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强盛王朝,为什么不开拓日本疆土?忽必烈试过,赔了两次血本
中国古代强盛时期的封建帝国,2000多年来没将日本列为开疆拓土的对象,根本原因是实力达不到。
作战军力、后勤运输、地缘政治、财政供应......都达不到由大陆到日本列岛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的“稳赢”条件。
古代中国是个典型的陆地型国家,统治重心中原、关中、四川、江南等心腹地区。
这点单从北方边境长城的分布,以及明朝在湘西一带构筑的苗疆边墙,就可见一斑。
就连云南、贵州等领土,五六百年前还在防御圈外,即便有朱元璋义子沐英一脉的沐王府坐镇,也还有播州杨氏那样的半独立武装势力在万历年间造反。
至于直接的中央朝廷管理,那更是清朝雍正实行“改土归流”后,才将西南大大小小的土司权力收回。
由此可见,整个中国历史直到近现代,还在消化吸收以前纳入的版图,所以汉武帝、朱元璋、康熙啥的,也就没心思再去招惹日本,搞得版图贪多嚼不烂了。
即便真拿下这块地,以日本上千万人口的庞大体量,后续的统治、对本地人的管理,也大概率要长时间处在一种双方对立的情绪下。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前,为啥只能搞半独立特点的宗藩体系幕府统治,说到底就是强悍如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也没法越过地头蛇的大名,将统治直接延伸至基层平民。
换成中原势力的介入,一旦陷入持久战,茫茫海洋是后勤运输补给的第一个难题。
古代中国,汉军出兵朝鲜半岛、唐军攻灭高句丽和百济,还有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基本都是离海岸线很近的航行,在大规模、长距离远洋航行方面技术经验十分匮乏,更别提在海上应付台风等极端天气的手段了。
如若真打下了一块根据地,面对海上交通的困境和当地势力的反抗,估计也只能跟汉朝、唐代对西域的控制一样,建个都护府,对周边势力搞间接的、半独立的羁靡统治。
在双方长时间的对立情绪下,又地处资源匮乏、耕地短缺的岛国,本土的税收百分百支撑不起自给自足,需要中原王朝给这块新征服地大量输血,根本就是无底洞烧钱,性价比十分划不来。
烧钱的结果,参考大英帝国、苏联、美国在“帝国坟场”阿富汗的处境,大家自己脑补。
况且战略上,中原王朝提心吊胆防范的,大多数时间是来自北方的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骑兵。此外,西北的吐蕃、党项,东北的鲜卑、女真,也让中原防御线分外吃紧。
因而王朝排兵布阵防御的重点方向,必须是北方长城边境,而不是没必要浪费军力的日本。
内部版图需要时间消化,统治短时间难以稳定,性价比划不来,非战略防御重点,这些加在一块,使得中原王朝对日本往往提不起胃口。
不过,反过来站在日本的角度,大海对面的陆地,一直都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大肥肉。
所以,南北朝、初唐、晚明、清末,大多数时间都是日本“主动”对朝鲜半岛、对中国展开军事行动。而中国方面,往往采取的是击退战。
唐高宗时期的白村江海战,唐朝和新罗的联军击退日本援助百济的军队后,没再跨海追击;
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两次对朝鲜半岛伸出咸猪手,明军也只是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将其赶出半岛就结束了战争;
到了中日甲午战争,即便清朝有了北洋水师这样的跨海作战能力,也从没制定过奔袭日本本土、搞围魏救赵战术的计划。
中国极为少的面向日本列岛的作战行动,早期的还是契丹人的辽国统治时期,东北女真部落乘船到日本对马、壹歧两岛搞的劫掠行动,日本人称之为“刀伊入寇”。
唯一一次带着灭国目的的国家级军事行动,是忽必烈两次元军征服日本的战役。
忽必烈征伐日本,相对其它中原王朝来说,至少有距离上的优势。
因为蒙古人早先已经征服了朝鲜半岛的高丽政权,可以将半岛作为对日军事行动的前沿阵地,从这里到日本,海上航行的距离可以大大减少。
起初,忽必烈琢磨着用外交手段搞定日本的镰仓幕府,做法了写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国书,想凭着蒙古人征战金国、西夏、花拉子模打下的威慑力,不战而屈日本之兵。
没想到北条时宗主导的镰仓幕府,对蒙古人的赫赫威名压根不感冒,还斩杀了元朝的使者。
这里暴露出对日作战,除了跨海登陆、后勤物资供应的困境外,另一个挺棘手的难度,就是面对的作战对象是战斗力强悍的武士集团,硬骨头并不好啃。
1274年,第一次对日作战的"文永之役",起初挺顺利,2.5万蒙古高丽联军接连夺下对马、壹歧两岛,登陆九州岛的博多湾,双方成规模的交战也是元军占上风。
日军战败,首当其冲的原因是战术的落后。
当时的武士喜欢搞一对一的单挑,在集团化作战的元军面前,往往会被“不讲武德”的蒙古人射成刺猬。
另外,在装备腰刀、弓箭的日本武士面前,元军的武器也是更加先进。
当时的元军已经普遍装备“铁火炮”,丢在敌阵中能像手榴弹一样爆炸开来,日军初次见到这款像打雷一样的爆炸物,作战起来很是畏惧。
不过,元军战术、装备上的优势,很快被九州岛沿海恶劣的天气抵消。
一夜之间,一场猛烈的台风摧毁了元军大部分船只,忽必烈首次征服日本的军事行动,就这样草草收了场。
第二次1281年的"弘安之役",忽必烈集结蒙古人4.5万、高丽人5万、汉人约10万,兵分高丽、宁波两路,计划在九州岛会师登陆作战。
这次元军做了持久战的准备,因为10万汉人中,除了收编原南宋的水军外,还有许多是打算在日本占领区搞屯田的民夫,以此来解决一部分粮食供应的问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海上分兵,受制于当时的通讯条件,导致两路人马没能同时到达预定战场。
先到的蒙古、高丽联军,刚靠近海岸线时就傻了眼,因为日本人已经建好一道石墙。联军发动几次进攻,连石墙都没能突破进去。
等到江南军赶到,两路人马稍作战前休整的时候,更倒霉的事情又来了——海上又刮起了台风!
像上次一样,元军的作战行动只能终止。
但这次,由于船只大量损毁,许多元军被滞留在了沿海的岛屿上,淡水、粮食全都断绝了供应,最终在日军的攻击下全军覆没,数万人被俘。
日军进行了筛选,将蒙古人、色目人、高丽人全部斩首,剩下一部分原南宋的汉人得以生还,并被留在了日本居住。
经过忽必烈两次对日征服战的失败,其后的中原王朝,再也没有做过类似的军事尝试。
到了朱元璋时期,即便日本的南朝嚣张地斩杀了明使,明初的决策层也没因此而发兵攻打日本,还把日本列为永不征伐的国家之一,原因就是吸取忽必烈对日作战动摇国本的教训。
明朝对日本官方,祭出的手段是贸易控制,通过颁发定量的特许证“勘合”,来对日本的室町幕府进行间接约束。
但官方有限的“勘合贸易”,并不能满足日本对明朝的物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日本浪人与中国海商勾结的倭寇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