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寺造像 | 齐国故城里的北魏石佛

西天寺造像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西关村北,距离桓公台不过里许,其位置正好处于齐国故城小城中心区域。

据史料记载,西天寺初为南北朝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334~349年)所建,为曰兴国寺。石虎尊崇天竺名僧佛图澄,依托齐国古都建起了广袤十余里的大寺院。宋代初年经过整修更名为广化寺,元代惠宗至正年间被毁,直到明初在广化寺旧址重新建寺,更名为西天寺,俗称西寺,古语临淄八景中说的“西寺楼头听晓钟”便是此地。

齐国故城城垣示意图

西天寺建筑规模宏伟,有正殿九间,正面供奉高达丈余的铜铸释迦牟尼坐像,旁立佛家众菩萨塑像,两侧序十八罗汉。前殿供弥勒塑像,后殿供无量寿佛(即现存的西天寺造像)。西天寺共有三条中轴线,东轴线是塔林区,著名的阿育王石经幢就是其中遗存之一。西天寺僧舍殿堂毁于1938年抗日战争,碑塔造像则于“文革时期”遭破坏。上世纪60年代,西天寺造像也险遭灰窑焚烧,后经竭力保护,才免遭劫难。

西天寺造像,为北魏时期遗物,又称无量寿佛,是全国现存为数不多的时代较早、体量巨大、完整度高、仍在原址的单体石佛造像。资料显示,此尊造像身高5.6米,宽1.8米,厚1米,口部与手有残。造像头饰螺髻,面庞丰满,身披通体袈裟,袒胸赤足,面南直立于高高的莲花座上,佛像面部表情生动,眉清目秀,微含笑意。佛殿未曾盖好之际,远远望去,气势甚是雄伟。即便是近些年来,佛殿完工,整个造像处于殿堂中,仍然不失其宏大。

礼佛者近前瞻仰,造像历经千年,依然衣纹清晰,威武高大。造像工匠们充分利用佛身高大,观赏者矮小的视觉效果,通过精心处理,使佛像高大宏伟的形象呈现在礼佛者的眼前,无论从任何一个视角,均给膜拜者一种传神的目光,使佛与人达到心灵的沟通。

正是由于其雕刻之精,体量之大,时代之久等诸多原因。西天寺造像以其单体荣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谓实至名归。

西天寺造像佛殿前,是原康山寺造像,亦称东寺。该造像高4.15米,宽1.9米,厚0.9米,螺髻,内著僧祇衣,外披褒衣博带式袈裟,跣足立于刻满礼佛图的方形佛座上,手施无畏与愿印。通观全身特征,北魏造像风格扑面而来,然则头部粗陋不堪,甚不协调,似为后补。

西天寺造像原是临淄石刻造像馆所在地,后来当地兴建齐文化博物馆,便将走廊下的石刻尽数移走,唯余东西二寺造像。

出了西天寺,步行便可到桓公台。桓公台在齐故城小城内北部偏西,西距小城墙约300米,俗称“梳妆台”、“点将台”,夯土基呈长方形,现高14米,南北长86米,东西宽70米。在桓公台周围曾多次出土铺地花纹方砖、脊砖以及着有树木双兽纹、树木卷云纹的瓦当。

桓公台系先秦宫室建筑群中一座高台建筑台址。相传此为齐桓公会诸侯之地,也有齐桓公“点将”、“拜将”之所。此台在秦汉时称“环台”,到唐朝长庆年间建齐桓公和管子庙于台上,故名桓公台。

桓公台在往前走便是临淄齐国故城的城垣遗址。遗址盖有保护房,老乡看我远道而来,专门为我开门。

临淄齐国故城由大、小城两部分组成,小城的东北部伸进大城的西南隅,两城相连接。小城是国君居住的地方,又名宫城。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的居住区,又名廓城。两城城墙周长21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

故城的城墙多数已湮没于地下,少数因挖土及河水冲刷而了无痕迹,现仅存一些断垣残迹。经文物部门钻探考证,城墙早在西周时期就存在,春秋、战国、西汉时又多次修补。城墙全部用土夯筑而成,随自然地形而筑,曲折多弯,大小城共有24处拐角,其中14处保存较完整。小城周长7275米,墙基宽20~30米,最宽处达67米;大城周长14158米,墙基宽多在20米以上,最宽处达43米。

临淄齐国故城遗址示意图

城垣遗址再往前走可达晏婴墓和故城的排水道遗址等处,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在城垣遗址处打了一辆滴滴直奔齐文化博物馆,以至于田齐王陵和临淄墓群也没有实地探访。

齐文化博物馆建的金碧辉煌,前面还有一个战国墓葬,看样子是原址重新拾掇了一下,墓内都是复制品。齐文化博物馆是个民营博物馆,收费20。走马观花看了一番,主要是原西天寺造像走廊下的石刻吸引我,列图于后。

唐或五代八棱经幢,其为原经幢一部分,西天寺旧物,上刻汉隶陀罗尼经,高0.5米,原保存在村民吴姓家里多年,后捐出。

兴福寺三尊石佛造像,明洪武二年(1369年)刻制,三佛等高1.77米,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施螺髻,披袈裟。

东汉光和六年(183年)石龛,前方后圆穹隆顶,出土于永顺村,为王阿墓前之物。龛内文字局部,共有铭文25字,“齐郡王汉特之男阿命囧,光和六年三月二十四日物故死,葬此。”此物可谓鲜见,极有可能是放置于墓前的祠堂缩小版。

宋代石羊,出土于刘家终村,原为宋人墓前的石像生。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东方大国。齐国建国,始于周武王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故又称为姜姓齐国。后经过僖公小霸和桓公励精图治,始成中原霸主,为春秋五霸之一。桓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导致诸子争位,以至霸业崩溃。

后“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成为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的重要标志。“分晋代齐”对中国古代历史影响极其深远,这标志各国大夫专政夺权运动的高潮,他们的成果最终为周天子认可,表明奴隶社会及其统治思想已荡然无存,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形成。

田氏代齐便发生在脚下的齐国故城。

然而,时光才是最恶毒的魔法师,眼前唯余那高耸的墓冢土台,城垣遗迹,无言的向世倾诉着千百年的世事浮沉和沧海桑田。

还有那屹立于故城中的东、西二寺造像,拉长了历史的轴线,与齐国故城、田齐王陵、临淄墓群等历史遗迹一道,构成了时间和空间的坐标,成为我们怀念过往,缅怀先辈不朽的“纪念碑”。

(0)

相关推荐

  • 《水经.濡水注》新考(一)

    ○濡水 A △濡水从塞外来,东南过辽西令支县北. 濡水出御夷镇东南,其水二源双引,夹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迳御夷故城东,镇北百四十里,北流,左则连渊水注之,水出故城东,西北流,迳故城南,又西北 ...

  • 陕:“法相庄严”(上)of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专题展"法相庄严"精品云集.本期为十六国北朝造像集锦. ↑太昌元年造像碑 ↓北魏四面造像碑,1971年西安未央区出土. ↓北魏四面造像碑,1971年西安未央区出土. ↓北 ...

  • 话说云龙山石佛

    云龙山位于江苏徐州市区南部,常有云气蜿蜒如龙,故称之.东岩石峰围绕,上有兴化寺,寺内有大石佛,石佛为半身坐像,高约十公尺余,系北魏晚期就山崖巨石雕凿而成,当时仅造佛头,明代建文四年(1402),依山崖 ...

  • 西天寺造像  【山东淄博】

       西天寺造像是国六,在临淄齐都镇西北方,齐国历史博物馆都往西1公里,桓公台对面的西关村里.现在这里叫临淄石刻馆,是1985年以西天寺旧址为基础建的石刻类专题馆.2尊大佛外加100多件石刻,琳琅满目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许昌长葛禅静寺造像碑

        许昌长葛禅静寺造像碑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老城镇和平村第十四初级中学院内.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对外开放. 禅静寺造像碑原立于长葛市禅静寺宝刹前面,后来掩埋地下.刻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 ...

  • 无锡崇安寺步行街,夏夜里适合逛街的地方

    无锡市中心的崇安寺步行街,是市民爱逛的地方,不仅有美丽的夜景,崇安寺小吃也很有名气.来看看无锡崇安寺街头一景.

  •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淄齐国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淄齐国故城 临淄齐国故城是中国西周至战国齐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旧临淄县城)的西.北面,东临淄河,西依古系水.总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 临淄齐国古城是春秋 ...

  • 从彩绘木武士到伏富寺造像碑:《甘肃省博丝绸之路文物展》系列二

    从彩绘木武士到伏富寺造像碑 瑰丽的丝路传说造像篇 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物展系列之二 佳展回顾 张骞出使西域,探寻和打通了横贯亚洲内陆东西交通的通道,自此,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将神秘的东 ...

  • “春之韵征文073”吉林白城文学爱好者“言语之寺”参赛作品《春光里的诗意》

    图文/言语之寺   春光里的诗意 言语之寺 点点新绿爬上树梢, 瞭望白云的自在逍遥. 和风摇荡鹅黄的秋千, 那是垂柳柔韧的丝绦. 桃花丢了个媚眼, 盛开了粉润的笑. 兰,是天空的眼, 看着冬意尽消. ...

  • 临淄齐国故城、后李遗址 【山东淄博】

    此行去的临淄齐国故城并不完美,城墙遗址.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稷下学宫.营丘等因时间安排不济,没有去,只看了博物馆和殉马坑.故城遗址近16平方公里,包括大城.小城,再把四周散幅的墓葬群加上,它是大山东 ...

  • 邛崃石窟:磐陀寺造像

      名称:邛崃石窟:磐陀寺造像   类别:石窟寺及石刻   年代:唐至宋   地址:成都市邛崃市   级别:国保(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竹溪湖出来,看到路边有个磐陀寺的路标,便顺道去看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