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不能吃什么,中药巧治胆囊炎偏方
胆囊炎属于中医学胁痛范疇。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经脉亦循于胁。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之于肝胆。又因肝喜条达,胆为中精之腑,主疏泄。湿热之邪最易蕴结于肝胆,使肝胆失于疏泄条达而引起胁痛。临床上所见的胆囊炎导致的一侧或两侧肋间疼痛是以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气郁化热,肝胆失于疏泄条达所致的最为常见。
胆囊炎不能吃什么:不宜过多食用高油脂的食物高油脂会增加胆汁分泌容易引起病情的加重。不宜高胆固醇,胆固醇如不完全消化容易导致胆结石。食物不宜过凉货热,食物进入食道后会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从而引起胆囊区域的钝痛或绞痛。不宜多吃辛辣刺激,不抽烟喝酒,并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柴胡二金汤
【药物组成】柴胡9g,炒枳壳10g,陈皮、延胡索、川棟子各12g,白芍、赤芍、佛手、郁金、虎杖各15g,金钱草20g,甘草3g
药物加减:合并黄疸者,加茵陈、栀子;伴胆结石者,加鸡内金;腹胀者,加厚朴;发呕者,加法半夏;胃酸多者,加鸟贼骨;胃酸少者,加乌梅;食欲不振者,加佩兰、焦三仙;大便干燥者,加大黄;慢性胆囊炎者,加当归、生地黄。
【适用病症】胆囊炎。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液至400m,早、晚各服
20mnL。服药最少者15剂,最多者45剂。
按:胆囊炎多属肝胆郁结、气机不畅所致,由于胆附于肝肝喜条达,胆宜疏泄,降则为顺,通则不痛,故临床治疗多以疏肝利胆、理气解郁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攻里通下之法。方中柴胡、枳壳、佛手、延胡索、郁金疏肝理气,开郁止痛。据药理研究证实,郁金可松弛奥狄氏括约肌;佛手可缓解平滑肌痉挛;陈皮健脾和胃,其中含有右旋宁烯,有溶解结石之功;金钱草、虎杖清热解毒利胆;白芍柔肝止痛;赤芍理气活血;川楝子理气止痛,与延胡索合用相得益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刚柔相济,共奏疏肝利胆、消炎止痛、健脾和胃之效。由于本病久则伤阴,疏肝药中宜配伍当归、生地黄顾护阴血之品,以制约理气药物之燥性。总之治胆勿忘肝胃,通利兼顾阴血,方使补而不泄,利而不伤,才能达到预期之目的。
舒肝利胆汤量
【药物组成】金钱草、赤芍、薏苡仁、茵陈各15g,大黄、白术、川楝子、延胡索各12g,柴胡、蒲黄、五灵脂、黄芩、鸡内金、枳壳、青皮各9g,木香(后下)、玄明粉(另冲)、龙胆草各6g。
药物加减:若身热口渴者,加金银花、连翘、石膏、天花粉;湿重者,增加薏苡仁、白术之量;腹痛甚者,加重延胡索之量;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竹茹、生姜;纳差者,加神曲、山楂;黄疸甚者,加重茵陈、金钱草、生大黄之量;有胆石者,加重鸡内金之量,再加冬葵子、急性子、王不留行;有蛔虫者,加槟榔、使君子.
【适用病症丿胆囊炎。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
解读:舒肝利胆汤是全国名老中医吴光烈治疗急慢性胆囊炎之经验方,方中柴胡、枳壳、青皮、木香、川楝子、郁金疏肝理气,解肝胆之郁,最能条畅肝木,推陈致新以生气血,有助于肝胆功能的改善;蒲黄、五灵脂、赤芍理气行血而止痛,可明显缓解平滑肌痉挛,为痛引肩背必用之要药;金钱草、茵陈、黄芩、龙胆草能增加胆汁分泌,为利胆退黄之圣药,尤其是茵陈能消除残存肝胆之病毒,改善消化功能;大黄、玄明粉荡除积秽、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鸡内金消石顾护脾胃;薏苡仁、白术补脾利湿,增进食欲,且能产生肝糖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与苦寒之剂配伍,可免害胃之弊。诸药合用,使肝气疏、湿热去,则病自除。
利胆调中汤
【药物组成】金钱草30g,炙枇杷叶12g,竹茹、香橼佛手、香附各10g,炒白芍15g
药物加减:胁肋胀闷疼痛随情绪变化加重者,加疏肝理气药柴胡、炒枳壳、延胡索;胁肋胀闷疼痛牵及胃脘部不适、气短、善太息、大便不调者,加益气健脾和胃药太子参(党参)、炒白术、茯苓;胁肋胀闷疼痛合并口干、舌红少苔、夜寐不佳者,加养阴柔肝药北沙参、麦冬、合欢花、何首乌藤;胁肋胀闷疼痛伴有中、重度脂肪肝,大便偏干者,加草决明、山楂。
【适用病症】胆囊炎。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取浓缩液150mL,分早、晚服。2~3个月为1个疗程。
按:利胆调中汤以清解中焦湿热为其根本。取金钱草能清肝胆湿热;炙枇杷叶清胃热止呕逆;竹茹能开胃土之郁,治痰热互结烦闷呕逆;香附乃血中气药,通行十二经脉气分,乃气病之总司,能调气机,行气止痛;白芍能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能于土中泻木,理中泻肝香橼气芳香,味辛而行散,苦能降逆;佛手气清香而不烈,性温而不峻;香橼、佛手共有疏肝理气、和中止痛之效。
温馨提示,中药讲究因病制宜辩证施药小编不能告诉你那种方法最管用,但心情也是一副治病良方保持良好的心情也很重要,关于这篇中药巧治胆囊炎偏方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