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赏识教育”到“惩戒教育”,哪一个更有效呢?

席延飞

近日读完了周弘先生的《赏识教育》,与大家讨论竟然大多数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因此就更不能惩罚。

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我们在强调尊重儿童的同时,不能被赏识教育冲昏头脑。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曾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就此,我来谈一下适度惩戒在品德教育中作用:

一、使“小惩”得以“大戒”,起到警示作用

合理适度的惩戒那些故意犯错误的同学,不仅能使他重新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而且给其他同学也树立了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就有“小惩大戒”。所谓小惩指惩戒的范围仅限于犯错误的学生;而受到教育影响的对象却是整个教育对象,此谓大戒,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犯错误学生进行合理的惩戒教育,使其他学生也对学校班级纪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记得刚接我们班时,班里有个叫天天的同学上课小动作很多,点名时故意拉长声音说到;无缘无故的迟到、说脏话、同学从他身边过,他就伸起腿把人绊倒……在开班会时,有很多同学举报他违反纪律,针对这个同学爱打乒乓球,我就提出罚这个同学一个星期不能参与乒乓球活动,要求其他同学进行监督。

这样一来,他就只能天天看别人打球,有时手痒痒的不得了,可是一上场别人就不和他打,这样很无聊的过了三天,这个同学课后主动找我承认了错误,此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改掉了不少坏毛病,学习进步了,还帮助我做了不少班级工作。我也破例让其当了一个月班干部……由此可见,适度的惩戒对整个教育集体都有积极的警示作用。

二、使学生经历痛苦,培养学生心理耐挫能力

近年来,一些学生受到父母和教师训斥后离家出走、服毒跳河自寻短见之类的事件屡见报端和网络论坛,一时间人们把矛头直指学校,教师也成了媒体和公众的众矢之的。最初,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他们遭受了过度的批评或惩罚,一时不能做好心理调适而做出的极端行为。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后,我们就发现,其实父母和老师的一些批评训斥有时并不过分,即使有时候误解了他们,但也不至于做出动辄离家出走或结束自己的生命的举动啊。于是,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怎么都这么脆弱呢?

笔者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祖辈和父辈的宠爱,甚至是溺爱中成长。而现在的教育又一味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要赏识学生。于是不少教师误解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真正内涵,以为尊重、赏识就是一味地褒奖学生而不能批评。

这样以来,学生一旦受到批评、挫折,就不知所措。有的不是积极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是消极对待:对批评自己的老师进行报复(如放老师车子的气,扎老师的车胎,把老师的一些东西损坏等),与老师对抗。还有更极端的离家出走或自杀。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心理耐挫能力,就不能一味的来赏识教育,抵制惩戒教育。

学生犯了错误,理应受到相应的惩戒,使其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形成恰当的自我认识,这是培养学生心理耐挫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的前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才可能对惩戒不会有偏激的看法和过激的行为。

三、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培养责任感

我们都知道新加坡的环境和社会秩序非常好,原因在于该国的处罚措施非常严厉,如随地吐一口痰就可能要缴纳相当于工薪阶层半个月薪水的罚款,因此没有几个人愿意为此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然而,我们在强调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对惩戒学生的做法很多人颇有微词,但如果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错误放任自流,学生不懂得遵守社会规范,那么学生也就不会明白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2010年4月19日的《洛阳日报》第五版,转载了孙道荣先生的文章《几十辆轿车划伤后》,文中的那位母亲在得知自己上小学的孩子划伤了小区几十辆小车后(粗略估计修理费四五万元),主动打电话给派出所承担全部责任,随后公开致歉并联系汽车修理店修理所有被孩子划伤的汽车,同时带领孩子挨家挨户登门道歉,虽然所有的车主都表示原谅孩子,但她教育孩子“你要记住,千万不要把别人的包容当成自己犯错的借口,你要敢于担当,知道什么是责任心”。多么伟大的母亲啊!

由此,我想适度的惩戒可以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必须为自己做错的事情承担责任。如果学校教育中缺少惩戒,就会使学生在学校里为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不计后果,这样不利于法制教育的进行,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切记:不能采取打骂和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以及冷暴力等过激行为,而特级教师魏书生先生的让其写事情说明书的做法,我非常赞同。学生只有通过认真反思才能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只有真正认识错误才能真正改正错误,以后不再违犯。只有真正认识错误才能不对抗,不偏激。

综上所述,其实任何一种教育手段被运用到极致都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惩戒走到极端会伤害学生的身心,但一味提倡赏识又何尝不会导致学生的心理脆弱呢? 所以,笔者以为赏识和惩戒各有教育价值,但也各有弊端,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都是很不合适的。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教育惩戒是权力更是一门教育艺术,应该以爱为前提,惩戒是为了完善孩子,而不能把孩子作为发泄教师情绪的对象”。

因此,在学生品德教育中我们要将赏识和惩戒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发挥其积极地教育作用。

席延飞

一介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念关注之情,常思教育之事。古道热肠,愿与诸位朋友喝酒品茶读书聊天。 我的公众号:牵着蜗牛狂奔

(0)

相关推荐

  • 教育惩戒三板斧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 教育离不开惩戒,但惩戒往往容易造成对立,造成冲突,使教育少了一份和谐.那么,如何开展惩戒,让惩戒切实推动班级的发展呢? 一. ...

  • 教育惩戒“同过同罚”?别闹了,当学校是法院啊?

    教育惩戒"同过同罚"?别闹了,当学校是法院啊? 文/虹野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有趣的是不管是学校.家长 ...

  • 《班主任语法》——家长篇——违纪学生惩戒

    背景:某寄宿制高中,每晚十点寝室熄灯,并有值班教师进行巡查.在值班教师第一遍巡查结束后,某宿舍4名男生凑到一个床上,借助自带的手电筒打扑克.值班教师再次巡查时,发现该宿舍有异样,进入寝室发现有4名学生 ...

  • 读书笔记:教育惩戒,我们将何去何从?(四)——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12. 切不可对儿童采取体罚办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绝对正常的教育是与体罚无缘的,这一信念不是书面推理的结果,而是多年教育实践的总结.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是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行为. ...

  • 让教育惩戒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加油站”

    王营 "如果我再犯错误,拔3根头发!""如果我再犯错误,做值日3天!"在上海某校电脑教室的黑板右侧有这样一个墙面,上面贴满了黄色便签条,写下一些"自罚 ...

  • 学生犯了错误罚运动,有“罚人吃肉”之嫌啊

    [平湖一柱 第979期] 学生犯了错误罚运动,有"罚人吃肉"之嫌啊 多年以前,我所在学校有一个学生,因经常犯错被罚劳动,或帮着老师打扫办公室,或帮着老师提水,或是帮着后勤老师干点杂 ...

  • 如何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更有温度?听听他们怎么说……

    日前,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惩戒规则>),明确规定老师可实施的教育惩戒方式包括点名批评.课后教导.教室内站立.口头或书面检讨等.这是我国第一次以部 ...

  • 清晨碎语 | 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更不仅仅是分数(20210502)

    昨天晚上,又看了一集<小舍得>. 宋佳演的那位原先挺宽容的母亲在对待女儿学习问题变得面目有些峥嵘,比蒋欣演的那位母亲过之而无不及. 南俪(宋佳)和钟老师联手刺激女儿欢欢,不停的表扬好孩子米 ...

  • 教育需要勇气,班主任更需要勇气

    梅洪建 梅老师,我也想做一个好的班主任,耐下心来做事情,可是学校要分数,学校要考核,导致处处无法施展手脚,再好的方法和设想都无用武之地,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做一个撞" ...

  • 全国首个教育质量体检报告出炉!这些教育方式能令孩子更优秀

    我国中小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到底有多严重,该如何解决? 很多父母不断"鸡娃",到底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到底哪些因素才能保证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获得幸福感? ...

  • 生命教育:直面死亡才能更热爱生命

    @科技日报 李迪陈科 不久前,各大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引发广泛关注.写墓志铭.参观殡仪馆.旁观遗体火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在内的约20多所中国 ...

  • 名师——惩戒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名师--惩戒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李素怀老师认为:惩戒的目的是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我们带着什么样的意图教育学生很关键,如果我们想帮助他纠正错误行为,我们就要看到学生的需要和感受,帮助学 ...

  • 豆瓣高分教育书单:做更好的父母, 是给孩子最好的六一礼物

    "六一"降至,你是不是也在愁送孩子什么礼物?陪孩子去游乐园还是策划一场旅游?是送孩子心仪已久的礼物还是直接给孩子包一个大大的红包? 也许最好的礼物,就是成为一个"更好的父 ...

  • 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带孩子游泳更是如此

    最近几年,各类明星带娃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我们不难看到,节目上的"星二代"都有机会体验各类项目,插秧.玩泥巴.射箭.亲子游泳等等层出不穷.有人怀疑,这类节目主要还是为了流量,对孩子 ...

  • 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育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这两句教育名言出自何人这口,已是无法考证的了.但它却在教师中广为流传.只是,真正理解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