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儿子要离婚娶真爱,你管不管”“你的男人,凭什么让我管”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增广贤文》:“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这句话意思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做到,但从奢侈到节俭就很困难了。这种问题跟人的修为有关,跟人对欲望的管理有关。
人都有欲望,这是无可厚非的,其中物欲是比较有诱惑力的欲望,如果大家都过得差不多,不存在谁比谁过得好,没有激发物欲的契机,物欲或许会一直沉睡。但凡有人过得比别人好,就会使得其他人羡慕,也想过得好,从而就激发了对物欲的追求。
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下物欲,肯定不是单纯想让自己过得好,而是跟别人比较之后,认为别人的生活更好,从而开始有样学样,这样的人但凡条件好了一点,瞬间就会由俭入奢。
由俭入奢是一种对欲望的放纵,而由奢入俭则是对欲望的克制。克制意味着不做什么,这对于一个尝到过欲望甜头的人来说,就不太容易做到。
不太容易做到不等于不能做到,关键还在于对欲望的管理,能管理好就能做到,管理不好就做不到。人生不遇这样的难关,自然无需考虑这些问题;但如果人生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却不懂管理自己,势必会越来越不如意。
下面这个女人的前夫就不懂什么叫“由奢入俭难”,结果毫无疑问使得自己的生活越过越糟糕:
『人生有三个阶段:青年,中年和晚年。青年因为年轻,可以试错。但到了中年就应该稳重一些了,要考虑到以后的生活,否则人到中年还胡作非为,不仅中年这个阶段过得不好,到了晚年也不会好过。
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可惜有的人却不懂,比如我的前夫和婆婆,都是自认为很聪明的人,但从他们的所作所为来看,是愚蠢而不是聪明。
我的婆婆仗着她的大半生很顺利,就自认为自己总结的经验适合传承,却不知时代变了,现在的人很难像她一样侥幸过得好,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否则就会自讨苦吃。
我刚开始的时候没想那么多,结婚以后发现我老公花钱大手大脚,赚得少花得多,从长远角度考虑,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日子还长,如果不为以后做铺垫,当下的享受会导致以后受苦。
可悲的是,我说的话他不听,还把婆婆拉出来做挡箭牌。他的坏习惯就是婆婆一手养成的,婆婆当然更不会认同我的说法,说什么有钱就应该多花,说我小气,说我格局不够大,说花得多才能赚得多。
真的是瞪眼说瞎话,因为她儿子并没有花得多赚得多,总不能他花得多,让我去赚得多吧?我是他老婆,不是他母亲,让我把他当儿子养,我做不到。
屋漏偏逢连夜雨,她儿子要离婚娶真爱,这背后的问题很明显:他靠大手大脚花钱养了个小老婆,之所以想把我抛弃,要么是他色迷心窍了,要么就是对方怂恿他了。我想着把之前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一起说,婆婆总不能不管吧?结果倒好,我向她求助的时候,她却说:“你的男人,凭什么让我管?”
呵!现在又说是我的男人了,现在又撂挑子不管了,真的是该管的地方不管,不该管的地方瞎管!
我不想蹚浑水,选择了离开。他之后的生活照旧,继续花得多赚得少,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新娶的老婆跟我不一样,对他不管不问,只顾着自保,到头来看风向不对了就跟他离婚了,而此时的他,已经欠了一屁股债了。
听人说他在此之后依然没有收敛,继续大手大脚还钱,他母亲在后面帮他收拾烂摊子,我敢保证,照这样下去的话,他们的日子肯定会陷入困境,到那时没钱可花了还做不到由奢入俭的话,肯定是悲剧。』
02
对于条件特别好的人来说,或许可以不受前面提到的那些问题的限制,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必然会受限,这要求我们必须活得慎重一些。
前面那个女人给人生划分的三个阶段是合理的,青年阶段算是人生刚起步,因为经历少,所以难免会犯错。我们应该把这时候的犯错当成试错,犯了错就应该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如此到了中年,才会有成熟稳重可言。
中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人在这个阶段中的条件好坏,思想觉悟高低,会直接影响后半生。这个阶段好了,以后的人生就会顺风顺水,反之,中年阶段一团糟,甚至还在频频犯错,以后的人生会越来越难。
前文中提到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中年人应该重视的思想觉悟,此时可以有物欲的追求,可以不那么节俭,但节俭的能力不能丢,因为人生无常,保留节俭的能力,如果真的经历了人生的沉浮,就可以通过“由奢入俭”化险为夷。
这是一个松弛有度的问题,整体生活宽松了,当然可以奢侈一点;但整体生活受限了,则需要收紧。能灵活做到这种事的人,才是人生的赢家。
03
除了“由奢入俭”的问题之外,前面那个女人的婚姻中还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她前夫受婆婆影响深远,她婆婆对儿子放任不管,这中间存在一种心理问题。
或许你没听说过“权威效应”,但你肯定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人若是地位高,是所谓的权威人士,人们往往会重视这种人所说的话,并且相信他的话是正确的、有权威的。
从大众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心理问题,这其实也是欲望作祟,自己的生活不如意时,失败时,没有方向时,往往会拿所谓的权威人士做榜样,如果参照的对象恰巧对了,是有好处的;而如果参照错了,则会有坏处。
好坏其实很好判断,关键是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具备批评思维,不能逮着一个就信一个,否则,你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用别人的标准指导自己的人生,会出错。
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样的觉悟就可以让自己摆脱“权威效应”的负面影响。这不仅适用于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在家庭中同样有用,子女不该盲目崇拜父母,父母也不该以权威人士自居,否则都容易出问题。
前面那个女人的前夫和婆婆之间的问题,就是“权威效应”的负面影响,总得来说,她婆婆的问题比较大,因为她在儿子成长过程中给他灌输的都是错误的思想,儿子长大后继续对她的话深信不疑,当然会一错再错。
这不仅是父母管教子女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是需要子女反思的问题,同时也是所有人在选择婚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你不注意,跟一个人结婚以后,他和他家人始终站在同一阵线,把你排除在外,或者一致针对你,你的日子就不会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