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观察:越完美,越焦虑!用好这个工具,告别内耗与完美!

人的痛苦来源于几种信念,其中之一就是:我必须要把事情做好,得到肯定,否则就会自我否定:我不够完美,我很烂。

——认知行为疗法之父阿尔伯特·埃利斯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明明已经很优秀,却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对自己格外苛刻……

犯了一个小错误,别人都说没关系,但是你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一切都希望在掌控之中,一旦失控,马上就会非常焦虑,觉得一切都搞砸了……

如果你有这些体验,恭喜你,你很可能是一位“完美主义者”,这样的你很可能很优秀,但是似乎内耗会很严重,能量也很可能陷入不断起伏中——

我们能量管理营的“宝藏观察者”Henry就是这样的一位。(咨询观察手记:原来,让内心强大,你只需要做好这一件事!

在二期营,他完美主义情结严重,对精益求精的追求,结果10多位团体咨询学员的反馈报告,他最终只完成了一篇。

到了四期营,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学习、实践能量工具,来破除自己身上的完美主义。他甚至自诩为抗“美”(完美主义)援“朝”(朝气与活力)战士。

Henry确实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不仅完成了十篇高质量的观察报告,在对他人的深度共情里,Henry也深刻地照见了自己,更加清晰并接纳了自己。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来,他运用了一个非常简单实用能量工具——“两分钟规则”。

所谓“两分钟规则”,是指任何一件复杂的事情你都可以分解成两分钟可以完成的动作,比如你要跑步半小时,你可以分解成穿上跑鞋下个楼,然后每天完成一点,你会发现不知不觉,好习惯已经没有那么难执行,你也开始改变了拖延的习惯,爱上了新的好习惯。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Henry到底是如何运用“两分钟规则”告别内耗,重获朝气的呢?让我们在他写给同学的观察报告中一起来解密……

完美主义的本质是害怕失败

——Henry写给不吃糖的观察报告 

和二期营一样,不吃糖在镜头前是一如既往的清爽和自如。咨询过程是轻松和欢乐的,没有什么负担,就是你不需要字斟句酌,担心说的哪个部分不妥当会伤到她,她很强大。

她在四期营给我的感觉,是像一阵风刮进来,又一阵风一样吹跑了。“来又如风离又如风,或世事通通不过是场梦。”

我一开始并没想到要发言。随着陈老师和不吃糖的交谈,越来越多地指向完美主义者的表现时,我像是被一阵风吹醒了,决定要说两句。这时我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了。唉,这不就是在说我自己吗,看来刀锋向内也是蛮难的。

我做了两下深呼吸,依然听到砰砰的心跳声。直到我开口,说出我正感受到紧张时,心情开始平静下来。哎,情绪是需要被看见和接纳的。

我试着去梳理不吃糖给我留下深刻印像的点。看看完美主义在她身上的表现:

1、一点没做好,全盘都否定。

2、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

3、讨厌不确定性。

不吃糖在四期营没有坚持参加其他学员的团体咨询课,原因是追求完美情境,在地点、时段和资源方面有过高要求。

不吃糖二期营只写了一篇观察报告,但进入四期营立的Flag是要做满分学员。似乎唯有满分,才能证明自己。但这个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就好像是上一次考试得了10分,这一次就要考100分。

这不,到了期末,不完美焦虑再度让不吃糖陷入焦虑、抓狂和颓废。这种感受我太熟悉了,要不也不会戏称自己是“抗美援朝”战士了。

完美主义者典型的特征是缺乏行动,但本质上是害怕失败。常见的表现有:

1、选择恐惧。选A、选B,还是选C,比较来比较去,其实是担心选不到最好的。

2、拖延。做不好,那不如不做,不做的话,别人看不出我做不好。但又不得不做,那就拖着呗。拖延原来也是一种被动攻击。

3、决策。看看不吃糖在考虑要不要和领导说辞职的思想斗争过程,很真实很可爱,像个小孩子。小孩子是不需要承担决策后的责任的。

4、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别人的批评,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在完美主义后面,我们常常看到对认同的追求。

不吃糖有个非常有能力的父亲,对父亲的效仿和认同,是强大的驱动力。小孩子都有被父母关注的强烈愿望,在完美主义者心里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做到完美了,就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和看见了。我们做到了完美,就能证明我们是好的,有价值的。

追求完美经常是为了满足自恋需求。

完美主义者的自恋需求没有发展成和他年龄相适应的自恋需求,不成熟的自恋需求会使他们会有一种魔法式的思维,比如从10分提升到100分。

改变需要勇气,但在不吃糖这里,毫不费力就给了我们一个惊艳的开场,咨询结束就补写了一份观察报告,随后三件好事、观察报告、群内互动,视频直播,各种眼花缭乱的动作,纷至沓来,活力满满,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我都要怀疑当初咨询时自己是不是看错了,用100分来调侃是不是过了。现在的不吃糖,不就是100分的范吗?!

不管怎样,在不吃糖的影响下,就着这股劲,用两分钟规则……这个对完美主义者最有效的工具,我把这篇报告写完了。

恐惧让我们绝地求生,而唯有爱让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Henry 写给Sophie的观察报告
很早的时候就知道有部电影叫《苏菲的抉择》,因为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演的,在我心中,她堪称演技之神。
一开始和 Sophie在同一个群里,我都没有想过Sophie就是苏菲,或者说苏菲的抉择原来是Sophie's Choice,我想到的是索菲、索菲亚这个方向。
看了Sophie的自述报告,我想如果拍成电影,用什么片名合适?
苏菲的爱与哀愁,太青春伤痛了。
苏菲的夜与雾,嗯,有点那个意思。
苏菲的恐惧与愤怒,这个比较暗黑。
想来还是觉得这个更合适,苏菲的抉择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卧倒不动,都是抉择。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我其实未必能读懂苏菲的困惑。
咨询中我比较有感触的一些点如“不积极”,“不得不”,回头翻看二期营的报告,陈老师都写过了。苏菲在二期营咨询之后,进入四期营已经是焕然新生,风雨彩虹铿锵玫瑰,上海滩斯嘉丽。我再重复旧船票也登不上新的客船。
苏菲为我们所熟悉的另外一点是她的三件好事之职场风云录。她写得很精彩,充分发挥了她的写作天赋。
团体咨询后再看这些故事,我有种感觉,她的职场经历,跟她早年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甚至闪过一个念头,这样的受虐环境,有多少是苏菲自己找来的?
我被这个念头吓了一下,这是往苏菲伤口撒盐雪上加霜还是刮骨疗伤?
苏菲说,上次咨询后劲十足,她还在消化。这次咨询,陈老师将重心切换到了职场,如何帮助苏菲再上一个台阶。
当我回到工作动机这个点上思考时,我有了更多的照见。
苏菲说,她从小不用父母监督,自驱力很强地刻苦学习。“我父母在我小学三年级就郑重其事的对我讲,我们家没钱没势,我未来只能靠自己好好读书考大学来改变命运”。她从小就懂得要读书改变命运。
这是苏菲的励志故事,也是她在遭遇这么多挫折依然不被打垮的重要力量来源,但这个励志故事的另一面,在早早懂事的背后,我看到有一种东西叫恐惧。同在普通家庭长大,我当然熟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回事。
苏菲早年的抚养环境,有成天吵架的小姨,家暴的父母,刁蛮的奶奶。环境氛围,说得严重一点,多少带些虐待的成分。在这样的环境里,小孩子最容易产生的三种情绪是恐惧、愤怒羞耻
所以我想,在苏菲刻苦学习的动机里,有多少是担心命运沉沦的恐惧,有多少是对知识的热爱?
在她故事的关键时刻,一直能看到这份恐惧,藏在她的“不得不”后面。
苏菲害怕回老家,于是“不得不”开始寻找结婚对像。
苏菲备考研究生,没有“不得不”,于是坚持不下去几乎是注定的。
以至于我觉得,当苏菲真的要发力的时候,她的潜意识会带着她去找一个“不得不”的环境,在受虐中成长。
在女魔头的白色恐怖下,恐惧激发出她的能量,与天斗与地斗还要与女魔头斗,痛并快乐着。
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她在最痛苦的时候选择在工作中疗愈,这是她熟悉的模式。
恐惧作为一种情绪,无所谓好或坏,需要我们全然接纳。但具体落在动机里,我们却需要去辨认它的成色。
有一句堪称高三老师的通用语,能在高考的重压下,将学生迅速治愈,那就是“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上了大学是真的就松懈下来了,像是对中学教育的报复,丧失了学习动力。为什么呢?
我们常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恐惧能激发出能量帮助我们脱离困境,但一旦警报解除,环境安全了,动机水平就急剧下降。这是外部动机的特点,它很难驱动我们持续努力去到达更高更强的地方。当学生以兴趣、爱好驱动,进入大学则意味着可以更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有句话说得好,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如何主动地激励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答案是内在动机。只有那些靠近内在动机的目标,才能让你更好地持续努力。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 · 德西(Edward Deci)和理查德 · 瑞安(Richard Ryan)的自我决定论,代表着动机研究的最新成果。
他发现,人类动机有内外之分,一种是以名利、奖赏及惩罚为代表的“外在动机”;一种是以兴趣、热情、好奇心和内在满足等为代表的“内在动机”。构成人类动机的核心需求,是自主、胜任联结
回看我的求学和工作经历,能看到外部动机主导和内在动机主导时的不同表现。
我的高考是一场滑铁卢,因为焦虑睡眠不好,整个人完全不在状态,发挥失常。
看过陈老师的文章,我都有点怀疑失眠是不是高考失利综合症的标配。跟陈老师类似,之后凡是遇到重大考试这样的关键时刻,我的睡眠就不好。我在场上的表现,都是低于平时训练的,超水平发挥对我而言是不存在的。
就这样也进了一所985,读的是调剂后的工科专业。进校很长一段时间,我还在纠结高考的失利,不甘心,不情愿,认为自己不属于这所学校。加上专业也不是我想学的,更加没有什么动力去努力。
一学期下来,我的成绩就落在了后面,我既看不上它,但又学不好它,这滋味挺难受的。出于对”成为落后“的担心,加上大三还要分专业,我收起情绪,按部就班上课学习,之后每学期都拿到奖学金,但说要下功夫去钻研,我是完全没有动力的,所以从来也没有拿过一等奖学金。
因为所读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所以找工作很容易,进了大型国企做产品开发工作,专业对口发挥了作用。
那年公司校招200人,我的高中同班同学,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专业,分在了质检部门。在制造业,研发和销售是最受重视的部门,锻炼的机会多。
入职一年后评级,除了清华毕业的自动获得提前转正名额外,我也进入了余下的TOP15,随后当上了我们小组的副组长,我的交大同学仍在实验室弄那些瓶瓶罐罐。这是我工作后第一次体会到专业的优势,原来游戏规则变了。
工作转机来自于一次销售和研发部门的联合调研,我写的调研报告得到了主管销售的公司副总的肯定,他问我愿不愿意到市场部来工作。
那时我在研发部门已经做到了设计室副主任,负责总布置工作,而市场部成立不久,主要是解决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这是我职业生涯面临的第一次大的选择,一边是有一定积累的技术岗位,主管技术的副总也不愿意放人;另一边是从零开始的营销岗位,营销副总也没有承诺有什么职位。
我自忖在研发部门虽然可以做到优秀,但要成为公司拔尖的设计师还得再下番功夫。我对技术工作兴趣不大,觉得比较单调乏味。
这样的话,处在职业上升期还好,到了瓶颈期后劲不足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我那时从《读书》杂志开始接触经济学,对经济学比较有兴趣,做市场分析离不开经济环境,因而对市场工作有一份热情。
读高中时,我的文科表现是比理科突出的,因此我认为文理结合的工作更能发挥我的特长,综合考虑后我选择了成为市场部的一名新兵。
我在市场部的发展比较顺利,边学边干,很快就成为公司稀缺的既懂产品又懂市场的人才。两年后,公司进军家用市场,由市场部全面负责家用类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工作,我的工作内容拓宽了。又两年,因为开拓家用市场的成功,我参加公司内部竞聘后,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全面负责市场部工作,我的文理兼顾的优势,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回看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十年,六年研发部门,四年市场部门的工作,能够走上领导岗位,归功于天时地利人和。从个人努力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研发还是市场,内部动机都发挥了作用,但显然,在市场部门的时候,内部动机的作用更强。
我的体会是,从结果来看,外部动机可以驱动你做到优秀,但内在动机才更可能驱动你做到拔尖。从过程来看,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真的是哪怕苦点累点都值得。
像我这样以专业见长,不擅长活络关系的,能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销售系统呆下来,内在动机功不可没
在苏菲的故事里,我们都被她和环境的缠斗所吸引,但依我对市场传播工作的了解,这份工作是可以充分发挥她的爱好和特长的。
她从小就爱写日记,三件好事动辄上千字。我也相信,她能在这样的环境坚持下去,工作肯定不仅仅提供了经济价值,但不知道苏菲是不是忽视了,其实她可以更好地去挖掘内在动机的驱动力。她要走上更高的位置,在更高的位置上呆更久,是需要看一看内在动机的。
在苏菲的故事里,女魔头是以对立面的形式出现的,如何避免被女魔头式的领导虐,成了咨询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陈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传授了很多实用的招式。
记得《武林外传》里的钱掌柜说过:“为什么同样的招数,有的人使出来平平无奇,有的人使出来却惊天动地”
陈老师说,若是现在遇到同样的情况,会处理得比当初更好。
那么十年精进的是招式?还是内功?
道与术是如何相长的?

感谢苏菲的故事,让我去回看了自己这一段经历。其实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有些感悟。
恐惧固然能驱动我们绝地求生,但只有爱,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有一句话一直都让我很有共鸣:热爱你的热爱
当夜与雾消散,苏菲,相信你一定会做出属于自己的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