古尚礼好客,对待来客总是敬若上宾,厚待有加。
但是,家里富了,喜迎天下客,是不是要弄清楚客人的底细。来者,来访,来宾,应有区分,不能只要是外来的和尚都要待若上宾。是友好往来,是混吃混喝,是小偷探路,心中总要有数,总不能为虎作伥,引狼入室。所以真诚相待,不亢不卑很重要。可以给人足够的尊重,理解,甚至是包容,但绝对不能跪拜,巴结。不必过于奉承,有失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