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舞蹈精粹]第750期:英国大提琴新星谢库·坎纳-梅森 -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英国大提琴新星谢库·坎纳-梅森(Sheku Kanneh-Mason,1999 年 4 月 4 日出生)于2018年,因在英国王子哈里王子和梅根·马克尔的婚礼上受邀演奏(演奏了“梦境之后”、“西西里圆舞曲”和“圣母颂”)而进入国内音乐爱好者的视线。2016年,他在英国最负盛名的音乐比赛之一,两年一度的 BBC 年度音乐家大赛上获得青年音乐家奖。他是自 1978 年这项比赛启动以来第一位赢得比赛的黑人音乐家。
视频:坎纳-梅森在哈里王子婚礼上的演出
坎纳-梅森 1999 年出生于诺丁汉,他的母亲是来自塞拉利昂的伯明翰大学的博士,他在七个孩子中排名老三,从六岁开始学习大提琴,九岁时以最高分通过了英国大提琴八级考试,获得了天鹅纪念奖。同年,坎纳-梅森获得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委员会的奖学金,开始在皇家音乐学院青少年学院深造,同时还学习数学和物理等科目,成绩十分优异。在他的家里,除他之外的所有兄弟姐妹也各会一种乐器,他们的家被英国媒体称为“天才之家”。
这七个孩子全部拥有识别“绝对音高”的天赋。当他们家烤箱开始警报时,孩子们会告诉父母这个音是高音 G,黄蜂撞在玻璃上嗡嗡响时,孩子们就说这是低音 E。事实上,坎涅-梅森的父母都不是音乐专业的从事者,他的妈妈说:“这一切都是从大女儿开始的,她很外向,我们想给她一些功课之外的东西。”最终,他们的家里塞满了乐器:四架钢琴、三把大提琴、一把中提琴和四把小提琴。
坎纳-梅森在获得了BBC 奖后,BBC 电视台还为他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年轻、才华、古典:大师的成长之路》,随后,他又获得了皇家爱乐乐团协会青少年组二重奏奖并与世界著名唱片公司“迪卡/DECCA签约,他这样说:“我很荣幸能加入迪卡公司大家庭,追随前辈艺术家的脚步,如杜普蕾、罗斯特.罗波维奇( 著名俄罗斯大提琴家),她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期待能将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热情带给更多听众。”DECCA 董事总经理亚历山大·布尔说:“谢库有着惊人的天赋,他对他的音乐的激情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将通过支持他的音乐学习,为他提供与优秀艺术家合作的机会。我希望看到他在未来几年中能进一步成长。”现在,坎纳-梅森使用的是一把 1612 年的 Amita 大提琴。
下面的视频是2019年,谢库·坎纳-梅森与立陶宛女指挥家米尔加·格拉日尼特-蒂拉(Mirga Gražinyte-Tyla,1986 年 4 月 2 日出生)执棒指挥的伯明翰市交响乐团(CBSO) 合作,在英国逍遥音乐节上的演出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录像,返场曲(Encore)为波兰作曲家米奇斯瓦夫·温伯格(Mieczysław Weinberg,1919 - 1996)的《大提琴前奏曲第18号/Cello Prélude No. 18》。
视频: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简介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年-1934年)的代表作之一,它也因英年早逝的英国著名的女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而被大家更加熟知,杜普蕾本人称这部作品为“凝结的泪珠”。(在本公众号第89期,曾推荐由杜普蕾演奏这部作品的视频,点击本期最下方的“阅读原文”即可跳转到该期。)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首充满深秋凄凉景象的大提琴协奏曲,是埃尔加晚年的传世之作,也充分反映出埃尔加晚年的心情写照。身为一位具有爱国主义热忱的作曲家,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埃尔加的心灵世界顿时阴暗,不管精神或肉体状况皆极为不佳,他甚至曾在当时誓言不再谱写承平音乐。1917年,他移居英格兰南部乡村,一方面可以预见战争即将结束,另一方面则是闲适幽雅的环境,让埃尔加的创作思绪泉涌,于是在来年完成了三首室内乐,并在1919年写成了堪称生平代表作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曲中可以听见一名作曲家晚年的人生孤寂与感叹。
这是一首挽歌式的作品,紧凑、简练带有幻灭的性质,这部《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实际上足可与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并列为同类作品中最伟大的作品,现在它已经在大提琴曲目中占据了牢不可破的地位,成为埃尔加具有代表性的标志。 埃尔加对管弦乐队的深刻洞察在此曲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他使用了配置整齐的大型乐队,但所写的协奏声部却极其精简,这使得独奏大提琴相对来说容易突出。
全曲分成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为a小调中板,乐章刚开始由主奏大提琴以慢板速度首先拉奏出具威严气质的宣叙调,竖笛与巴松管随而衔接,速度在此时转变为中板,并由中提琴带出略带孤寂哀伤情绪的第一主题,大提琴随之在竖笛、法国号的伴奏下深情地反复这个主题。其后的第二主题为轻快而流动的E大调,似冲破阴霾的一道阳光,但最后阴郁的第一主题则再度出现。
第二乐章为G大调极快板,十六分音符的第一主题动机,虽具有诙谐曲般的乐曲形式,事实上却也可感受到音符背后的苍凉。在乐队主持续音延留过来的背景下,Solo大提琴以拨奏出第一乐章警句式的引子主题,同时背景长音移向对前,渐强渐快的力度与速度向上冲击,稍作停顿,然后开始第二乐章第一主题旋律的第一次呈示。这个主题反复出现后,突然出现一小段华彩式的乐句,它先用拨奏方式伙同乐队向上冲击,再以弓奏单独向上冲,然后音阶式的下行再接加了和弦的半音阶下行,然后又是两次动机主题呈示。到本乐章的第29小节处,又派生了一个新旋律:几经反复后引出了个对比性质的、稍有沉重感的如歌主题,这几个主题旋律时高时低交替出现,加上快速十六分音符的背景,形成一种较为轻松活泼的谐谑气氛。最后以拨弦结束全乐章。
第三乐章则是一慢板乐章,为一段在弦乐、竖笛、法国号伴奏下的大提琴乐章。在这长度仅有六十个小节的优美民谣风乐曲中,主奏大提琴始终保持着优美的身段,仅休息了两个小节,为一个可让聆听者充分感受艾尔加忧郁气息的乐章。
第四乐章为e小调快板,在主奏大提琴率先奏出第一主题旋律后,便放慢速度,以宣叙调形式厚重地奏出由第一主题所变化的乐段。随而活力十足的第一主题再起,略微发展后,甜美悠扬的第二主题接而出现。乐曲的最后则是反复展演了第三乐章的一段主题以及第一乐章开头的宣叙调,并强力地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