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街巷之(34)——小邾弄
苏州老街巷之(34)——小邾弄
在前小邾弄和后小邾弄两条巷子汇合或分叉的地方,有一块“小邾弄碑记”的石碑,我就把两条弄不分前后合称为小邾弄。这两条巷子的现状还挺复杂,总体南北向的前小邾弄400多米长,至少有五处拐弯,往北最后一个拐弯后变成东西向。后小邾弄从“小邾弄碑记”起与前小邾弄分道,东西向百来米长,中间也有两处拐弯。
相比于弄口外山塘街的脂浓粉香,小邾弄的素淡正是生活平常原本的样子。后小邾弄是窄而幽静,一米多宽的小弄,墙面霉乌,墙角斑驳的砌石和门框旧条石在叙说岁月的悠长和从容。巷子难见行人,老房子里住人似也极少。从门洞探望进去,深廊昏黑,不见烟火气。而前小邾弄一路是有稍宽阔处,是有分支小弄,也有高门大户,山塘街的管理机关就设在弄内,是一处宽阔的庭院。不远处的民国风格青砖大屋相对而立,一时间也探不出曾住过怎样的人家。倒是在中午的时光,不断听到临街面的厨房里发出烧菜的“呲啦”声,油香味也早已钻进鼻子里。巷子东头还能看见一个阿婆把缝纫机摆在路边,继续着缝纫修补的老行当。前小邾弄还保有市井生活该有的从容。偶尔走过的游客对着老屋子拍照的时候,也会引起静坐在椅子的老人的抬头。也许是见惯了总游人从弄口山塘街闯入,老人只是静静的看着,不好奇也不厌烦。前、后小邾弄的拐弯处都有指向玉涵堂、叶天士故居的牌子,很多人也是因为这两处闯进来的。
玉涵堂是明代大学士吴一鹏的故居,如今已用作山塘人文风情馆,算是山塘街的博物馆。大部分人是在山塘街过通贵桥到达的,毕竟通贵桥现在已是山塘街上的一处网红桥。站在桥上,灯影、桨声和不时从某个阁楼里传出的评弹唱腔,夜晚里总是吸引很多人聚在桥上。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醒出于安全,不能停留聚集,没多少人在意工作人员的提醒,总要照几张照片才走。过桥几步就到玉涵堂。据说这座网红的通贵桥原名通关桥,正是因了吴一鹏大学士贵人据此,才有了通贵桥的名字。
叶天士的故居在小邾弄南的西叶家弄,这位清初堪称神医的叶天士,原名叶桂,也因住在运河边的上津桥头又号上津老人。他因温热病方面的造诣,位列四大温病学家之一。苏州人把很多自己的名医归为“吴门医派”,为他们建庙立祠,天平山上的天云寺即是为叶天士而建,苏州百姓称他为“天爷”。
两条小邾弄里也不少大户,从条石门框和门洞后深长的廊子可以看出当年的格局。虽然大部分分割混住的很多人家,总有一石一木透露出历史的痕迹。而单从这个不常用的汉字“邾”,就隐含着更久远的历史。
邾国是周代的一方国,为子爵国,是鲁国的附庸,地在现在的山东邹城一带。进入战国时代,邾国被南方的楚国所灭,族人迁往吴地居阊门,在如今的苏州小邾弄一带安置。据传邾国原为曹姓,以蜘蛛为图腾,从“蛛”而至“邾”为国名。到了苏州小邾弄以后,改朱姓,据称是天下朱姓的一处发源地。
在修整小邾弄时,立碑刻“小邾弄碑记”略记邾国兴亡。
阊门码头水陆交通便利,自古是迎来送往的地方,也是人口迁徙的集散地。如今在河边有寻根主题的朝宗阁、寻根纪念地碑,纪念明洪武年间,政府强迫江南数十万口人从阊门散往淮南淮北,被称为“洪武赶散”。如今苏北盐城一带很多人称是苏州籍,阊门寻根地为他们纪念祖先背井离乡再创基业的纪念地。殊不知,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远方移民落脚地,明朝被赶往北方的说不定就有当年从山东南迁的邾人。中国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人口迁徙史,而且从来就不是单向迁徙,而是交叉、反复和多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