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我是铝厂人
我 是 铝 厂 人(散文)
·马腾驰
铜川铝厂,位于铜川市北关雷家沟,铜川人直接叫它铝厂。我曾在铝厂工作过5年多,是地地道道的一名铝厂人。
铝厂,留下过我青春年少时的足迹,有我很多难忘的记忆。在这里,我成家立业并有了孩子。在这里,我出版了第一部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写作事迹入选家乡礼泉县志。在这里,我当选为铜川市青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成为政协铜川市第九届委员会中最年轻的委员……铝厂,给予了我很多很多,对铝厂,对铝厂人,我是有很深感情的!
我是1987年12月进的铝厂。因为之前发表过多篇新闻与文学作品,很快,就被调到厂宣传部工作。
铝厂,是一家以铝冶炼为主、多品种、深加工并举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是铜川市第一利税大户。那时,铝厂正处在黄金发展时期,后沟的一期扩建项目已投产,二期扩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厂里机器轰鸣,铝花绽放,职工们立足本职工作,吃大苦,耐大劳,勇于奉献,企业效益节节攀升。
从事宣传工作的我,被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生产场面感染,写铝厂的新闻稿子,一篇篇在各大新闻媒体不断发出。《陕西日报》曾在头版头条,刊发过我和记者合作采写的铝厂长篇新闻稿件。
为了加强新闻宣传,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厂里决定由厂宣传部负责筹办厂报。我曾在《铜川矿工报》工作过,对办报的流程相对熟悉一些,部长、另外一位同事和我,我们三个人投入到紧张的筹办活动之中。
要釆写稿件、组稿、编辑、划版,还要跑印刷厂、校对样稿,忙得不可开交。那时,没有电脑排版系统,印刷,还是传统的铅字印刷。照片制版要跑到《陕西日报》去,先送照片到西安,过几天,再去取回已制好、带了木托的锌版。在铜川和西安之间,从北关的厂里到市区的印刷厂,我来回奔波着,忙碌着。
很快,铅印的第一张厂报《铝厂通讯》就印出来了。
铝厂有了自己的厂报啦!厂领导看了报纸后很是满意,说,没想到,报纸办得这么好!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厂子,必须要有一张办得很好的厂报!
报纸下发到各个车间的班组,反响非常热烈。职工们拿着报纸,翻来覆去地看着,这是报道与反映他们身边人和身边事的报纸,离他们最近,他们觉得很是亲切。样报贴在厂办公楼门前,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们围着看,他们边看报纸边议论,你看,你看,这不是报道咱一车间的事吗?这里还有连轧车间的新闻呢!嗨哟哟,我的天!谁谁谁的照片上报纸啦!他们围在报纸旁,乐呵得合拢不住嘴。
超常的付出,得到各方的认可,所有的辛苦与劳累,一下子忘记了,一下子全忘记了!
《铝厂通讯》试印几期后,更名为《铜川铝厂报》,办理了陕西省内部报刊登记号,请当时主管工业的曾慎达副省长题写了报名。厂报创刊号出版时,举办了盛大的创刊庆祝活动,邀请了市上有关领导、省市媒体记者与各兄弟单位参加,很是隆重,很是热闹。
搞过报纸的人都知道,看似平常的一张报纸,从组稿、划版到印刷成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中间的环节太多太多。报纸一旦印出来,错了的地方,白纸黑字就搁在了那里,抠也抠不掉,所以,不敢有半点的马虎与大意,任何时候,我们的弦都得紧紧的。办这张厂报,人手少,只有我们三个人,大量的具体工作又是由我来做的。那段时间,不分白天黑夜,我都围着这张报纸在转。
那个年代,彩色电视还是稀缺货,我们宣传部有一台21寸的日本原装进口彩电。晚上,政工楼上没事的人都来看电视,办公室不大,我的办公桌离电视机也就是两三米的距离,电视声吵吵嚷嚷地响着,我还得加班编稿子、划版样。刚开始很不适应,无法工作。没办法,报纸等着要出,我只能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他们看他们的电视,我忙我的事。到后来,电视声、说话声已与我无关,我照样快速忙着我手上的活。不能不说,我比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就是在那个时候练出来的。
报纸要编,宣传部日常的工作要干,我还要叼空给外投稿,繁忙紧张之中,厂报一期一期出版着。在当时的陕西企业报中,《铜川铝厂报》成为一家很有影响的报纸。
大概过了一年多时间,我被调到厂部办公室当秘书。
到了办公室,工作性质发生转变,我除了要写各种各样的大型材料,事务性的事也多了,忙,仍旧是一个忙。厂部办公楼隔一条马路,过一座小桥,就是电解铝一车间。我记得,晚上赶写材料时,过了夜里12点,从车间又传来了打壳机“嘭嘭嘭”、“嘭嘭嘭”的响声。夜深人静,那个声音特别地响亮。打壳机打过,上夜班的电解工们,又要在电解槽前开始一轮紧张而艰苦的工作了。
写大型材料,我原在焦坪矿劳动服务公司写过不少,但真正要说掌握了,能写出高水准的材料,还是在铝厂办公室学会的。
当年,铝厂是铜川市最大,也是效益最好的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有色金属加工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陕西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铝冶炼企业50强”、“全国有色金属铝行业14家重点企业”许多荣誉称号。
荣誉多,总结与经验材料就多,就要一个个地去写。在厂领导与办公室各位的帮助下,我读了大量的公文写作理论书籍。实践中,我写着,不断地写着,琢磨着,不断反复地琢磨着。慢慢的,我笔下的各种材料一天天地扎实起来,活泛起来,一天天好看起来。不管是经验交流会、上报的各种材料,还是厂内的年终总结与职代会工作报告,客观地说,我写的那些材料是过硬的,是赢人的。
办公室工作,少不了迎来送往。省委书记、省长、中央与省上有关部门到铜川视察与检查工作,肯定要到铝厂来。每年,上海、广州、青海等地的补偿贸易单位要来厂里,商谈来年的合同执行事项。全国兄弟铝厂来厂参观与交流。等等。许多大的活动与事情,我都参与了接待,熟悉与了解了全部的过程。在办公室,我增长了见识,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受用终生。
忙完本职工作,业余时间,我没有丢弃文学创作。那些年,晚上12点以前我没有休息过,早上5点准时起床,多年养成的习惯,到现在还没改。付出了总有回报,我在忙完正常的工作之外,除过发表了大量的新闻通讯稿件,还发表了不少的杂文、散文、诗歌与小说。
稿子发表,不断有5元、10元、20元不等的稿费寄来,对工资只有120多元的我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补贴。每有作品获奖,往往有几百元不等的奖金,其中,一篇杂文在辽宁获奖,获得了1000元的奖金,让很多人为之惊叹!妻子说,看来,苦没有白下的,你能写,就好好写吧!她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家务,让我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与创作之中去。
我明白,铝厂的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很多的机会,给了我很多的扶助。在铝厂,年轻的我懂得了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事。在铝厂,我的职场路走得扎实而稳健。铝厂人,那一个个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在铝厂那一桩桩难忘的往事,我是牢记于心的,是永远感恩他们的。
1993年初,我离开铝厂到了咸阳。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27年就过去了。多次在梦中,我回到了铝厂。其中有过这样几次梦,我在外边混不下去,没有了上班吃饭的地方,焦灼,痛苦,愧疚,忐忑不安的我回到厂里,见了厂领导,要求重新回厂工作。领导没有迟疑,没有多余的话,只说了:外边混不下去了,回来!还在办公室,好好上你的班!还能让你没了饭吃?!梦里的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梦中醒来,坐在床边的我,长叹短吁到天明。不光是在梦里呀,现实生活中,铜川人好,那是真真确确地好,铝厂人好,那也是真真真确确地好啊!铜川是一座温暖的城市,那里的人们大气豪爽,看重感情,厚道质朴,谦诚可亲。在铜川工作过,在铜川待过的人都懂!
离开铝厂这么多年,我时时关注着铝厂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铝厂同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经历了改革、改制的阵痛:资产重组后的铝厂,并入了由陕煤化与陕有色共同投资建设的美鑫公司。铝厂人的精气神,铝厂人能打硬仗,敢于争先的气度与风骨,将会重新在美鑫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会的,肯定会的!我懂得他们,因为我是铝厂人!
2020年9月29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窝窝》《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即将出版。
快递‖《背馍记》作者马腾驰签名本开始快递寄书
马腾驰散文集《背馍记》已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全书36万字,由“心有沉香,何惧浮世”、“釆一缕阳光,温暖红尘过往”与“给心留一片宁静的地方”等六辑组成。
散文集《背馍记》,精选了包括作者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力的名篇《背馍》在内的86篇散文。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说:“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院长白描先生说:“腾驰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写就,饱含着深切的生命体验,读来格外动人。
“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书写的乡土题材作品,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而在我心中,他又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