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1-30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1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3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4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5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6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57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8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9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1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3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4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5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6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7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8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9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1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3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4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5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6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7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8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9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1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3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4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5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6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7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8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9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1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3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4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5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6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7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8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9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1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3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4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5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6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7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8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9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1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3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4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5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6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7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8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9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0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1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2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3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4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1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做痞,按之自濡(ru),但气痞耳。

根据“紧反入里”可以推测,一开始的“脉浮而紧”是个表证,假如一开始就是里证的话,仲师不会说“反入里”。

就是说病家一开始是脉浮而紧的太阳病伤寒证,治疗上应该考虑用麻黄汤一类的方剂,接诊的医家反倒使用了攻下的方法,所以导致表证入里,“紧反入里”的“紧”是代指原本“脉浮而紧”的表证。

出现的里证是“痞”,也就是痞结不通——在身体内部形成了瘀滞,但是这种瘀滞不严重,用手按按是软的,“濡”是个通假字,实际是“软”,所以称为“气痞”,“气”代指无形的东西,也就是没有像结胸病那样的实性瘀滞。

这种气痞应该考虑用泻心汤治疗,像是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都有可能的。

这一条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131条说“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做结胸”,这一条的“脉浮而紧”也是阳证,误下以后,没有形成结胸病,而是形成了气痞,结胸病跟气痞证都是阳性疾病,结胸是真正湿热凝滞不通,气痞没有完全瘀滞住。

第二,本条的气痞属于阳证,131条的“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做痞也”,这种痞是阴证,是129条说的脏结,虽然两条都说是“痞”,但实质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就是同名异物。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2

152、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个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这一条不好理解,我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两种解释我取舍不定,就跟诸位都分享一下。

还是先说说字面意思:病家得的是太阳病,同时还有下利呕逆的表现,太阳表证解了以后才能考虑攻下,病家的表现是漐漐汗出,不是持续出现的,而是时发时止,头痛,心下胀硬痛,牵扯着胁下也疼痛,干呕,呼吸憋闷,出汗但是不怕冷,这是表证解除了,只剩下了里证,可以采用十枣汤治疗。

第一种解释,也就是胡老的解释:这位病家得的是两个病,第一个是表证,第二个是里证。

表证的表现是太阳病,同时还有腹泻、呕吐,参考32条33条的内容,选择葛根加半夏汤治疗。

里证的表现是“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这是十枣汤证,也就是体内水饮为患。水饮郁结在体内,尤其是占据心下位置,所以出现了干呕以及这里的硬满疼痛,还会牵扯两胁;水饮郁结导致呼吸时胸隔膜下降受影响,所以短气;水饮在体内,正气想要冲开水饮,里气上冲,就会头痛、汗出。因此采用十枣汤治疗。

太阳病跟里证同时出现的话,一般的治疗原则是:

太阳病加水饮——解表加祛湿利水同时使用;

太阳病加里实证——先解表再攻里;

太阳病加里虚证——先补里再解表。

这种解释是把里证的水饮当成了里实证,也就是水饮郁结太严重了,跟承气汤证基本一个性质了,所以可以先解表再攻里,因此原文说“表解者,乃可攻之”。

第二种解释是认为这一条存在两句衍文,“表解者,乃可攻之”、“此表解里未和也”都是后人添加的,本条只是说了一个病,就是水饮病,所有的表现都是体内水饮导致的,病家出现的太阳病的表现,属于假象,并不是真正的太阳病,皆是体内水饮为患,所以治疗上直接采用十枣汤。

这种解释就认为水饮就是水饮,没有郁结严重,没有跟体内实证似的,所以直接用十枣汤泻下水饮即可。

十枣汤证在临床上不常见,目前为止我一例也没有遇到过,如果治疗过了,会有明确的结论,这条的理解,诸位见仁见智吧。

最后再说说十枣汤这首处方,甘遂、大戟、芫花都是药力峻猛的功逐水饮的药物,泻下水饮的力量很大。

使用的时候,三味药剂量相同,分别打成粉,先煎煮大枣,需要用肥厚的枣,用上十个,把枣煮烂,去掉枣核、枣皮,然后把三味药的药末加进去,强壮的人吃一钱匕,体弱的人用半钱匕,一定温热着服用,一天喝一次,早上喝。服用以后,病家排出的不多,疾病没有解除,那么明天再喝,一天只能喝一次,但是第二天喝的时候再加上半钱匕。服用以后,下利明显,让病家喝一些煮的烂糊糊粥来补养身体。

不管是用肥厚的大枣煎煮,还是服用剂量小、一天只喝一次以及糜粥自养,都是因为三味药太峻猛了,为了保护病家正气不受影响。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3

153、太阳病,医发汗,遂发汗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shun)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病家得的是太阳病,医家采用发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太阳病没有痊愈,并且发热怕冷还加重了。接诊的医家一看汗法没效果就接着用了攻下的方法,病家又出现了心下痞满的情况。

汗不如法导致了体表虚,误下又导致了体内不足,所以“表里俱虚”,表里正气都不足了,表里对比而言,表为阳,里为阴,也就是“阳阳气并竭”。

表里俱虚了,所以邪气独存,病家也就还有各种病症,医家接着又使用了烧针疗法,病情进一步加重,有两种可能的转归:

如果又出现了心烦,面色微黄同时还发青,皮肤肌肉也不自觉的跳动,这种情况很难治疗;

如果面色只是微微发黄,手脚还是温热的,这种情况比较容易调理。

这是条文的字面意思,还有几个无字处我们补充一下:

第一,太阳病用汗法,这是正确的治疗,但是因为病轻药重、病重药轻,或者没有注意药后护理等原因,从而导致没有痊愈。

第二,汗法没有疗效,接着使用攻下的方法,这是古代不辨证施治医家的一种套路,没有特殊意义。

第三,“阴阳气并竭”指的是表里正气都不足了,“无阳则阴独”指的是正气不足邪气独存,都用了“阴阳”但实质是不同的,这就是同名异物现象。

第四,使用烧针疗法后,进一步损伤正气,两种转归情况补充完整的话,会是:胸烦、面色青黄、肤瞤、手足凉,难治;胸烦、色微黄、手足温、肤不瞤,易愈。

烧针会导致大汗,从而津血不足,不能濡养肌肤,就会瞤动;虚热内盛,所以心烦;血不荣于面,所以萎黄;不能温煦,所以面色发青、手脚凉。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4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溏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病家出现了心下痞,也就是胃脘部感觉韧,这种情况是处于硬跟软之间的,我们按嘴唇的感觉是软,按额头的感觉是硬,按鼻尖的感觉就是韧,再用力按压的话,里面是软的,脉象上关脉是浮的,这需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来治疗。

这实际是火热郁积在心下这个部位,热性外散所以关脉浮,郁积所以韧,治疗上泄火即可。

大黄黄连泻心汤除了可以治疗心下痞、关上浮,还可以针对病家面色红、烦躁、流鼻血,甚至吐血等火热导致的一系列疾病。
根据附子泻心汤、《金匮要略》上的泻心汤等,本方应该是三味药——大黄、黄连、黄芩,临床常用剂量为:大黄9克  黄芩4克  黄连4克,如果是治疗心下痞为主,那么用200毫升滚烫的热水泡5分钟左右,去渣,分两次温服;如果是治疗吐血、衄血,那么需要煎煮,300毫升熬剩下100毫升,一次喝完。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功效会根据配伍不用而有变化,大黄、芒硝如果跟厚朴、枳实配伍,那起到攻下燥矢、通畅胃肠的作用,如果跟桃仁、丹皮等配伍,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跟黄连、黄芩配伍,起到清热泄火的作用,跟大戟、甘遂等配伍,则是泻下水饮。临床上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一定从整首处方的角度来看待具体的药物。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5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病家存在心下痞的情况,这跟前面的154条完全一样,另外还有怕冷以及出汗的情况,采用附子泻心汤进行治疗。

本条是154条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加重,火热郁结在心下,因此导致痞,人身是一个整体,在体内郁结比较重了,那么全身气机得不到流通,体表就缺少了,因此体表阳气不足——不能起到温煦作用,所以怕冷;不能起到固摄作用,所以体表腠理开合失司,因此就不自觉的汗出。治疗的话,就是在泻心汤的基础上加上附子,起到促进身体机能、温补阳气的作用。病家的情况是寒热并见,因此治疗上也就寒热并用。

附子泻心汤的常用剂量:大黄9克  黄芩4克  黄连4克  附子9克(单包),附子单独煎煮,然后用附子水来浸泡剩下的三味药,分两次服用。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6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这一条主要是提醒作用,是仲师告诫后人需要辨证施治,不能只看到一个症状就仓促下结论。
给病家使用攻下疗法后,出现了心下痞的情况,医家一看这个状况,就认为是154条的病证,没有对病家进行全身诊查就盲目使用了泻心汤,使用以后心下痞依然存在,这是才想起来综合辨证,发现病家口干口渴特别严重,小便还不利,这时使用五苓散治疗才合适。
这位病家实际是水饮导致的痞证,也就是水饮停聚在体内不能被运化,所以形成了痞;小便不利,体内废水不能排出,那么新水就不能吸收,所以口干口渴明显,并且病家也会大量饮水,喝水多了以后还会形成水入则吐的水逆证,这种情况需要使用五苓散来祛湿利水、通达阳气。
仲师是给我们一个提示:不仅热会导致痞,水饮也会导致痞,再引申一下的话,气机瘀滞也会痞,就像是四逆散证,导致痞的原因很多,不能一概而论,还是需要辨证施治。
还有一个小的知识点,一般都说五苓散是针对下焦的水饮,由这一条发现水饮还可以停聚在心下胃脘,也就是中焦,所以五苓散只能确定是治疗水饮的,具体位置不能狭义的判定。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7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ai)食臭(xiu),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掰)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生姜泻心汤这首处方挺重要的,临床上比较常用。“噫”是个通假字,通“嗳”,也就是打嗝的意思。

病家感受了风寒邪气得了太阳病,使用汗法后太阳病消失了,但是出现了胃中不和的病机,具体表现就是:心下胃脘痞硬,打嗝嗳气,口里还有食物不消化的味道;同时还出现了胁下、腹部有水湿的病机,具体表现是:腹部有肠鸣的声音,也就是水声,还有腹泻。这种情况需要使用生姜泻心汤来治疗。

这一条刚得太阳病的时候,病家没有胃中不和、胁下有水气,使用汗法以后才出现了这个情况,但是不能说明使用汗法是错误的,因为太阳病本来就该汗而发之。病家体内原本存在胃中不和、胁下有水气,使用汗法以后正气亢奋,出现了剧烈的正邪交争,所以才有了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的症状。

生姜泻心汤跟前面149条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以及主治病症基本一致,都会有心下痞硬、腹部肠鸣、大便不成形、心烦、胃口差、呕吐等,只不过生姜泻心汤证不消化的情况会更严重,也就是打嗝明显、有不消化的口臭味、腹泻明显。对于常见的有湿有热的胃肠问题,生姜泻心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很常用。

生姜泻心汤的常用剂量:生姜3片 清半夏9克  黄芩9克  黄连3克  干姜3克 党参9克  炙甘草9克  大枣4枚(掰),十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六碗,去渣,再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以及后面的甘草泻心汤,从六经归属而言,是阳明太阴合病,体内有湿有热,同时还有虚。炙甘草12克。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8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掰)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家感受了风寒邪气,出现了太阳病,不管是太阳伤寒还是太阳中风,都应该使用汗法治疗,但是这位接诊的医家却使用了下法,从而导致病家腹泻严重,一天几十次,里面还有没消化的食物,也有肠鸣、心下胀满痞硬,心烦得也比较明显,心里不安定。医家一看心下痞,就认为是攻下的力量不足,从而体内还有瘀滞,所以再次使用泻下疗法,但是病家痞硬的情况更严重了,原因在于这不是阳明病的胃肠结滞,而是脾胃虚弱,从而邪气上逆充斥在心下而导致的痞硬,这时采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才是合适的。

病家如果是太阳、少阳病,这都是不能使用攻下疗法的,使用的话就会导致正气内陷,病家体内恰巧有水饮的话,从而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如果跟体内水饮结聚,就会导致结胸病,这就是131条说的“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做结胸”;如果导致了脾胃不足,也就是影响到了太阴,同时还有热,就会出现心下痞硬、嗳气、腹泻、心烦、肠鸣等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或者甘草泻心汤证。

结胸证是湿与热完全凝结住了,完全阻塞不通,尤其是大结胸病,所以需要攻下,这属于阳明病;三首泻心汤证是水饮与热都有,但没有结滞不通,并且存在脾胃不足,这是阳明太阴合病。

三首泻心汤的相同之处——心下痞硬满、肠鸣、腹泻、心烦、纳差、嗳气干呕或呕吐。不同之处——如果心烦严重,就选择甘草泻心汤;腹泻、嗳气食臭或呕吐严重,就选择生姜泻心汤;这几种情况都存在,没有特别严重的,就选择半夏泻心汤。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9

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 太乙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一条将治疗下利的几种方法都分享了出来。

还是先说说字面意思:病家感受风寒得了太阳病,但是接诊的医家却使用了猛烈攻下的方剂,从而导致了持续性腹泻,还有心下痞硬,接着就用了生姜泻心汤或者甘草泻心汤等来治疗,服用泻心汤后,接着又用了其他攻下的药物,导致腹泻持续,医家接着使用理中汤,服泻反倒更严重,原因在于理中汤针对的是中焦虚寒,这时的腹泻是下焦问题导致的,应该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来治疗,如果服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了还有腹泻,那就得考虑利小便的方法了。

“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这可能是泻心汤证,也就是前面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的适应证;也有可能是理中汤的适应证,也就是病家出现了太阴病,太阴病的典型表现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

我们接着往下看,服用泻心汤后,又使用了攻下的药物,这应该是吃完泻心汤从而腹泻好了,但是还有痞硬,医家看见这个痞硬所以才考虑是瘀滞,从而又选择了攻下,但是又导致了腹泻,并且又是腹泻不止,那么这时的攻下肯定是错误的,从而判断这个痞硬是个虚证,不是实证。

接诊的医家此时也判断出是虚证了,所以用理中汤(党参、干姜、炙甘草、苍术)来温补,理中汤针对的中焦虚寒,也就是脾胃功能不足,无法完成温煦运化功能,服用以后没效果,反倒腹泻加重了,因此就确定此时的虚,不在中焦而在下焦,也就是大肠失去了固摄能力,不能收敛了,所以需要用温阳固肠收涩的赤石脂禹余粮汤。

如果腹泻还不好,那就是水谷不别,也就是正常应该从小便排出的水湿反而到了大便里面,从而引起大便稀溏,这时选择通利小便的疗法才合适。

这一条把几种常见的腹泻情况做了汇总:
泻心汤证——阳明太阴合病,有湿有热有虚;
理中汤证——太阴病,中焦运化不及;
赤石脂禹余粮汤——太阴病,单纯大肠虚寒;
利尿法——水谷不别,水湿误走大肠。
这几种情况都会导致腹泻,虽然腹泻的症状类似,但原因不同,治疗方法更是不同,临床上我们需要详细辨别。
赤石脂禹余粮汤只有两味药,就是赤石者跟禹余粮,这都是矿物质药,所以原文都标注“碎”,也就是打碎,现在药房会直接加工好,两者等量,都用24克,六碗水泡四十分钟,熬升下两碗,分三次温服,这首方子不好喝,如果腹泻明显,来不及煎药,可以先服用蒙脱石散,这是个成药,药店都可以买到,直接服用。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0

160、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这一条主要是起到提醒作用,前面的泻心汤以及十枣汤都有心下痞硬,仲师担心一般医家见到心下痞硬就考虑泻心汤等方剂,而出现思维固化的情况,所以这条就提出了水饮也会导致心下痞硬。

160条跟前面的67条相互参考,就容易理解了。

我们先看看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心下痞硬”与“心下逆满”,“气上冲咽喉”与“气上冲胸”,“眩冒”与“起则头眩”,这三者都是类似的,只不过前一个症状更严重。

两条结合起来理解:病家采用吐下的疗法后,出现了67条的病症,然后又采用了发汗的疗法,导致了160条的病症。67条所说的“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就是160条的“经脉动惕”,发汗后由67条的“脉沉紧”变成了160条的“脉甚微”,其他所有的症状也加重了,同时还出现了“虚烦”。

所以两条描述的情况是一致的,只是病情轻重程度不同罢了,67条是水饮严重,阳气不能运化,以水盛为主,160条是阳气亏虚严重,同时有水饮,以火微为主。

治疗上的话,67条是采用苓桂术甘汤,160条考虑真武汤比较合适。

本条最后的“久而成痿”,是指阳气亏虚严重,再加上水饮,时间久了病家会出现肢体机能退化,萎痹不用的情况。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1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旋覆代赭汤方
旋覆花三两  代赭一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二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条的重点还是针对“心下痞硬”,仲师再分享另外一种太阴病的痞。“心下痞硬”是触按心下胃脘部的感觉是韧的,严重的话会有些硬,还存在胀满的情况,“噫气不除”是病家频繁打嗝,次数很多,病人因为打嗝而感觉痛苦。

本条的字面意思是:病家得病了,经过发汗、吐、下等各种疗法后,身体其他的症状基本都没了,只剩下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这时候得选择旋覆代赭汤治疗。

发汗、吐、下治疗之前,病家具体有什么症状,仲师没有描述,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并且这也不是重要的,不管是什么症状,现在都已经没有了,所以仲师说“解”。

目前最重要的是病家出现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没有热证的心烦,没有水饮的上冲,也没有少阳的胸胁问题,只是单纯的心下问题,这就属于太阴病,也就是身体内部的阴证,因为运化不足,不能通畅,所以痞硬,并且气机郁滞严重,导致了结气,所以才打嗝、嗳气明显。

因此本条就是一个太阴问题,因为汗吐下等严重损伤了身体内部正气,所以出现了体内的阴证,也就是太阴病,所以治疗上健运太阴,促进运化 ,同时降下结气,方中的党参、甘草、生姜、大枣主要起到补益帮助运化的作用,旋覆花、代赭石、半夏肃降结气。

旋覆代赭汤证补充完整的话,除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还会有纳差、神疲、腹胀、面色萎黄等,大便多是偏干的。

旋覆代赭汤跟66条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很类似,都是针对太阴病的,处方里面都有半夏、党参、甘草、生姜,都是针对太阴不足,不同的药物是旋覆花、代赭石、大枣与大量的厚朴,一个主要是针对心下问题,气结严重,所以打嗝明显,另一个则是整个腹部胀满,打嗝、矢气都很少。

本方跟小柴胡汤类似,都有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针对打嗝、胃口差、心下痞,不同的药物是旋覆花、代赭石跟柴胡、黄芩,一方只是太阴问题,运化不足,另一方则是少阳疾病,重在半表半里问题,也就是胸胁苦满、口苦、咽干、默默、往来寒热等,兼有太阴不足。

本方跟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同样类似,都有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干姜)、大枣,也是针对太阴问题,不同的药物是旋覆花、代赭石跟黄芩、黄连,一方是打嗝为主,以嗳气为痛苦,另一方则会有心烦、肠鸣、大便溏等问题,兼有阳明的热象。

在《金匮要略》中还有两首处方橘枳姜汤(陈皮、枳实、生姜)、茯苓饮(党参、苍术、茯苓、陈皮、枳实、生姜),也是针对太阴问题的,都有纳差、嗳气等,两首处方则是打嗝后感觉舒服,所以都用了陈皮来帮助气机通行,学习到那的时候我们再详细分享。

旋覆代赭汤的临床常用剂量:旋覆花9克(包)  代赭石3克   清半夏9克   党参6克   炙甘草9克   生姜4片  大枣4枚(掰),十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六碗,去渣,再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旋覆花需要包煎是为了服用方便,因为含有细小的绒毛,容易进入汤液中,病家服用时会刺激咽喉,用纱布包煎就可以防止这个问题。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2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这一条跟前面63条的内容完全一致,我们换种说法复述一遍:
这一条是倒装句,正常的语序是:下后,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使用攻下疗法以后,病家表现出了出汗、咳喘,同时无大热的情况,这时不能采用桂枝汤治疗了,需要使用麻杏甘石汤。
这一条的重点是“无大热”,这不是说病家没有热,而是说没有白虎汤证、大承气汤证那种蒸蒸发热,没有那种从里到外蒸腾、全身肌肤都发烫的热,确切而言是讲病家有热,并且也是里热,只是没有那么严重,这也是阳明病的表现。
由于内里有热,所以病家会汗出。
同时病家还有喘,这个喘是因为体表郁闭,也就是皮肤腠理不能打开,本来应该由体表排出的垃圾都负担到了肺上,因此就咳喘。
治疗上用麻黄、杏仁打开腠理,石膏清里热,再配合甘草,就是麻杏甘石汤了。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这三个方证是渐进关系,由表闭到内热逐渐深入,麻黄汤证是太阳病,麻杏甘石汤证是太阳阳明并病,白虎汤证是阳明病。
另外,麻杏甘石汤证还需要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对比。
两者都会有汗出、咳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是单纯的太阳病,病家怕冷比较明显,出的汗是清稀的、没有味道的,咳喘的原因是因为气上冲。
麻杏甘石汤证是太阳阳明并病,基本没有怕冷,以热为主,出的汗是偏于浓稠的、有味道的,咳喘的原因是体内火热。
麻杏甘石汤在临床上挺常用的,病家表现出面色红、咳嗽、可能有痰(颜色偏黄、粘稠)、出汗、发热、喜凉、脉象浮滑等就可以使用本方。
63条跟162条关于麻杏甘石汤的煎服法有些出入,63条是煎至两碗,分两次服,162条是煎至三碗,分三次服,这个我没有考证出对错关系,诸位存疑吧。
常用剂量:麻黄12克  炒杏仁6克  炙甘草6克  生石膏24克(包煎),七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三碗,分三。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3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本条的字面意思是说:病家得了太阳病,外面的证候还存在,但是接诊的医家反复使用攻下的疗法,从而导致正气下陷而为下利,下利次数很多,心下痞硬,表证、里证都没有解除,这时需要使用桂枝人参汤来治疗。
“外证未除”的前面应该有省略,省略了“发汗”,也就是病家是太阳病,经过了发汗治疗,“外证未除”,医家一看发汗没治好病,所以才反复使用攻下疗法。太阳病用汗法治疗是正确的,病重药轻或者汗不如法,导致太阳病未解除,继续发汗即可,使用下法是错误的。
反复使用下法以后,本来应该趋于体表抗邪的正气下陷,所以出现了“协热而利”,这里的“热”就是指正气,并且下利还很严重,因为“下利不止”嘛,还有心下胃脘的痞硬,这就是太阴问题了,属于里虚证,这种下利实际是虚寒利,也就是大便不成形、次数多、味道不明显、排便后肛门没有灼热感,应该温补治疗,虽然称为“协热而利”,但肯定不是热性下利,不会出现便味大、便后肛门灼热、口渴明显等热性表现。

这种下利明显、心下痞硬的太硬病,采用人参汤治疗,也就是后文霍乱病篇会学习到的理中丸——党参、苍术、甘草、干姜,既可以温阳,同时又能补益。

163条的病家还有一点表证,可能是轻微怕冷、轻微身痛等,所以还得用桂枝来解表。

综合而言,就是桂枝人参汤了。

这位病家不会出现严重的怕冷、四逆等表现,如果有的话,就是少阴问题了,就不适合用桂枝,应该考虑附子治疗。

这一条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协热而利”不是指热性下利,而是指正气下陷而导致腹泻,这种腹泻可能因为病家本身内虚,而出现虚寒性腹泻,也可能因为身体壮实而出现热性腹泻,临床上我们需要综合判断才行。
第二,桂枝人参汤虽然是治疗“表里不解者”,但表证、里证肯定是都不特别严重的。因为太阳太阴同病时,常规的治疗原则应该是先温里再解表,本条是个特例。
第三,34条的葛根芩连汤证是真正的表证加上热性腹泻,跟本条是阴阳两种情况,可以对比学习。
桂枝人参汤的常用剂量:桂枝12克(后下)  炙甘草12克  党参9克  干姜9克  炒苍术9克,九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五碗,再加入桂枝,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163

真诚、清静、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4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病家得病以后,接诊的医家先用峻猛攻下的疗法,然后又用发汗的疗法,但是病证没有解除,病家还有心下痞、怕冷的表现,病家体表的病证依然存在,这时不能先攻下痞结,应该先解表,体表的病证没有了才能攻痞。治疗这种表证应该用桂枝汤,攻下痞结的话考虑大黄黄连泻心汤。

这一条的脉证论述不详细,因为仲师写这一条不是为了说明具体的方证治疗,而是为了说明治疗顺序。在这里,恶寒代指太阳病,也就是表阳证;心下痞代指里实证,也就是阳明里证。

当病家出现并病或者合病的时候,治疗顺序很重要,先治哪一个,再治哪一个,都有要求的,如果逆而治之,不仅不能治疗疾病,还会导致其他病变。

由于误治,病家出现了太阳病跟阳明里实证同时存在的情况,这时需要先解表,再攻里。

具体到164条,因为前面大下以及发汗的误治,体表正气受损,因此解表就需要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桂枝汤类方剂了,如果一开始就是太阳阳明同病,那是可以考虑用麻黄类方剂解表的。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5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这条虽然字数很少,但是很重要,同时也不好理解。胡老指出“心中”应该是“心下”,也就是胃脘部。
字面意思是说:病家生病了,表现出来的情况是:发热,但是出汗以后发热也不缓解,心下还感觉发紧、硬满等很不舒服,同时有呕吐、腹泻的情况,这时得用大柴胡汤治疗。
本条有发热,同时没有虚弱或者阴性的症状表现,那肯定就是阳性疾病了,也就是太阳、少阳或者阳明问题。
对于“发热”这个症状而言,三阳都会出现,太阳病的发热是汗出而解,并且还会伴有恶风恶寒,不管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都是如此,本条却是“汗出不解”,也没有怕冷,那就排除了太阳病,就是少阳、阳明的问题。
本条我们先不管“下利”,只看发热、心下痞硬、呕吐的话,这跟149条开始的内容很类似“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出现了呕吐、发热,同时又没有怕冷的表现,那就可以确定是少阳疾病了。
少阳病是半表半里出现了问题,少阳瘀滞重就会向内影响阳明,表现出发热,瘀滞轻而正气欲解,那就会趋于体表而影响太阳,表现出恶寒,综合在一起,这就是“往来寒热”的原因。
当仍然是少阳病,但瘀滞比较重的时候,就会只发热,同时原本少阳病的“喜呕”就变成呕吐,这时会有两种变化:体内偏虚的话,就是小柴胡汤证,使用党参、甘草等来补益;体内也有瘀滞而偏向于实证的话,就是大柴胡汤证了,使用大黄、枳实等来通降。
本条出现了发热、呕吐,并且心下痞硬,那就是少阳病以及体内偏实,所以选择大柴胡汤来治疗。
回过头来再说说“下利”,一般情况下大柴胡汤证是排便困难的,也就是便秘。但是,当少阳瘀滞严重,同时正气又很强,正气通畅半表半里气机的能力很明显,这种态势就会下迫大肠,从而表现出腹泻。这种腹泻,不是大肠的疾病,更不是太阴病,就是少阳瘀滞重,但正气又比较充足,从而表现出激烈的正邪相争。
所以,本条是选择大柴胡汤来治疗的。
其实不止大柴胡汤证会有腹泻,小柴胡汤证也会出现腹泻,道理是一样的。
总结一下的话,不管是小柴胡汤证还是大柴胡汤证,都会出现便秘或者腹泻的情况,这是少阳瘀滞轻重以及正气强弱不同而导致的——瘀滞重、正气又强,多会出现腹泻,此时发热也是更明显的,我们在临床上就再加上生石膏,也就是大柴胡汤加石膏、小柴胡汤加石膏来治疗。

如果下利、发热、呕吐的时候,病家有明显的恶寒,脉又是浮的,这是太阳病了,没有汗的话就是前面33条学习的葛根加半夏汤证;有汗,脉又有些弱,这是桂枝汤证了,后文276条太阴病篇会学习“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6

166、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个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这一条仲师还是接着分享“痞硬”,治疗法则跟之前的完全不同。

病家得病以后身体正气的反应跟桂枝证很类似,但是头也不痛,项背也不拘紧,具体的表现是寸脉微微浮,胸中发紧、不舒展,病家自己感觉有气体向上冲,可以直接到达咽喉部,呼吸有些困难,这是胸中部位有水饮等邪气凝滞导致的,应该用催吐疗法治疗,可以考虑瓜蒂散。

瓜蒂散证的病机就是原文说的“胸有寒”——心胸部位有水饮凝滞阻碍。

水饮凝滞于此,气机不通,所以“胸中痞硬”、“不得息”;人体正气想要冲开水饮,所以“气上冲咽喉”;因为正气上冲,并且可以到达上焦,所以“寸脉微浮”。

邪气所在的位置在人体的上部,正气的反应是“上冲咽喉”,也就是想要从咽喉、口中排出邪气,因此治疗上就因势利导——“当吐之”,采用瓜蒂散来催吐,从口中吐出水饮邪气。

本条一开始的“病如桂枝证”,不是说症状上跟桂枝证类似,而是说人体正气的反应是类似的,两者的正气都是阳性反应,都想要把邪气排出体外。但是,桂枝证是正气趋于体表,所以会有头痛、项强等体表症状,瓜蒂散证是正气趋于上部,会有想要呕吐的表现,但整体病机都是向上向外的。

如果本条水饮的位置偏下一些,是在心下、两胁、腹部,也有相应部位的痞硬,出现了正气上冲引起的身体悸动,同时又有头项不适,那么治疗就得考虑苓桂类方剂或者真武汤类方剂了。

瓜蒂散实际是三味药——瓜蒂、赤小豆、豆豉,瓜蒂跟赤小豆打成散,豆豉煮汤,再把那两味散加进去,病家服用以后没有出现呕吐,那就增加剂量服用,呕吐痛快了才能停止。气血丢失、虚弱的病家不适合这种疗法,因为催吐疗法会明显消耗身体气血。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7

167、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这一条是说病人胁下一直有痞,“素”就是平时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痞”存在的时间很长了,整个的痞还比较大,会一直牵及到肚脐旁边,还存在疼痛的情况,不仅这个痞的位置疼痛,还会影响少腹,甚至到前阴,这种病称为脏结,是很难治疗的。
这一条没有太特殊的含义,主要就是说另外一种“痞”,这种痞是有实性的病变,用手触诊的话是可以真实摸得到的,胁下到脐旁连成一片,都能摸得到,这跟前面分享的泻心汤证、柴胡汤证、小陷胸汤证、五苓散证、桂枝人参汤证等是不一样的,这几种都是局部皮肤发韧,是水饮、热等聚集导致的,不是实性的存在,并且得病时间也短,脏结则完全相反。

这种脏结就是前面129条130条论述的内容,属于太阴病范畴,症状表现都是阴性的,并且出现了实性病变,也就是癥瘕积聚中有形病变的那种,这是很难治疗的。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8

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之,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本条的字面意思是说病家经过催吐以及攻下治疗后,已经七八天了,疾病还没有痊愈,这时病机是“热结于里”,症状表现是:身体体表以及内里都觉得特别的热,还经常怕风,口渴的非常厉害,口腔舌头都觉得干燥,同时心烦,一次喝水就想要喝特别多,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用白虎加人参汤进行治疗。

“热结于里”就是说身体内部火热非常大,体内火多,所以感觉热、口舌干燥、心烦;火热消耗津液,出现了津亏,因此喝水就非常多,治疗上就采用白虎汤来清热,党参健运中焦来化生津液。

对于津亏,仲师没有使用生地、天冬、麦冬、石斛等滋阴养液的药物,而是选择了党参,这是通过健运中焦脾胃而促使津液化生,可以从根本上恢复津液。

本条的难点是“时时恶风”,病家体内已经火热亢盛了,怎么还会怕风怕冷呢?

一开始出现热结于里的时候,那是单纯的白虎汤证,病家还没有津液不足,所以表现出怕热、出汗多、口渴、心烦,另外小便也很多,脉是洪滑有力的,这时候直接选择白虎汤治疗,此时是完全的火热证、实证,体表很热,阳气津液充足,能够源源不断的外散到体表,所以出汗多,也不会怕冷。

火热一直亢盛,津液逐渐被消耗,就出现了津亏,病家表现出为大渴引饮,此时体内还是火热大,所以依然存在外散的情况,也会出汗多,但体内津液开始不足了,不能持续地供应到体表,汗出以后后续的阳气一过性不足,就出现了恶风,但这种情况不是一直存在,不久还可以到达体表,所以就又不恶风了,这就是“时时恶风”的由来,这种情况下选择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如果津亏进一步加重,火热就会逐渐变弱,病家就是变成津亏为主、阳热盛为次要的了,这就得考虑竹叶石膏汤治疗了。

白虎加人参汤的常用剂量以及组方原则,我们参考前面26条的论述即可。

本条最后的方后注不太准确,也就是立夏后立秋前才可以服用,其余时间不能服用,这个是不准确的,临床治疗始终以病家身体的情况为治疗切入点,病家存在这种火热亢盛津液又不足的情况,我们就可以采用白虎加人参汤进行治疗,不用管什么时间。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69

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跟上一条的“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是一样的。

特殊之处就是“无大热”,白虎汤证以及白虎加人参汤证都是阳明病,这是火热亢盛的,会表现出病家身体特别热,为什么本条反倒说“无大热”呢?

原因在于体内火热太严重的话,火热也会出现郁结,就像是前面学习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时的痞,那也是火热郁结导致的,不过那是形成了心下的痞,本条没有形成痞,但是郁结在了体内,阳气外达到体表的少了,所以在体表就是“无大热”,但是体内依然是火热亢盛的,治疗上依然选择白虎加人参汤。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0

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条实际存在简文的情况,也就是论述不全面,补充完整的话,应该是:病家脉浮紧有力,发热,恶寒,无汗,这说明还是太阳病,应该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白虎汤是针对阳明病的,也就是里热证,此时不适合服用。当病家表证消失,表现为:身热,口渴,欲饮水,脉洪滑有力,时时恶风或者微恶寒,可以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本条主要是为了说明两点:

第一,白虎汤以及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的是里证,表证是不适合服用的。

第二,恶风以及恶寒症状,不能作为判断表证的唯一标准,阳明热证也可以引起来,临床上一定脉证合参、辨证施治。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1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一开始得了太阳病,不久又出现了少阳病,两经同时有病,所以称为太阳少阳并病,这时少阳病的表现是心下硬、颈项强、目眩,治疗上针刺大椎、肺俞、肝俞,帮助疏通太阳以及少阳气机,不能使用下法。
这条没有太特殊的含义,我们注意太阳少阳并病的时候,可以选择针刺疗法,也可以采用柴胡桂枝汤一类的方剂治疗,千万不能见到“心下硬”就贸然使用攻下疗法,这是少阳气机瘀滞引起来的中焦不运化,疏通少阳、温补太阴即可。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2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两经或者三经同时生病,称为“合病”,一经先有病,还没有痊愈,又出现了其余经的疾病,这称为“并病”。

本条是太阳层次跟少阳层次同时生病了,也就是出现了发热、怕冷、身痛、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表现,但是这些症状都比较轻微,病家虽然有这些不适情况,但都不严重,最严重的是腹泻,也就是大便不成形,排便以后肛门还有些灼热感,这时候我们需要选择黄芩汤来治疗,在下利的同时还有明显的呕吐,就选择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这种下利属于热利,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湿热下注,黄芩汤可以清利湿热、健运中土,一般情况病家还会伴随腹痛,黄芩汤可以一起治疗的。既有下利,还有呕吐,那就在黄芩汤的基础上加上半夏生姜,起到健胃止呕降下的作用。

本条虽然冠以“太阳与少阳合病”,但是下利、呕吐是最严重的,所以先治疗这个,这些情况稳定后再考虑柴胡桂枝汤一类的方剂善后。

黄芩汤是归属于少阳病的处方,主要针对少阳下利,如果病家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等症状也很明显,还伴有明显的发热,这时虽然也有下利,就得选择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这也就是229条的内容了。

黄芩汤的常用剂量:黄芩9克  生白芍6克  炙甘草6克  大枣4枚(掰),十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的常用剂量:黄芩9克  生白芍6克  炙甘草6克  清半夏9克  生姜2片  大枣4枚(掰),十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3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病家生病了,病机是“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症状表现是是腹痛,想要呕吐,所以选择黄连汤进行治疗。

这一条论述的比较简单,我们补充完整一些的话,会是下面的表现:

因为“胸中有热”,病家会出现心烦、面目发红、口渴;

因为“胃中有邪气”,也就是中焦有水饮,会出现腹痛、想要呕吐,或者已经出现了呕吐,甚至腹泻,也会有心下痞硬、胃口差等。

也就是病家有热又有水饮,这跟我们前面学习的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很类似,我们看一下药物组成也很类似,都有半夏、黄连、党参、甘草、干姜、大枣,不同的是黄连汤有桂枝,泻心汤有黄芩,再就是黄连、人参的剂量不同。

不同点在于:黄连汤的火热是在胸中,位置偏上,处方当中黄连的剂量也偏大,正好针对火热偏盛的状况,并且还有桂枝,病家可能还会有气上冲的情况;泻心汤的火热跟水饮都在心下,并且火热偏轻一些。

总结一下的话,黄连汤跟泻心汤是同一类的,都是针对阳明太阴合病,火热大,病家心烦、面目红明显并且有气上冲,我们就选择黄连汤,否则就是泻心汤了。

黄连汤的常用剂量:半夏9克  黄连9克  桂枝9克  党参6克  炙甘草9克  干姜9克  大枣4枚(掰),十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六碗,去渣,再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原文说煎至六碗,白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两次,应该是错简造成的,这是不准确的。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4

174、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tuan),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方
苍术四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这条挺重要的,对于治疗寒湿导致的体表肌肉疼痛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病家得病七八天了,病机是风与湿相互影响,从而导致病家身体皮肉疼痛,还比较严重,“疼烦”是形容疼痛严重的,从而不能自己转身,没有呕吐,没有口渴,脉是浮虚而涩的,这时采用桂枝附子汤治疗,如果“大便硬,小便自利”,那就采用去桂加白术汤治疗。

这条首先说明了病机是“风湿相抟”,也就是得病是因为风以及湿,病位是在体表,因为主诉是“身体疼烦”,也就是皮肉层次疼痛严重,皮肉是属于体表层次的,疼痛的原因是寒湿凝滞经络不通,所以不通则痛。

“不呕”是说明没有太阴病,也就是没有里虚证。有湿,如果又出现了呕,那是水湿影响了太阴运化,此时没有呕,就说明没有太阴问题。

“不渴”说明水湿没有影响津液代谢。前面我们学习五苓散时,体内水湿大,影响津液,所以病家会有明显的口渴,喝水也很多,甚至会出现水入则吐的水逆证,此时没有渴,说明体内津液输布运化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水湿只是影响了体表,体内是没问题的。

“大便硬”是说排便有些困难,大便质地偏硬。“小便自利”是说小便频繁,排尿次数多。因为小便多了,水分都从小便排出,大肠里面水分少了,所以大便硬,大便硬的原因是小便自利。

当大便硬、小便自利的时候需要去桂加白术,那么我们可以反推用桂枝的时候大小便应该是基本正常的。

脉浮说明正气想要到达体表抗邪外出,虚、涩说明正气没那么充足。

综合而言,桂枝附子汤针对的是体表有风湿,正气想要抗邪外出但力量稍有不足,病证表现是:身体疼痛严重,不能自己转身,不呕,不渴,大小便基本正常,脉浮虚而涩。治疗上就用桂枝、附子温补阳气、促使阳气达表,甘草、生姜、大枣补益气血,提供后备力量。

如果其他情况一致,但是小便频数,那就取掉桂枝改成苍术,因为桂枝温通,有发汗利尿的作用,再使用的话会使津液更从小便丢失。

桂枝附子汤证以及去桂加白术汤证(一般我们称为白术附子汤证),实际是太阳少阴合病,病位在表,正气没那么充足,但又不是完全虚弱,所以称为太阳少阴合病。如果正气特别足,脉应该是浮紧,我们就采用大青龙汤一类的方剂了,如果正气真正虚弱,水湿还会影响太阴,病家会有腹泻、呕、纳差等表现,那就是少阴太阴合病,考虑使用真武汤、附子汤一类的。

桂枝附子汤的常用剂量:桂枝12克  附子27克  炙甘草6克  生姜2片  大枣4枚(掰),六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两碗,分三次温服。

白术附子汤的常用剂量:白术12克  附子27克  炙甘草6克  生姜2片  大枣4枚(掰),六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两碗,分三次温服。一开始服用,病家会有些皮肉麻木的感觉,接着服用,三次药都喝完,可能会有头目不清爽、昏沉的情况,不用担心,这是附子、白术疏通皮肉,还没有把水湿完全排出导致的,这属于瞑眩反应,可以适当加些桂枝。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是一方二法,根据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掉桂枝,二便基本正常,加桂枝。三枚附子的剂量比较大,如果原本体质特别虚弱的人以及产妇,减小剂量服用。
最后再补充一点,桂枝附子汤跟我们前面学习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很类似,两首处方的药物组成相同,但是剂量不同,煎服方法也不一致,那么方剂的主治就差别很大。药物剂量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5

175、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这条跟前面的174条是一致的,但是病情更严重了。
174条还是“身体疼烦”,也就是皮肉层次的疼痛,到了这一条就成了“骨节疼烦”,病位更加深入了,变成了骨头关节问题,关节严重疼痛,牵扯筋脉,因此这些部位就不能屈伸,因为疼痛太严重了,所以病家自己也不敢触碰,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靠近这些部位,他就感觉疼痛加重。
“汗出,短气,小便不利”,体内有水湿,因此小便不通畅,病家还感觉憋闷,但可以出汗,说明正气还是想要从体表排出邪气,并且正气还算充足,如果正气特别虚弱的话,病家是出不来汗的。
体表有邪气,阻碍阳气,阳气不能温煦,所以怕风怕冷,病家还喜欢穿厚一些,不愿意脱衣服,或者水湿在体表,病家还可能出现微微肿胀的情况,
出现上述情况,就可以采用甘草附子汤治疗。
其实原文中有所省略,病家还会没有便溏,没有腹痛,没有呕吐,胃口还可以,这样才能选择甘草附子汤,否则就得考虑真武汤、附子汤了。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都是太阳少阴合病的处方,只不过少阴病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再进一步发展的话,太阳病就完全消失,就变成少阴太阴合病的真武汤证、附子汤证了。
甘草附子汤的常用剂量:炙甘草6克  附子18克  炒苍术6克  桂枝12克,六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服用以后,病家可以微微出汗,以此排出风湿,所以身体痊愈,也可以正常饮食了。汗止以后,又有些心烦,这是疾病还没有完全消除的表现,再喝上半碗药汤。如果病家体质偏弱,甘草附子汤的药力又比较峻猛,一开始就服用一碗担心病家不能耐受,可以先喝大半碗,然后循序渐进治疗。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6

176、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存在错简的情况,“里有寒”应该是“里有热”。

字面意思是说:病家脉象浮滑,这是因为体表有热,体内也有热,应该用白虎汤进行治疗。

单纯通过脉象就确定治疗方法是不准确的,临床上病家还会有汗出、怕热、喜凉、小便多、没有腹痛、没有便秘等情况,才能确定使用白虎汤。

滑脉说明火热炽盛,有浮脉不一定说明就是表证,只能说明正气趋向于表,这是由于体内火热外散导致的,因此体内火热大,体表也出现了火热,所以才会“表有热,里有热”,再加上前面的临床表现,才可以使用白虎汤治疗,如果出现明显的口渴、饮水多,那就采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7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生地黄一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阿胶二两  麻仁半升  人参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三十枚(掰)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字面意思是说病家出现结代脉以及心脏悸动不安的时候,可以选择炙甘草汤来治疗。

结脉、代脉在后面的178条有详细的解释,就是脉跳没有力气,同时跳动不规律,这说明病家是虚证,并且气血不能接续了,再加上“心动悸”,这就是气血不足,不能濡养心脏,因此心脏功能受影响,治疗上采用炙甘草汤,也就是用生地、脉动、阿胶、麻仁来生津养血,更重要的是用桂枝、甘草、党参、生姜、大枣促进胃气升发,来运化生地等药物,只用生津养血的药物的话,人体也是消化吸收不了的。

炙甘草汤很重要,一方面确定了津血虚的具体治疗药物,更重要的是采用桂枝、甘草、党参、生姜、大枣来养胃促进运化,重视胃气,重视运化,这种思路很重要,不能一味的补益,更要注意身体的消化吸收,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虽然生地黄的剂量远远大于甘草,但是本方还是称为炙甘草汤,而不是生地黄汤。

炙甘草汤的临床常用剂量:生地48克  麦冬9克  阿胶6克(烊化) 火麻仁9克  桂枝9克  炙甘草12克  党参6克  生姜2片  大枣10枚(掰),原方煎煮的时候使用七升酒以及八升水,现在一般熬药时加上150ml左右的黄酒,然后用十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三碗,再加入阿胶烊化,分三次温服。

原文最后说“一名复脉汤”,就是说炙甘草汤又叫做复脉汤,胡老对此持怀疑态度,他说复脉是脉搏不跳动了,这应该是通脉四逆汤的主治范围。

最后我们再补充一点,对于结脉、代脉,如果同时脉搏没有力气,这说明是虚证,如果结代脉的同时脉是滞涩有力的,这说明是瘀血等实证疾病。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8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
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
得此脉者,必难治。

这一条论述了三种复合脉象——结脉、结阴脉、代阴脉。

我们先把涉及到的简单的脉象说一下:

缓——脉跳力量稍弱,但还没有到真正弱脉的程度,只是比正常脉象弱一点罢了;

动——跳突不定,也就是脉跳的没规律,上下幅度不固定或者出现左右跳动;

小——脉跳幅度小;

数——脉跳的快,超过了正常次数;

在缓脉的基础上,脉跳出现了一过性的暂停,但接着就来了,这称为结脉。出现这么脉象,可能是气血不足,也可能是病家偶然深呼吸了,这个脉象病情程度不严重。

在动脉的基础上,脉跳中止了,接着出现了小脉以及数脉,并且这时的小脉数脉中还掺杂有动脉,这称为结阴脉,也就是先出现动脉,接着中止,然后小、数、动脉一起出现,最后出现的小数动脉的脉跳次数,可以把中间中止的脉跳次数补足。

在动脉的基础上,脉跳中止了,接着再出现动脉,这称为代阴脉。中间中止的脉跳是没有被补足的。

结阴脉以及代阴脉都是非常不好的脉象,说明体内气机逆乱、气血完全失常,出现这两种脉象就说明很难治疗了,这跟传统脉学中涉及的七怪脉很类似,也就是虾游脉、弹石脉、鱼翔脉、釜沸脉、解索脉、屋漏脉、雀啄脉,这都是病情严重的脉象。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79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从这一条开始,我们正式进入阳明病的分享了。阳明病就是指体内的实证,包括体内火热亢盛以及体内胃肠道等的实性瘀滞,像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调胃承气汤证、栀子豉汤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等都属于阳明病范畴。
179条就采用问答的形式,分享了常见的三类阳明病,它们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太阳阳明,也就是病家本身是太阳病,因为治疗不当,损伤了体内津液,造成了大便困难,这确切而言是太阳阳明并病,仲师把这称为“脾约”。正常情况下,脾为胃行津液,当津液不足的时候,脾的功能被制约了,不能给胃肠输送津液,所以排便困难,这称为“脾约”,后面的247条有详细说明,这里我们就简单一提。
正阳阳明,这是纯正的阳明病,只是阳明自己的问题,也就是胃肠道出现了实证。这里的“胃家”指的是整个胃肠道,不单单是胃。
少阳阳明,也就是病家本身是少阳病,应该采用柴胡剂治疗,反倒用了发汗、利尿的方法,损伤了津液,从而胃肠道干燥,出现实证,人也烦躁,大便也困难,这实际是少阳阳明并病。
这三类当中,只有正阳阳明是单纯的阳明病,太阳阳明以及少阳阳明都会有太阳病、少阳病的表现。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0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这条阐述了阳明病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胃家实”了,胃家是指胃肠道,其实这可以泛指体内,只要体内出现了实证,就可以说是阳明病,可能是内里的火热亢盛,也可能是燥矢等实性邪气阻碍。
六经的每一经都会有“……之为病”,像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后面还会有“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都是说每一经病的脉证,也就是判断标准,而阳明病的之为病,说的却是病机,这跟其余五经是不同的,阳明病的脉证是在182条才分享,我们需要注意一下。
当病家的病机是胃家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判定为阳明病了,前面179条所说的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都存在胃家实的情况,才判断都存在阳明病。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1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此名阳明也。

这是以问答的形式来说明阳明病产生的原因。

因为什么导致了阳明病呢?病家一开始是太阳病,经过发汗、攻下、利尿等疗法,从而损伤了体内津液,导致胃肠道干燥,这样就产生了阳明病。病家具体的情况是不想解大便、腹胀腹痛等内实表现,还有排便困难,这样就确定是阳明病了。

这一条我们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这是举了导致阳明病的一个例子,也就是由于太阳病误治而转属阳明病,也可以少阳病转属而来,或者直接就是阳明病。

第二,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这都是导致亡津液的具体原因,如果使用了烧针、熏法等疗法,也可能导致亡津液,从而出现阳明病。具体的误治原因不重要,结果是亡津液了,就有可能出现阳明病。

第三,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这是三个并列的情况:“不更衣”是指不想解大便,也就是没有便意,像是247条的麻子仁丸证,病家会有五六天甚至十多天不想解大便;“内实”是指胃肠道出现了实证,会表现出腹胀腹痛等;“大便难”是排便困难,也就是病家想排便,但是排不出去,大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都会出现。对于阳明病而言,这三种情况可以只出现一个,也可以同时出现。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2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这一条也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前面的180条说了阳明病的病机是胃家实,那么阳明病的外在表现是什么呢?也就是病家身上热,老是出汗,外界的温度不高,这人也是出汗,不怕冷,但是很怕热,外在有这些表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判断为阳明病了,这都是体内有实证引起的火热外散。

这段条文的字数很少,可是意义却不小,我们至少注意两点:

第一,很长一段时间内,伤寒界都认为阳明病分成两种:一种是阳明腑实证,也就是胃肠道存在燥矢等瘀滞,也就是180条说的“胃家实”,以腹胀、腹痛、不大便为外在表现,采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治疗;另外一种是阳明热证,也就是体内火热大,外在表现就是本条说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采用白虎汤治疗。

其实这样不准确。

“胃家实”是整个阳明病的病机,也就是体内的实证,这包括了燥矢等实性瘀滞,也包括了单纯的火热亢盛。“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是整个阳明病的症状,单纯的热证会有这样的外在表现,胃肠道的燥矢瘀滞也会有这样的外在表现。

第二,三阳病都会出现热证,太阳病的热证是发热恶寒同时存在,少阳病的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也就是往来寒热,阳明病的则是不恶寒只发热。

三阴病一般情况下只会冷,不会有热,如果出现了热,就是严重的疾病或者属于反常现象:太阴病的热是阴盛格阳、虚阳外越,需要采用通脉四逆汤急救回阳,少阴病的热是301条所说的“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3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这一条也是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但是有些答非所问。

提问的问题是阳明病刚刚得时候,没有热象,反倒是怕冷的,这跟前面182条学习的阳明外证是恰好相反的。回答的是怕冷马上就会消失,紧接着就出现自汗出以及恶热。

本条没有直接作出解释,而是说了病症的变化情况。到底是什么导致的阳明病怕冷不怕热?欲知详情如何,184条再说。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4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前面一条没有解释怕冷消失的原因,学生很执着,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要搞清楚具体原因,所以这条就接着提问。

仲师说阳明的位置是里面的,也就是土位,是万物的最后归处,不会再传遍了,所以一开始怕冷,很快就会终止,这就是阳明病的特点。

换成现在语言,就是说阳明病是体内的实证,不管是火热亢盛,还是胃肠道实性瘀滞,这都会是热象,恶寒自然就很快消失。本条是引入了“土”的概念,这是属于五行学说的,跟《伤寒论》一贯的六经理念不一致,我们粗略了解即可。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5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ji)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这一条分享了疾病的演变过程,也就是《伤寒论》上所说的传变。

病家一开始是太阳病,接诊的医家也使用了发汗的疗法,治疗后已经出汗了,但是疾病没有痊愈,慢慢传变成了阳明病。

具体的传变过程如下:刚得病时是发热、恶寒、无汗的太阳病伤寒证,然后变成干呕或者呕吐,同时伴随不能吃饭的少阳病,再进一步变成连续出汗的病症,此时就成阳明病了。

使用汗法去治疗太阳病这是非常正确的,可是为什么疾病还会进一步深入?为什么慢慢变成少阳病,然后再成为阳明病呢?

胡老的解释非常好,我就直接引用原文了:大病的时候即使你是治疗正确,也只能在表证的时候,也就是太阳病的阶段,使它好转、减轻,只是除其凶势,但病还是要传变的,不能马上就好。伤寒一般完全好,全是在少阳病的末期、阳明病的初期。

这就像是我们开车,速度非常快了,我们把刹车踩到底,汽车也不会马上就停住,在惯性的作用下,还是要滑行一段距离的,原来的速度越快,滑行的距离就越长。疾病也是这样,我们的治疗合情合理,但是疾病太重了,所以还会进一步传变,可以肯定的是疾病的严重程度肯定减轻了,我们接着合法治疗即可,不用自责,不用认为是自己治疗错误。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6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这一条的字面意思很明确:得病三日,如果变成阳明病了,脉象应该是大的。

“三日”不是指得病第三天,而是指过了一段时间,疾病经过了传变,由表证逐渐成为了里证。“脉大”是指大而有力,阳明病的本质是胃家实,实证所以脉大并且有力。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7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我们先顺文演绎,说说字面意思:病家生病了,脉是浮缓的,手脚是温热的,这是跟太阴病有关。影响到太阴层次的话,病家应该发黄,如果小便通畅,那就不能出现发黄了。疾病再进一步演变,大便变硬,排出困难,这就成了典型的阳明病了。

“脉浮而缓”的“缓”,不是无力的意思,而是指濡,也就是号脉时的感觉就像是人踩在沼泽地里,或者是在泥潭里,有那种泥泞不爽的感觉,这说明体内有水湿。“手足自温”是指手脚是温热的,比正常的温度高一些,但还没有到火热的程度。

本条的脉浮缓实际是浮而濡,因为体内有热,火热蒸腾水湿外散,所以才会浮而濡。太阳中风证的脉浮缓,实际是浮而略弱,两者是不一致的。

体内有湿又有热,完整而言这是湿热为患——体内火热盛,这是阳明病的表现;体内有水湿,这是太阴运化不及导致的。所以仲师说“系在太阴”,也就有阳明太阴合病。

体内有湿又有热的话,火热会蒸腾水湿外散,影响到皮肤、黏膜、眼睛,人就有可能发黄,也就是皮肤、眼睛等颜色变黄。但是病家如果能够出汗、能够排出小便,那就说明水湿有排出的途经,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发黄了,本条的病证中小便是通畅的,所以病家不会发黄。

疾病再进一步发展,火热促使水湿逐渐排出体外,水湿慢慢消失,那么体内就只剩下火热了,如果火热再损耗了津液,从而胃肠道水分不足,大便就会变硬,这就变成单纯的阳明病了。

另外,“系在太阴”还有另一种可能的结局,就是278条说的“脾家实,腐秽当去”,这是正气充足,太阴功能恢复,从而身体痊愈,这是好现象。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8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这一条是说疾病到了阳明层次,病家就会有濈然微汗出的情况,也就是出汗是蒸蒸汗出,并且连续不断的。这种汗出是“胃家实”导致的,也就是体内的实证蒸腾津液外泄,这完全是阳明病的病理特点。
胡老认为这条一开始的“伤寒”是指太阳病的伤寒证,这种理解有些局限了,不仅太阳伤寒转系阳明会濈然微汗出,少阳病转系阳明也会如此,只要病家体质偏实,那么转系阳明都会濈然微汗出的,因此一开始的“伤寒”理解为体质偏实的病家生病了即可。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89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这一条虽然字数不多,但是不好理解,主要是牵扯到合病的内容,另外“阳明中风”四字也不好解释。

我们先看看病家主要的脉证:

“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这是太阳伤寒,也就是体表瘀滞严重,应该用麻黄汤一类的方剂来开表。

“腹满微喘”——由于胃肠道不通畅,所以腹部就胀满,腹胀引起胸膈膜不能正常下降,因此出现了喘。但是胃肠道的不通畅还没有形成典型的阳明腑实证,因为“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也就是使用攻下疗法以后,病家依旧腹满,并且小便还困难,如果是阳明腑实证,攻下以后身体就痊愈了,本条攻下后反倒小便困难,也就是攻下后大便次数多,体内津液从大肠而丢失,所以小便困难,攻下后的“腹满”就是虚性胀满,跟66条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类似。

“口苦咽干”,这是少阳病的表现,后面263条我们会学习到少阳病的典型脉证特点——“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也就是半表半里层次出现了阳性病证,火热上扰,因此孔窍部位有火象表现。

“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这是三阳合病,可以考虑用麻黄汤合大柴胡汤治疗。
胡老认为本条的“喘”是体表瘀滞导致的,治疗上先用大青龙汤解表兼顾清热,然后再攻下。这个理解有些欠妥当,因为原文明确说明了是“腹满而喘”,也就是腹满导致的喘,这还是阳明的问题,如果体表瘀滞导致的喘,应该说“胸满而喘”。
本条可以看成是38条大青龙汤证的加重情况。38条是“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也就是体表瘀滞,体内有了火热,本条“发热恶寒,脉浮而紧,口苦咽干,腹满而喘”是体表瘀滞,同时火热逐渐损伤了津液,而表现出了轻微的胃肠道实性瘀滞。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条文一开始的“阳明中风”,这就是38条“太阳中风”的逐渐加重——虽然都有体表瘀滞,但是胃肠道也慢慢有了实性瘀滞。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0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这一条是存在争议的,阳明病怎么会有寒证呢?字面意思是说:病家得了阳明病,如果可以饮食,称为阳明中风,如果不能吃,就是阳明中寒了。
阳明病是里实证,一开始得病时饮食正常,甚至是消谷善饥的,这时可以称为阳明中风,如果兼有中焦水饮,那么饮食就受到影响,病家不能吃了,这称为阳明中寒,实际这是兼有太阴病,不单纯是阳明的问题。单纯的阳明病发展到后期,成了严重的腑实证,也就是胃肠道严重瘀滞不通,那也是吃不下饭的,这也不能称为阳明中寒。
“阳明中寒”跟187条分享的“系在太阴”有类似之处,实际都是阳明太阴合病,也就是太阴病、阳明病同时存在,“阳明中寒”是阳明病较重,“系在太阴”是太阴病较重。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1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这是承接前面的190条,继续论述阳明中寒的。
字面意思是说:病家出现了阳明病,如果是中寒的话,就不能吃饭,小便不利,手脚会濈然汗出,也就是188条所说的“濈然微汗出”,下一步就要出现固瘕,也就是大便一开始是硬的,后面是不成形的。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胃肠道有水饮,从而该从小便排出的水湿排不出去,因此小便不利,水湿反倒进入大肠,从而导致了大便稀溏,而病家本身还是有阳明病的,因此大便一开始是硬的。
病家有阳明病,所以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初硬;又是中寒,存在太阴病,也就是胃中冷,所以不能食、小便不利、大便后溏。
这一病证仲师没有说明具体治疗方法,可以考虑采用茵陈五苓散。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2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这一条不好理解,原因在于把语序打乱了,从而前后互文,交错论述。
我们按照正常的语序说一下:病家一开始是太阳病,表现出来的病证是“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脉紧”,慢慢的病家出现了“饭量增大、小便不利、大便正常”的情况,下一步病家会突然发狂,然后出汗,汗出以后“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脉紧”等症状就消失,这是正气祛邪外出的表现,也就是邪气不敌正气,身体通过发汗排出邪气。
一开始的“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脉紧”,这是太阳病伤寒证,病家出现饭量增大,也就是原文所说的“欲食”,这是胃气增强的表现,脾胃功能亢奋,以此产生更多的气血津液,也就是正气,正气足就可以祛邪外出了。
通过什么判断“欲食”是胃气增强,而不是病态的胃热呢?就是根据“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如果是胃热的话,大便是硬的,排出是困难的,火热消耗津液,病家是小便多、出汗多的,而此时大便正常、小便不利,这说明是胃气增强,产生更多的正气,并且正气趋于体表,抗邪外出,所以小便才不利。
正气能力足够了,可以祛邪外出了,所以汗出病解,但是出现了剧烈的正邪抗争,也就是常说的瞑眩反应,具体的表现就是“奄然发狂,濈然汗出”。

本条的难点在于条文一开始的“阳明病”,仲师以此开头,就容易让我们认为是病家得了阳明病,其实是胃家功能增强,是排病反应,而非疾病表现。后面的“此水不胜谷气”,“水”指体表的邪气,“谷气”指身体的正气。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3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从申至戌上”,是指申、酉、戌这三个时间段,也就是15:00——21:00,这条跟前面的第9条描述太阳病欲解时是一致的,胡老持怀疑态度,我们就弃而不论了。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4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这一条还是论述前面说的阳明中寒,跟187条190条191条要联系起来看,也就是病家既有阳明病,同时还有太阴问题,“胃中虚冷”就是指的太阴病。
因为太阴不化,体内有水湿,所以不能食。此时虽然有阳明问题,但也不能随意使用攻伐、泄热的方法,如果使用的话,会导致太阴病更严重,从而出现哕。
哕是胃气上逆的表现,但病情程度比嗳气、干呕要严重的话,这是胃气衰败之象,所以古话说“病深者,哕亦深”。哕的症状表现跟干呕类似,但是病家极度不舒服,精神状态更是萎靡不振。
本条旨在说明病家有虚有实时,千万不能随意攻伐,需要时时注意顾护正气。一味攻伐的话,会严重消耗本就亏虚的正气,正气没了,人就危险了。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5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这一条的字面意思是说:病家有阳明病了,但是脉是迟的,也就是脉跳的频率慢,吃饭的时候不能完全吃饱,如果吃饱了就会有些心烦、眩晕,同时还会有小便不利,如果出现了小便问题,下一步疾病就可能变成谷疸。如果使用攻下的方法治疗,病家腹满的症状还是存在。之所以攻下治疗后依旧腹满,这是脉迟的缘故。

“脉迟”并且吃饭后病证加重,说明病家存在虚证。

“谷疸”这个病是黄疸病的一种,也就是病家因为饮食导致了黄疸,体内有湿有热,治疗上多采用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在《金匮要略·黄疸》里有详细论述。

“腹满如故”,既然提到了“如故”,那就说明在使用攻下方法之前,病家就存在腹满的情况,再加上“脉迟”,那就可以确定腹满的原因是因为虚寒,因为“虚寒生胀满”,也就是体内运化不及,不能形成正常的代谢,从而产生了腹满。

病家吃饭不能吃饱,吃饱了就心烦、头眩,这是脾胃消化功能不好。饮食物到达体内,并且吃的比较多的话,就增加了脾胃的负担,不能消化的话就会郁积从而化火,再加上本来就存在阳明病,也就是体内有热,两火相加就会心烦;饮食物不能消化,不能变成人体正常的气血,就会变成水湿,水湿上泛就导致了头眩。

病家原本有阳明病,也就是体内有火热,现在又吃的非常饱,但是消化不了,这样就又产生了水湿以及火热,同时小便难,那么水湿排不出去了,火热跟水湿相互搏结就导致了黄疸,这种黄疸是饮食引起来的,所以称为“谷疸”。

有火热,吃的又饱,但是小便通利的话,水湿有排出的途径,体内只是有火热,这样也不会形成黄疸。

这条说的实际是阳明太阴合病,也就是前面分享的“阳明中寒”、“系在太阴”,治疗上需要两方面都兼顾,不能一味的攻伐,只用泻下疗法是无效的。

病家发作成了谷疸,我们可以用茵陈蒿汤治疗,只是“阳明病、脉迟”的时候,怎么办呢?

这时可能的情况太多太多了,所以仲师没有给出治疗方法,我们说几种可能性:

如果此时的阳明病只是热象,没有胃肠道瘀滞,可以考虑用栀子干姜汤、栀子生姜豉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加减治疗;

如果阳明病有腑实迹象了,栀子大黄汤、枳实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以及小半夏汤、人参汤加减治疗。

“阳明病,脉迟”的复杂性不容小觑,我们在临床上“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总体原则是既要清热针对阳明问题,还有温补太阴。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6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就是依法应该多汗的,但是这位病家却没有汗,想出汗却出不去,从而郁闭在肌肤中,所以身体像有虫子爬的感觉,也就是感觉痒痒的,原因是长时间不足导致的。

“阳加于阴谓之汗”,因为确定是阳明病了,病家目前有热,但是出不来汗,那就是阴亏,也就是津液不足,没有汗源,所以出不来汗,这样也就确定了原文的“此以久虚故也”中的“虚”就是津液虚。

由这一条我们可以引申出阳明病的另一个情况——热而虚者,同样是阳明病。

典型的阳明病是“胃家实”,也就是白虎汤证系列、栀子汤证系列、承气汤证系列等这种体内实证导致的疾病,确定是阳明病。另外一种体内有火热,但是阴液虚的也可以是阳明病,像是麦门冬汤证、竹叶石膏汤证等。

胡老说“寒热有常,虚实无常”,也就是病家有热就是阳证,有寒就是阴证,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实象就是阳证、虚象就是阴证,这是不固定的。

实热证为阳,实寒证为阴,虚热证为阳,虚寒证为阴,虚实会随着寒热而阴阳变幻不定。

具体到阳明病而言,病家蒸蒸汗出、恶热、不恶寒、脉洪大有力、语声高亢,或者兼有腹胀、腹痛、便难,这是“胃家实”,可以确定是阳明病;病家感觉微热、口干渴、咽喉干燥、脉细数、欲饮水,这是热而虚,也是阳明病。

“热而虚者”是“胃家实”病情情况的加重——病家本来是津液充足的,因为火热旺或者胃肠道瘀滞,从而引起了大汗出、小便利,这样就丢失了大量的津液,时间久了就会阴虚,但火热还存在,就形成了“热而虚”的情况,此时还是属于阳明病的范畴,如果疾病进一步发展,火热也会慢慢消失,病家就成了阴虚同时阳虚的情况,也就是虚而寒的,这就成了阴证,是三阴病的范畴了。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7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呕不咳,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我们还是先顺文演绎,说说字面意思:病家得了阳明病,但是没有出汗,小便是偏多的,两三天的时间又出现了呕、咳、手脚发凉以及头痛的情况。呕、咳、手脚发凉以及头痛这几个情况是一起出现的,也是同一个原因导致的,因为仲师明确说了如果没有呕咳厥,病家也不会头痛。

呕咳厥头痛既然是同一个原因导致的,我们就一同分析了:气机压迫于肺,那么会咳;气机压迫于胃就会呕;气机上冲到头,就会头痛;气机郁闭在内,不能外达,那么就会手脚凉,因为气机不通,血液就不能正常运行,血不濡养四末,就会厥。这四个症状都是气机郁闭在半表半里层次导致的,这实际就是少阳病,我们可以用四逆散来治疗,也就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如果兼有其他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

病家一开始又有阳明病,但是没有出汗,原因就是少阳瘀滞,所以内里的火热不能蒸腾外出,就相当于火外面有了一个大罩子,那么火热就表现不出来了,虽然火热不能蒸腾外达,但体内总归是有阳明病的,火热多少会有外散的情况,表现出来的话就是小便利,也就是小便频数,这是阳明病的表现。

综合而言,这位病家是少阳为主,兼有阳明问题,治疗上要和解少阳,同时清下阳明,具体的治疗方剂确定不了,得根据病家详细的脉证表现来,目前只能确定大体的治疗方向。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8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根据“若不咳者,咽不痛”,可以确定咳跟咽痛是同时存在的,咽痛、目眩常见于少阳病,263条有言“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本条的“头眩”,跟目眩是一个含义,所以这一条的头眩、咳、咽痛属于少阳问题,这跟前面197条的“咳、呕、厥、头痛”是一个含义。
“不恶寒、能食”,符合182条的“……阳明病外证云何……不恶寒反恶热”、190条的“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可以确定这是阳明病。
前后综合而言,这一条实际是少阳阳明合病,也就是半表半里有瘀滞,同时内里有火热。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99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主热,应该迫津外泄,病家会表现为汗多、小便利,这里却是无汗、小便不利的,说明津液不能排出,瘀滞在体内就形成了水湿,湿热相合,下一步就可能发黄。

这一条的“心中懊憹”挺重要的,说明病家体内的热是实热,而不是津液不足的虚热,从侧面说明“无汗、小便不利”不是因为津液不足导致的。前面76条的栀子豉汤证我们学习过“心中懊憹”,这是指病家心胸部位好像有团火,感觉火烧火燎的,又感觉堵着不舒服。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0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这跟前面的199条基本一样,“被火”是指接受了温针、火攻等疗法,这对阳明病而言是火上浇油,使病家体内的火热越来越多,再加上小便不利,虽然能汗出,但仅仅是在额头上,并且还是微汗出,这种出汗非常少的,因此也会导致黄疸病。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1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这一条实际是讲了太阳阳明合病的情况,同时还讲了疾病的演变,“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这是一种情况,“但浮者,必盗汗出”这是疾病出现了变化。

字面意思是说:病家是阳明病,也就是体内有热,但是脉象上是浮紧的,这个时候会有潮热,但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时有时无。下一步疾病发展,如果脉象没有紧,只剩浮了,就会出现盗汗了。

因为有阳明病了,所以出现了潮热,这种热是蒸蒸发热,也就是从内向外蒸腾而出的热,就像是大海涨潮时是那种汹涌而来的情况,这称为潮热,现在有一种解释,认为潮热是说发热像涨潮一样有时间性,每天定时出现,这种解读是不合适的,如果是定时出现,那么这一条就不会说“发作有时”了,潮热只是说热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这本来是没有时间性,本条的潮热特殊,时有时无的,所以仲师才强调“发作有时”。

为什么会“发作有时”的?因为此时的阳明病还不典型,也就是体内的火热还不严重。“脉浮而紧”这是太阳病伤寒证,说明体表都被瘀滞住了,体内有了瘀滞,体内正气想要抗邪外出,所以集结力量趋向体表,但是力量还是偏弱,不能打开体表,反倒在体内郁积起来了,因此就郁而化热,出现了阳明病,郁积明显就有了潮热,郁积轻热就不明显,所以才会“潮热,发作有时”。

也就是“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这种情况下是太阳病为主的太阳阳明合病,治疗上采用麻黄类方剂加生石膏。

如果没有治疗,或者治疗不合适,体内的火热就越来越多,体表的瘀滞就越来越轻,所以脉就不紧了,只剩下了浮,这时体内的火热可以到达体表并且外出了,因此就能够出汗了。这种情况下是以阳明病为主的太阳阳明合病,可以考虑用桂枝类方剂加生石膏治疗。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2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病家得的是阳明病,也出现了口舌干燥,但是不想喝水,只是用水漱漱口就可以,下一步会出现出血的情况。

这一条说明了阳明病的另外一种情况——血热,也就是火热是在血里面的。这种情况下,病家也会感觉热,也会不怕冷,也有口舌干燥,但是火热没有损伤津液,所以不会有大渴引饮的情况,火热郁积在血分,下一步就可能热迫血行,就会出现出血的情况。

这种血热的阳明病,跟白虎汤证的阳明病比起来, 病家也会感觉热,但不会蒸蒸发热,也就是全身火热的情况不会那么严重,但是手心、脚心等热的明显;病家脾气会比较暴躁,甚至有惊狂等;也会有出汗,但汗出没有那么多;对于女子而言,会有月经提前、经色异常鲜红等。

这种阳明病,仲师没有明确指出治疗方法,我们可以参考《金匮要略》中的三物黄芩汤等加减治疗。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3

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我们先看看第一句话的字面意思:病家出现了阳明病,有自汗出的情况,接诊的医家又用了比较重的发汗方法,疾病基本痊愈了,病家还有点心烦、不清爽的情况,这时大便是硬的。

这就挺有意思了,阳明病是里实证,应该用清热泻火或者攻下的疗法才行,为什么这一条用了汗法反倒疾病基本痊愈呢?汗法是太阳病的治疗法啊,用汗法可以痊愈,那么反推本病存在太阳问题,综合而言,这是太阳阳明合病,也就病家本身有体表瘀滞,同时体内还有火热,像是我们前面63条学习的麻杏甘石汤证就是如此,这时使用汗法是正确的,但是医家却是“重发汗”,也就发汗力量太大了,这就损伤了病家津液,因此大便硬,津亏而有虚热,所以微烦不了了。仲师其实也明确说了,就会紧接着的“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

如果津液损伤不是特别严重,病家还有自愈的可能,这时就看看小便的情况。重发汗以后,小便还能排出,说明体内津液没有严重损耗,但是次数是之前的一半,那么残留的火热没有进一步损伤津液,身体还能自我恢复,这样津液回归体内,慢慢大便不硬了,能排出了,身体也就恢复了。

如果津液损伤严重,病家本身不能自愈,就要考虑药物干预了,像是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百合汤系列等都可以考虑使用。

条文中提到的“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这是举个例子,说明当下小便次数减少了,津液可以回归体内了,正常情况下,成人一天的小便量是1500ml左右,一天六次左右。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4

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呕多”一症,多见于少阳病以及太阴病,这时虽然有阳明病的表现,不能单纯的攻下治疗。如果是少阳阳明同病,可以考虑大柴胡汤治疗,如果是太阴阳明同病,需要补益温阳同时兼顾阳明问题,无论哪一种,都不能单纯的泻下治疗。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5

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阳明病应该用清热、攻下的方法治疗,但是攻下针对的是整个腹部硬满,也就是胃肠道出现了严重的实证瘀滞,本条只是心下硬满,还没到整个腹部,所以是不能用攻下疗法的。使用以后,如果连续腹泻,那就会精气下泄,从而虚脱死亡,如果腹泻停止,那还可能痊愈。

由“利止者愈”可以判断“心下硬满”是实证,如果是太阴病的虚性硬满或者水饮等导致的,不会出现“愈”的情况,病情只能越来越重。

当然了,如果是虚性或者水饮等导致的硬满,像是理中丸证、泻心汤证等,更不能使用攻下疗法,使用以后必然没有痊愈的可能。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6

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这一条是倒装句,正常的语序是:阳明病,面合色赤,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不可攻之。也就是说病家是阳明病,表现出来面色发红,发热,身上发黄,小便不利,这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治疗。
这实际是黄疸,因为身上发黄嘛。有阳明病说明是有热的,所以出现面色红、发热;水湿郁积在体内排不出去,因此小便不利。湿热相合,病家就出现了黄疸,这时考虑使用茵陈五苓散、茵陈蒿汤等方剂治疗,因为胃肠里面没有结实,所以不能使用承气汤系列的方剂来攻下。
胡老认为本条不存在倒装情况,正常语序就是“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其中“面合色赤”类似于前面48条的“面色缘缘正赤”,也就是阳气瘀滞在体表,这实际是太阳阳明合病,所以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使用以后,病家会出现“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等体内湿热的疾患。这种解释有些牵强,误下以后可以引起邪热内陷,但水湿的产生无法解释。诸位朋友还是见仁见智吧。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7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病家出现了阳明病的情况,没有经过吐下治疗,表现出心烦的,可以考虑用调胃承气汤治疗。
这条是跟前面的栀子豉汤证对比而言的:栀子豉汤证经过吐下等误治,从而出现了“虚烦不得眠”,这种“虚”不是虚弱,而是指只有火热,没有实性瘀滞,调胃承气汤证则是既有火热,同时胃肠道还有实性瘀滞,因为火热是瘀滞导致的。这一条说“不吐不下”就是指没有经过误治,体内还是存在实性瘀滞的。其实调胃承气汤本身有攻下的作用,只不过比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攻下的力量要弱得多,更重要的是承接胃气下行。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8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一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这一条实际是讲了三种情况,第二、三种情况是第一种情况的传变。
第一种情况: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
第二种情况: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第三种情况: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我们先看看第一种情况:
根据后面的“此外欲解”、“外未解也”,可以确定病家本身是存在外证、表证的,不单纯的是阳明病;
“阳明病、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这是阳明病,并且有些胃肠道瘀滞了,因为有“腹满”嘛,“喘”是因为腹满导致胸隔膜不能下降;
“身重、短气”——这是体表水湿大,也就是后面“外欲解”、“外未解”的“外”证;
完整而言就是病家腹内有了瘀滞的端倪,同时体表还有水湿。这实际是胃肠道瘀滞化热,慢慢排出体内津液的短暂过程。体内有了瘀滞,但是汗出不透,没有完全排出,津液瘀滞在体表,所以表现为了水湿,以此可以推断,这个时候的“汗出”是比较少的,“脉迟”是迟滞但脉还不实。
下一步胃肠道的瘀滞越来越重,能够化热明显、能够把津液完全排出了,就变成了第二种情况。
也就是体内火热明显了,所以成了“潮热”、“濈然汗出”——身体的热就像潮汐一样来势迅猛、出汗也是蒸蒸出汗、连续不断的,这就说明体内瘀滞成实了,也就是“大便已硬”,这时候津液能排出,所以“外欲解”,治疗上就可以“攻里”了,采用大承气汤来攻下体内瘀滞,也就是严重的阳明腑实。
如果出汗虽然多,但是热还不严重,不是潮热,而是“微发热恶寒”,这说明体内还没有成实,体表依然不解,就不能采用大承气汤治疗了。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病家没有形成严重的阳明腑实,但是腹部也是胀大、不通的,这介于第一种跟第二种情况之间,并且更接近于第二种情况,也有些胃肠道的瘀滞了,这可以采用缓和一些的小承气汤来治疗,不能用峻猛的大承汤来泄下。
这一条把阳明腑实证的变化描述了出来,也就是体内的瘀滞慢慢变成实证的过程,第一种情况其实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来治疗的,这是腑实证最轻的状态,第二种情况是最严重的,所以用力量最大的大承气汤治疗,第三种情况介于两者之间,就选择了小承气汤治疗。
大承气汤的临床常用剂量:酒大黄18克  芒硝18克 厚朴36克 枳实21克,十碗水泡厚朴、枳实四十分钟,煎至五碗,去渣,加入大黄,煎至两碗,再加入芒硝化开,分两次温服,服用后大便排出、腑实消失,剩余的药就不吃了。
小承气汤的常用剂量:酒大黄6克 厚朴9克 枳实12克,四碗水煎至1.2碗,分两次温服。服用一次后,病家排出大便,剩下的药就不吃了,没排的话都吃完。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09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这一条说明的很详细,文字风格是仲师的,但论述太详细,反倒失去了韵味。

主要分享了三种情况:

第一种:病家得了阳明病,出现了潮热以及大便微微变硬,这就可以考虑用大承气汤了,如果大便不硬,不能使用。

第二种:病家六七天没有解大便了,也发潮热了,这时可否使用大承气汤呢?就得看胃肠里面有没有燥屎了。判断的方法是让病家稍稍服用小承气汤,服用以后出现了排气的情况,也就是放屁了,这说明体内有燥屎,才可以使用大承气汤来攻下。如果没有出现排气的情况,反倒排便了,大便一开始是硬的,后面是软溏的,这就不能用大承气汤了,使用的话病家就会出现腹满、不能吃饭的病证,如果喝水的话,也会呕吐。病家这时的腹满、不能食、哕是太阴病了,也就是服用大承气汤损伤了内里正气。

第三种:实际是承接第二种而来的,也就是病家六七天没大便,服用了小承气汤,没有排气而是初硬后溏的大便,又过了几天,然后出现了发热、大便硬而且少,这时可以用小承气汤来和之。

最后一句话是强调作用——六七天没大便了,服用小承气汤没有排气,这时不能使用大承气汤来攻下。

这一条相对简单,我们分享几个重点:

第一,大承气汤攻下的力量很强,一定是病家体内出现了燥屎才可以使用,外部的判断标准是:潮热、大便硬、手足濈然汗出等。
第二,病家体内可能存在燥屎,但医家不能完全确定时,不能盲目使用大承气汤,可以先用小承气汤来测试,服用后只排气无大便,说明存在燥屎,这时才能用大承气汤,服用后直接排便了,并且后面是软溏的,那说明还没有形成燥屎,就万万不可使用大承气汤了。
使用小承气汤不仅仅是测试,同时也是治疗。因为小承气汤也有治疗阳明腑实证的作用,力量也缓和一些。这个很重要的提示是——病在疑似之间,要从轻治,不可从重治,汗吐下皆如此。
如果病家体内出现了实性瘀滞,这会导致体内阴浊火热上冲,从而谵语,也就是胡言乱语。
如果病家体内出现了实性瘀滞,这会导致体内阴浊火热上冲,从而谵语,也就是胡言乱语。
如果病家体内出现了实性瘀滞,这会导致体内阴浊火热上冲,从而谵语,也就是胡言乱语。
如果病家体内出现了实性瘀滞,这会导致体内阴浊火热上冲,从而谵语,也就是胡言乱语。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0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如果病家体内出现了实性瘀滞,这会导致体内阴浊火热上冲,从而谵语,也就是胡言乱语。
如果体内虚弱不足,病家就会郑声,也就是语声低微同时喋喋不休,一句话会翻来覆去的重复不止。
谵语跟郑声比起来,郑声的病情更严重一些,临床上不好治疗,但是有些谵语也比较严重,仲师接着就说了两种谵语的死证:
病家体内是实证了,已经出现了谵语,同时因为实证消耗阴精,导致没有充足的精津上供眼睛,就会眼球转动不灵活,也就是直视,如果这时再出现气喘、胸满等,说明精气外脱,不能收敛在体内,这多是死证,如果出现了下利,也就是大便青黑色、臭秽、纯液体,这实际不是真正的大便,而是“热结旁流”——体内胃肠道依然是实证结滞,但是精津外泄,这也多是死证。这两种情况,都不好治疗,勉强可以用大承气汤来试试,对于“下利者亦死”这种病证,因为病根是体内的实证瘀滞,治病求本,还得是使用攻下方法才能治愈,这称为“通因通用”——症状表现是下利,但依然采用攻下通畅的疗法才行。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1

211、发汗多,若重发汗,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这一条既然是放在阳明病篇,那么“发汗多”应该是指阳明病的汗多,阳明病的表现就有“汗自出”嘛。
病家是阳明病,本来出汗就多,接诊的医家又使用了重剂的发汗药,从而导致津液大量亡失,津液就是阳气,所以仲师说“亡其阳”,胃肠道本来就有实性瘀滞,再重发汗,就会导致津液亡失,水亏火亢,病家就会谵语,这时如果脉短了,也就是不足寸关尺三部,这说明体内阴津完全匮乏,这可能导致死亡,如果此时脉还基本正常,那说明病情还不算严重,采用攻下的方法治疗才合适。
阳明热证,也就是白虎汤证病家也是多汗的,应该清热泻火治疗,如果用重发汗法,同样会津亏,但因为没有胃肠道实行瘀滞,所以不会谵语,重发汗后,可能是竹叶石膏汤证、百合病等等。
除了阳明病的多汗,太阳中风证也是多汗的,这种情况下同样不能采用重剂发汗药,应该是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一类的方剂才可以,太阳中风证如果用重发汗法,多导致阴证,也是多死的。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2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这一条存在倒装句的情况,“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应该在“独语如见鬼状”的后面。

本条的字面意思是指:病家生病了,采用了吐下的治疗,但是身体没有痊愈,又出现了新的情况,五六天甚至十多天都不解大便,下午还会潮热,不怕冷,好像见到鬼一样胡言乱语,这种情况还是稍微轻一些的病证,可以用大承气汤来治疗,吃一次药病家下利了,排出胃肠道瘀滞,后面的药就不要吃了。

如果病证比较重,病家还会出现不认识人的情况,双手无意识的揉搓衣服、床边,精神上惶恐不安,还有气喘、眼睛直视,此时如果脉是弦的,勉强有生还的希望,如果是涩的,基本就是死证了。

这条有几点很重要的内容:

第一,常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也就是呕吐、腹泻会损伤体内正气,大多是出现了虚证,以太阴病为主,但也会导致实证,这种情况是呕吐腹泻影响了里气,但正气依然可以跟邪气剧烈抗争,因此表现出来的就是里实证,也就是阳明病,本条就是如此。

第二,“微者”,也就是病情相对轻的这种情况,这是典型的大承气汤证,也就是阳明腑实证,所以“大承气汤主之”,仲师用了“主之”二字,说明就是大承气汤证无疑,用上大承气汤必然起效。

第三,“若剧者”,也就是病情严重的这种情况,病家既有胃肠道严重的瘀滞,同时精津也亏虚了,这时“脉弦”说明体内还稍微有些阴津,勉强还有挽回病情的可能性,所以“脉弦者生”,如果“脉涩”了,那就完全没有精津了,没有水了,因此脉就涩滞,这时很难很难救治。治疗上如果攻下燥屎,但病家没有阴津,则耐受不住攻伐;如果补益津血,胃肠道还有严重的瘀滞,越补实证越严重,所以两难措手,因此仲师说“脉涩者死”。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3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病家得了阳明病,出汗很多,体内津液都外出了,所以胃肠干燥,大便就会变硬,也会出现谵语,这时选择小承气汤治疗,如果吃一次谵语就好了,剩下的药就不用服用了。
本条没有潮热,没有严重的腹痛腹满,所以选择小承气汤就可以,如果出现了潮热以及严重的腹痛腹满,那就得用大承气汤了。
这一条很重要的提示是——小承气汤证同样可以出现谵语,治疗上同样是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4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这一条我的理解跟胡老的分歧有些大。

病家出现“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如果脉象是有力的,这是真正的阳明病,那就用小承气汤治疗。如果谵语发潮热、脉象有力,没有“疾”脉(“疾”脉是脉跳特别快,比数脉要快得多),而是滑或者涩的,那就用大承气汤治疗。

病家出现“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如果脉象是虚弱无力的,这是阴盛格阳,热是假象,需要考虑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一类的方剂,这属于太阴病的重证,外在的热是假象,也就是第11条所说的“热在皮肤,寒在骨髓”

一开始接诊的医家没有注意疾病的虚实,妄认为是实证,直接就使用了承气汤,所以“因与承气汤一升”,给的是小承气汤,让病家先服用小承气汤,如果矢气了,说明胃肠道有瘀滞,那就判断确实是实证,接着服用即可,也就是“更服一升”。

如果没有矢气,说明病家本身是虚证,就不能再用承气汤了,等等再看,脉不滑疾,反而微弱滞涩,这是明显的虚证了,也就是原文说的“里虚也”,这种阴盛格阳的病证很难治疗,更不能给吃承气汤了。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5

215、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阳明病,出现了谵语、潮热,一般情况下有潮热是说明体内火热大,病家应该是能吃的,但是这位病家却不能吃了,说明胃肠道一定是有燥屎结聚的,这时可以用大承气汤治疗,如果谵语、潮热、能食,只是大便硬,也是用大承气汤治疗。

这一条实际是说了两种情况——轻一些的病证,燥屎只是在肠中,病家还是能食的;重一些的,肠中有燥屎,胃里还有食物的结滞,这种情况下病家就不能食了。病家只要出现潮热、谵语,胃肠道有严重燥屎,不管是否能食,都选择大承气汤治疗。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6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热入血室”在前面的143条144条145条都有论述,跟这一条的含义是一致的。不同点在于216条的病家会有明显的火热,热是比较多的,火热迫血妄行,病家就会有出血的症状,治疗上需要增加清热的力量。

对于出血证而言,火热会迫血妄行,体内阴寒会导致出血,身体虚弱不能收敛也会出血,体内有瘀血同样会出血,原因众多,临证时需要辨证施治。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7

217、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汤。

病家既有汗出,同时还有谵语,最常见的情况有两种:

第一种,病家是阳明腑实证,也就是胃肠道有严重燥屎瘀滞,瘀滞化热迫津外泄,所以出汗,浊阴不降上扰心神,所以谵语,这是典型的阳明病,采用大小承气汤直接攻下治疗。

第二种,病家既有太阳表证,还有阳明腑实证,也就是太阳阳明合病。因为太阳中风证,所以出汗,兼有阳明腑实,所以谵语。这是合病的情况,治疗上需要先解表然后再攻里,如果先攻里的话,就会导致表邪内陷,疾病进一步加重。

两种情况进行鉴别的话,第一种就只是阳明病的潮热、汗出、不恶寒、腹胀痛、便难、谵语、脉沉实有力;第二种会既有太阳病的表现,也就是发热恶寒、脉浮、头身痛,同时还有阳明腑实的腹满痛、便难、谵语等,并且阳明腑实的情况不会特别严重。

217条说的就是第二种情况。

病家既有太阳中风的表证,同时还有阳明腑实的里证,是太阳阳明合病。“此为风也”说的是太阳中风,“以有燥屎在胃中”说的是阳明腑实。

对于阳明腑实,一定是需要攻下的,但是得等到太阳中风痊愈以后才可以,也就是原文所说的“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如果攻下过早,就会引起太阳病入里,更加重里证,“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治疗上先用桂枝类处方治疗太阳中风,然后再用承气类处方治疗阳明腑实,先后顺序不可乱。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8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起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病家得病四五天了,按常理而言,应该还是在太阳病阶段,但是病家的脉是沉的,沉脉就说明不是表证了,而是里证,也就是原文所说的“沉为在里”,这时可能是实证,也可能是虚证,再根据喘满,可以确定是实证。
体内有了瘀滞,尤其是胃肠道的实性瘀滞,这就会导致胸隔膜不能下降,因此就会有腹满、咳喘,甚至胸满的情况。
这时不是表证了,就不能发汗治疗了,因此“发起汗”前面用了“反”字,如果强发其汗,就会津液越出体外,体内水分不足了,排便就困难,发汗伤表,所以“表虚”,体内有瘀滞再加上大便难,这就是明显的“里实”了,时间再久一些,里实加剧,浊阴以及火热上扰心神,就会谵语。
这条一开始的发汗是误治,接诊的病家犯了想当然的错误,一看到“四五天”就认为还是表证太阳病阶段,这是不合适的,得病时间只是提示作用,说明可能是六经中的某一阶段,但事实上不一定的,我们治疗始终要辨证施治,也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根据病家当下的脉象、舌象、症状来治疗。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19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这一条不容易理解,主要原因在于病情复杂,另外存在倒装句,“白虎汤主之”应该在“谵语遗尿”后面。

病家是三阳合病,也就是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同时出现了,再准确一些说,病家得的是阳性疾病,在表、半表半里、里这三个层次都有了病证。

“身重,难以转侧”这是表证,“口不仁”这是半表半里证,“腹满,面垢,谵语,遗尿”这是里证。

“腹满,谵语”这是典型的阳明病,也就是内里出现了实性瘀滞,瘀滞化热,火热上炎,因此颜面部不清爽,好像有污垢似的,也就是“面垢”;火热迫津外泄,所以“遗尿”;“口不仁”也是火热上攻导致的。

“身重,难以转侧”这表面上看是体表水湿的表现,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体内火热炙盛,迫使津液外泄,但病家没有濈然汗出,也就是津液没有排出体外,而是停留在了体表变成了水湿,所以才会“身重,难以转侧”,治疗上把内热祛除,没有火迫了,这种湿自然就好了。
病家出现“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时,如果有微微出汗,说明还是以体内火热为主,所以“白虎汤主之”,也就是选择白虎汤进行治疗。
这时如果误用发汗法,会损伤津液,同时助长火热,那么病家胡言乱语的情况就会加重,也就是“发汗则谵语”,这一句的后面应该有个“甚”字,也就是“发汗则谵语甚”,因为一开始就有谵语,发汗误治以后,谵语是更严重了。
病家出现“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时,还没有濈然汗出,那说明胃肠道的瘀滞还有完全成实,这时就不能采用攻下的疗法,攻下了会损伤内里之气,出现里虚证,也就是太阴病,所以“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误下以后里虚了,阳气不能到达四末,就会手脚凉,不能固摄津液了,就会出汗,这种汗是虚汗。
这一条不容易理解,因为有三种转折:
第一,虽说是三阳合病,其实是阳明病引起来的;
第二,虽然有腹满、谵语,但还不是典型的阳明腑实,而是阳明的火热为主;
第三,虽说火热炙盛,但还没有蒸迫津液外泄,而是郁于体表变成了水湿。

治疗上把阳明火热清泄即可,因此选择了白虎汤。其实白虎汤也有祛湿的作用,在《神农本草经》里就记载“知母……肢体浮肿,下水”,也就是说知母有治疗肢体浮肿、排出水湿的作用。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0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并病”是指一开始得了一种病,这种病还没有痊愈,又出现了另外一种病,这两种病同时存在的状态称为“并病”。如果一开始这两种病就同时出现,那称为“合病”。

“二阳并病”就是指一开始得了一种阳性病,这种阳性病还没好,又出现另外一种阳性病。根据后面的条文,可以判断一开始是太阳病,然后又出现了阳明病。

太阳阳明并病的状态以后,因为某些原因,太阳病痊愈了,此时只剩下阳明病,也就是“潮热、大便难、谵语、手足漐漐汗出”,这是阳明腑实证,治疗上使用攻下疗法,可以考虑用大承气汤。

这一条没有难理解的地方,重要的就是指明了一种治疗原则,也就是太阳病跟阳明腑实证同时存在时,需要先治太阳,太阳病痊愈了,才能攻下阳明腑实,这一治疗顺序不可乱。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1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我们先说说字面意思:
病家是阳明病,表现为脉浮紧,口苦、咽喉干燥,腹部胀满同时气喘,身热,出汗,不怕冷但是怕热,身体感觉沉重。这种情况如果采用发汗治疗,病家会烦躁,心里烦乱、胡言乱语。如果用温针疗法,病家会心里害怕、烦躁,睡不着觉。如果用攻下疗法,就会身体内部空虚,邪气干扰心胸,就会心里懊恼,舌苔又重一些的话,这需要用栀子豉汤治疗。
这一条表面上说是阳明病,其实是三阳合病,“脉浮紧”是太阳病的表现,“咽燥口苦”这是少阳病,“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无热”这是真正的阳明病,“身重”跟219条所分享的一致,就是阳明火热迫津外泄,但是被郁闭在了体表,从而变成了湿,本质上还是属于阳明病。
严格意义上而言,本条是阳明病为主的三阳合病,只不过阳明病太重了,所以仲师直接冠以“阳明病”,虽有太阳少阳的表现,但是病情很轻,治疗上参考219条,也是得用白虎汤。
后面的发汗、温针治疗,都会损伤津液,导致体内火热更盛,也就是会加重阳明病。
虽然存在阳明病,但是体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腑实证,所以使用攻下疗法也是不合适的,使用之后就会损伤内里之气,导致“心中懊恼”的情况,也就是火热郁积在心胸部,所以用栀子豉汤治疗。
这一条跟219条基本一致,病机是一样的,只不过个别症状有所出入,治疗上都得用白虎汤来清泄阳明火热。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这种疾病,使用白虎汤以后,可以缓解病情、减轻病情,但是没法一次治愈,还需要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处方多次诊疗。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2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是承接221条而来的,前面说误下以后出现了客气动膈的情况,需要用栀子豉汤,这里接着说误下以后出现了口干舌燥、大渴引饮的情况,也就是阳明火热的病证,所以采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这里没有特殊含义,都是误治,但是因为个人体质不同,所以会有多种不同的转归,包括下面的223条,也是误下导致的,临床上我们辨证施治即可。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3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跟前面的两条是一致的,都是讨论误下以后出现的变证。误下以后客气动膈了就用栀子豉汤,阳明火热伤津了就用白虎加人参汤,如果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了,就采用猪苓汤。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猛地一看,好像是体内水饮阻碍引起来的——水饮阻碍气机,所以小便不利;小便不能通畅从而废水排不出去,那么人体就不能吸收津液,也就出现了口渴、喝水多;体内有水饮,就会导致体表不畅,所以脉浮、发热。

这跟71条“…………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很类似,可能要采用五苓散进行治疗。

如果体表症状严重的话,就得参考28条了,“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但是都不对,仲师采用的是猪苓汤治疗,药物组成是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其中猪苓、茯苓、泽泻都是祛湿利水的,滑石也是利水的,并且偏于寒凉,还有清热的作用,阿胶则是入血分,滋阴养血止血。

从药物功效去反推,猪苓汤证是体内有水饮、有火热、有阴血损伤,所以条文中所说的“小便不利”,这是水饮阻碍导致的,“脉浮发热”是火热引起的,“渴欲饮水”的原因一是津液不化,二是火热伤津。

引申而言,猪苓汤证的小便不利,会伴有小便涩痛、尿道灼热的情况,因为存在火热嘛,胡老也强调,病家出现猪苓汤证时,可以酌情添加生薏仁、少量的大黄,甚至是赤小豆,这都是针对火热的。

我们把猪苓汤证跟五苓散证做个比较:

两者都会有小便不利、渴欲饮水、脉浮、发热;

猪苓汤证是水饮、里热、津伤,这是存在真正的火热;

五苓散证是水饮、表证,会有怕冷,存在真正的寒;

五苓散证还会有气上冲的情况,猪苓汤证没有。

猪苓汤的常用剂量:猪苓9克  茯苓9克  泽泻12克  阿胶粉9克  滑石15克,四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两碗,加入阿胶粉,搅拌化开,分三次温服。阿胶,我们提前打成粉,药房里都有打粉机,这样服用的时候直接把阿胶粉溶化在药汁里就可以了。另外,阿胶价格挺贵的,一般我很少使用到9克,大多用4克、6克的剂量。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4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病家是阳明病,出现了汗多、口渴,这是体内火热亢盛的表现,汗出多了就会导致体内津液不足,所以“胃中燥”,这应该采用白虎汤或者承气汤类处方治疗,不能使用猪苓汤的,猪苓汤里面的茯苓、泽泻、猪苓都是利水祛湿的,这会让体内的津液越来越少。

本条是为了说明猪苓汤虽然可以清热、可以养阴,但更主要的还是祛湿,这实际是减少体内的水分,病家出现明显火热炙盛的情况是不能使用猪苓汤的。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5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这一条跟阳明病完全没有关系,这不是阳证,而是明显的阴证。

“下利清谷”的原因是“里寒”,也就是内里虚,不能温煦运化,所以脉也是迟的,这是太阴病;由于内里虚,不能敛藏阳气,虚热外散,所以“脉浮”、“表热”,这是假象。综合而言,这就是真寒假热,治疗上应当治病求本,温补太阴方可,所以选择四逆汤。

胡老在解析此条的时候,说是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更合适。

白通汤证跟四逆汤证很类似,两者都会有下利、身寒等真正的阴证,不同点在于白通汤证本质是少阴病,也就是表阴证为主,以身疼痛、恶寒、头痛等为主,兼有下利;四逆汤证本质是太阴病,是里阴证,以纳差、腹胀、下利等为主,严重的话会出现阴不敛阳,才会出现表热的情况。

本条表证不明显,并且是在阳明病篇,这是为了跟里阳证的阳明病做对比,说明里阴证的,因此定义为太阴病,采用四逆汤治疗更合适。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6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这里的“胃中”不是指主收纳功能的胃,而是指整个消化系统,“虚冷”是指既是虚弱的,同时还有水饮、寒湿,这样的话,病家胃口是很差的,如果喝水多的话,水进胃中,不能运化,就会再吐出去,甚至会引起哕,这实际是典型的太阴病。前面的194条也论述过“胃中虚冷”,可以相互参考。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7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脉浮发热”是体表有火热,“口干鼻燥”是半表半里有火热,“能食”是内里有火热,全身都是火热,所以病家就很可能出现火热迫血妄行的情况,也就是衄。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这说明火热影响到了体表以及半表半里层次,这可能是太阳病、少阳病,也有可能是阳明病影响的,也就是体内火热外散导致的,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的,不能见到“脉浮发热”就认为是太阳病、见到“口干鼻燥”就认为是少阳病,这是不对的,一定多思考,所有的疾病都是以症候群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能一个单一的症状就确定。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8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病家得的是阳明病,使用了攻下的疗法,但是身体没有痊愈,出现了下面的变化:身上是有些热的,手脚温度也比正常要高一些,但不是特别明显,没有出现结胸的情况,心中烦闷不适,能够感到饥饿,但是吃不多,只有头上出汗,这时需要采用栀子豉汤治疗。
可以使用下法治疗的阳明病,是阳明腑实证,也就是胃肠道有了实性瘀滞,其他的阳明病是不适合用攻下疗法的,即使是阳明腑实证,也要分清大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调胃承气汤证的不同,治疗要落实到具体的方证上才可以。
本条一开始治疗不如法,才有了新的变化:
“外有热,手足温”说明是阳证,“心中懊憹”既说明是阳证,也说明病位在里,由这两个就可以确定是阳明病了,并且是阳明热证,不是阳明腑实证。
“但头汗出”,而不是全身汗出,排出白虎汤证;“不结胸”说明不是陷胸汤证。
综合而言,这是阳明病的火热证,火热郁积在胸中,那就是栀子豉汤证了,所以仲师说“栀子豉汤主之”,用了肯定语气的“主之”。病情再严重一些的话,病家会有胸中窒,这仍然是栀子豉汤主之,如果出现了心下疼痛,那就得考虑用小陷胸汤一类的方剂了。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29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本条的字面意思是说:病家是阳明病,有明显的潮热,但是大便不成形,小便正常,还有胸胁部位的胀满,这可以考虑小柴胡汤治疗。

一开始我们都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一见到阳明病,就认为病家是胃肠道瘀滞不通,这是不对的,条文中出现的阳明病只是说明病家体内火热大,这是单纯的火热大,还是阳明腑实导致的火热大,就要看情况而定了。本条的阳明病就是单纯的火热问题,没有任何胃肠道瘀滞,所以只有潮热,没有腹胀、腹痛、便秘等问题。

同时还有胸胁部的胀满,这就存在少阳的问题了,因为少阳柴胡汤的四大证就有“胸胁苦满”。

“小便自可”是起到排除作用,说明体内没有水饮问题,如果大便不成形、小便不利,那是水谷不别导致的,应该利小便以实大便。

严格而言,本条是少阳阳明合病,半表半里以及体内的火热都比较大,火热下迫,影响肠道,所以“大便溏”,这是一种热性腹泻,治疗上可以考虑小柴胡汤一类的方剂。

本条有几种可能性:

潮热、便溏、尿可、胸胁满、纳差、口苦——考虑小柴胡加石膏汤治疗;

潮热、便溏、尿可、胸胁满、纳差、口苦、心下或腹部拘急硬满——大柴胡加石膏汤;

潮热、便溏、尿可、胸胁微满不甚、纳差不甚、口苦不甚——黄芩加石膏汤;

……

本条的“与小柴胡汤”,用了“与”,而不是“主之”,就说明不是百分百确定就是小柴胡汤,只要是这一类的都可以考虑使用。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0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不大便”——貌似胃肠道瘀滞不通,所以条文一开始冠以阳明病;

“胁下硬满、呕”——这是少阳病的表现;

“舌上白胎”——而不是黄厚苔,断定体内不是实证。

综合而言,这还是少阳病,不大便的原因在于少阳瘀滞——气机不通,瘀堵在半表半里位置,也就是胸胁部位,胃肠道不得通降,所以不大便,换种说法就是津液水分都在胸胁了,肠道里面缺水,所以不蠕动,因此就没大便。

服用小柴胡汤以后,把胸胁疏通开了,气机通畅,津液能够润养肠道,大便也就正常了,胸胁部位相对于肠道而言位置偏上,所以“上焦得通”,这种少阳的瘀滞比较重,所以疾病痊愈不是和缓进行,而是出现了瞑眩反应,也就是“濈然汗出”。

本条虽然冠以阳明病,但实际是少阳病,不大便的原因是少阳气机瘀滞,而不是胃肠道问题。

本条如果“舌上黄厚苔”,可以考虑用大柴胡汤治疗。

另外,本条跟前面的229条对照,一个是“不大便”,一个是“大便溏”,但是都采用了小柴胡汤治疗,大便的情况是截然相反的,但是治疗相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两种病证的病机一致,全是少阳病,临床上我们始终需要辨证施治,而不是根据单一的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案。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1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这一条是以阳明病为主的三阳合病,因为阳明病火热明显,所以称为“阳明中风”。

“腹都满”、“潮热”、“脉大”——这是阳明病的表现;

“胁下及心痛”、“鼻干”、“时时哕”、“耳前后肿”、“脉弦”、“短气”——这是少阳病的表现;

“不得汗”、“脉浮”——这是太阳病的表现;

因为“不得汗”以及“小便难”,所以体内的水饮排不出去,同时又有明显的火热,因此湿热相合,就出现了黄疸,也就是“一身及目悉黄”;

“久按之气不通”是指长时间按揉以后,依然是胁下、胃脘部疼痛,这是说明气机瘀滞严重,还是少阳病的问题;

“嗜卧”既有少阳瘀滞的原因,还有水湿的影响。

这是各个症状的表面含义,深究的话,都是阳明火热导致的——

火热外散,但没有蒸腾津液散出体外,所以“不得汗”、“小便难”,这就形成了水饮湿气,再与火热相合,从而身体发黄;

体内热盛,但不能外达,所以瘀滞在体内,影响气机,就有了短气、满、痛、肿等症状;

火热伤津,所以“鼻干”。

因此出现“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这些情况,并且是阳明病为主,所以仲师才定义为“阳明中风”,治疗上选择白虎汤即可。服用白虎汤以后,病家也不会豁然而愈,到时还得根据具体的病证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较严重的病不会一次就治愈的。

本条跟219条是很类似的,可以相互参照。

后面的文字相对简单一些了——“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一开始没有采用汤药治疗,而是选择了针刺之法,针刺以后疾病痊愈了一些,内里火热没有了,但偏外的疾病还有,接着辨证施治,这时偏于少阳病了,所以就用了小柴胡汤类的方剂,接下来的232条又讲了其他的变证,明天我们接着分享。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2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这一条是承接前面231条的,也就是“刺之小差,外不解”——针刺以后身体痊愈了一些,还遗留一些偏外的病证,只是脉浮,没有其他证候,可以考虑用麻黄汤类方剂来调理。

如果小便尿不出去、腹部胀满,同时还有哕逆,这是身体内部不能运化的表现,也就是严重的太阴病,一开始是“阳明中风”,现在又成了严重的太阴病,说明病家正气损伤严重,所以很难治疗。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3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下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蜜煎方
食蜜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
土瓜根方(方佚)
猪胆汁方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本条的字面意思比较简单,就是说病家是阳明病,本来就有出汗,但是又因为某些原因发汗了,同时小便还是通利的,这样就会造成体内津液不足,因为本来有出汗、再发汗、小便再通利,那么体内水分外出太多,身体内部就少了,这时候大便是硬的,但是不能用承气汤等攻下的疗法,应该等病家自己想要解大便的时候,使用蜜煎、土瓜根或者大猪胆汁等方法来通畅大便。

在前面我们分享过一个跟这个类似的内容,也就是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3条的病证轻一些,虽然有自汗出、再发汗,但是小便减少,所以病家还有自愈的可能,也就是“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病家可能自己就排便了,身体也就慢慢恢复了。

这一条病证较重,自汗出,再发汗,小便还是通利的,所以不能自愈,就需要借助药物的作用了,但是这又是津液不足的虚证,所以不能采用承气汤攻下的方法,只能够滋阴润燥,采用润下的方法,也就是蜜煎、土瓜根、大猪胆汁的方法。

蜜煎法就是把蜂蜜放在铜器里面,用小火加热,不断搅拌,慢慢蒸发水分,成半固体状的时候,用手搓成手指状,一端细一些,放凉以后这就成固体状了。使用的时候塞进病家肛门里,用手堵一会儿,等病家想要解大便时再去掉。

土瓜根方遗失了。

猪胆汁方是找一个大的完整的猪胆,先倒出一部分去,往里加些醋,混合均匀,然后从肛门里灌肠用来促进排便,一般是往猪胆里插根竹子,扎紧猪胆,竹子的另一端涂抹蜂蜜或者蜡,起到润滑作用,再插入病家肛门,这样来灌肠通便。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4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这一条跟接下来的235条都是论述治疗原则的,也就是太阳病、阳明腑实证同时出现的时候,应该先解表再攻里。

本条是说病家有阳明腑实证了,同时还有脉迟、出汗多、恶寒的情况,这说明表证还没有解除,也就是存在太阳病,应该先发汗解表,采用桂枝汤类处方,然后再攻下治疗阳明腑实证。

出汗、恶寒,这是太阳中风证,所以选择桂枝汤一类的方剂,脉迟的原因是出汗多,出汗多导致了体内津液不足,所以脉迟,综合而言,如果恶风明显,可以选择桂枝加附子汤,如果有肌肉酸痛,可以选择桂枝新加汤,这都是在桂枝汤的范围内,所以仲师说的是“宜桂枝汤”,而不是“桂枝汤主之”。

服用桂枝汤类处方,太阳病痊愈了,然后再治疗阳明腑实证,也就是选择承气汤类处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都有可能使用的,辨证施治即可。

如果不解表再攻里,而是直接采用承气汤类处方攻里,那会导致表邪内陷,内里疾病更重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5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这条跟前面的234条一致,都是说太阳阳明合病时,如果阳明病是腑实证,那应该先治太阳病,234条的太阳病是中风证,所以采用了桂枝汤类处方,本条是太阳病伤寒证,所以采用了麻黄汤类处方,不论哪一种,都是先解太阳,太阳病痊愈后,再治疗阳明病。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6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六两  栀子十四枚(掰)  大黄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煎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人体出现黄疸都是湿热导致的,也就是体内火热大,同时水湿也大,火热跟水湿都不能排出体外而郁积在体内,这样才会出现黄疸,如果没有火热,只有水湿,这是不能发黄的,如果有火热,有水湿,但是病家有出汗或者小便通利,水湿可以外排,这样也是不能发黄的。

本条一开始,有“发热”,但是存在“汗出”,也就是水湿能够排出去,这样就不能发黄了。

接下来的第二种情况是虽然汗出,但只是头上有汗,到了颈部就停止,身上其他地方是没有汗的,小便又不通利,也就是水湿排不出去,同时又口渴的厉害,老想喝水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想喝凉饮料,这说明还有火热,因此湿热相合,就会发黄,治疗上采用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是三味药,茵陈、栀子、大黄,这都是寒性药,栀子清热,茵陈清热利尿,大黄清热通降胃肠,把湿热通过小便排出去,所以服用以后“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也就是小便通利了,颜色还比较深,通过小便来排出湿热,同时“腹减”,那就说明原本还有腹部胀满的情况,也就是存在阳明腑实证,这也就是使用大黄的原因——通降胃肠,但是出现黄疸更重要的是湿热,所以大黄剂量不大,只用了二两,通降胃肠使之从小便排出,而不是大便,如果大黄剂量大,那就从大便排出了。

茵陈蒿汤的常用剂量:茵陈30克,栀子12克,大黄6克,原文是先煎茵陈,再煎煮栀子、大黄,实际一起煎煮即可,用十二碗水泡四十分钟,煎至三碗,分三次温服。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7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本条冠以阳明证,是因为“屎虽硬”,也就是大便是硬的,这说明胃肠道有火热。
但是大便排出却是容易的,也就是“大便反易”,容易的原因是肠道有出血,血液起到了润滑的作用,判断有出血的依据是“其色必黑”,也就是大便是黑色的,肠道中的出血由于氧化,所以颜色变黑。
出血的原因又是由于瘀血,瘀血阻碍,正常运行的血液不循常道,溢出脉外,所以就有了出血。
正是因为瘀血,正常起濡养作用的血液不能供给脑窍,反倒恶浊之气上扰,所以病家会“喜忘”,也就是健忘,条文中的“必有蓄血”、“本有久瘀血”都是说明病机是瘀血。
瘀血导致了喜忘;瘀血导致了出血,进而大便易、颜色黑;瘀血瘀滞又会化热,所以胃肠道有火,从而屎硬。治疗上活血化瘀,排出瘀血即可,所以选择抵当汤一类的方剂。
这里瘀血导致的精神问题是“喜忘”,前面106条124条125条导致的是“发狂”、“如狂”,当病家出现精神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记得辨证一下是否是瘀血为患。
另外,出血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瘀血,不能见到出血就收敛止血,有可能需要活血化瘀才能够止血。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8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这一条存在倒装以及简文的情况,我们补充完整的话,应该是: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腹大满,便硬,胃中有燥屎者,可攻,宜大承汤。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也就是说病家一开始是阳明病,采用了攻下了疗法,病家出现了心中懊憹以及烦躁的情况,这是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腹部硬满,大便也硬,这说明胃肠中还有燥屎,这依旧是阳明腑实证,所以采用大承气汤类的处方治疗,病家可能还会有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等情况。
第二种是腹部微微胀满,大便一开始是硬的,后面就不成形了,这说明胃肠中没有燥屎了,因此就不能采用承气汤类处方,因为还有心中懊憹、烦躁的情况,可以考察使用栀子干姜汤、栀子厚朴汤等方剂。
本条给我们的提示是:心中懊憹这个情况,有可能是单纯的火热瘀滞在胸中导致的,这属于栀子汤证,也有可能是胃肠道燥屎堵塞,从而火热上扰,这就得采用攻下燥屎的方法了,也就是承气汤证。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39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这条是说病家五六天不大便,肚脐周围疼痛,还有烦躁不安,疼痛以及烦躁不是一直都有,而是有时发作有时没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胃肠道有燥屎,所以才不大便。
胃肠道有燥屎阻碍,大便排不下去,这个容易理解。
“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也是燥屎导致的——燥屎阻碍,肠道不通,不通则痛;肠道不能通降,浊气上扰,就会烦躁;肠道不是一直蠕动的,蠕动的时候因为燥屎阻碍,不能通畅,所以就有病证发作,不蠕动的时候,就没有这些病证,这就是“发作有时”的原因。
治疗上通降胃肠即可,考虑承气汤系列方剂。239
(0)

相关推荐

  • 二十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 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 ...

  • 卷四162,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病篇

        表解里不解,内生烦热也.盖无汗烦热,热在表,大     青龙证也:有汗烦热,热在里,白虎汤证也.吐下后     心中懊憹,无汗烦热,大便虽硬,热犹在内,栀子豉     汤证也:有汗烦热,大便已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2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字面意思是说:太阳病,外证依然存在,脉是浮弱的,治疗上依然需要通过出汗的方法,这时应该用桂枝汤一类的方剂. "宜"字说明不是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3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4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外证"的含义,跟前面42条所分享的一致,是指太阳中风证,也就是桂枝汤证. 这条是指太阳病经过治疗,外证依然存在,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1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这一条是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0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9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病家表现出来的是浮缓脉,身上不像前面38条那样疼痛,只是感觉沉重,并且沉重不是持续存在的,是时轻时重的,同时没有少阴病的表现,这时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5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这一条挺有意思的,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我们先说说字面意思:病家得的是太阳病,也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6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这一条也存在倒装情况,"麻黄汤主之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38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7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病家脉浮紧.无汗.发热,可以判断出是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了,这时还没经过治疗,病家自行出现了衄的情况,那么体表腠理的瘀滞就解除了,发热.怕冷.无汗.脉浮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