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路189号长风公园

长风公园位于上海市大渡河路189号,东邻华东师范大学,南近吴淞江(苏州河),西靠大渡河路,北临怒江路。始建于1956年,1959年国庆节建成开放。面积36.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14.3万平方米,是上海市大型的综合性山水公园。

园址原是吴淞江(苏州河)古河道中的西老河河湾地带。湾内陆势高处有一村落名宋家滩,俗称老河滩,村旁为坟地。这里因低洼易涝,农民耕种所获无几,是一处有名的穷滩。1956年初市人民政府决定征用这块滩地辟建公园,同年10月由西郊区、普陀区、曹杨乡等区、乡人民政府和市园林管理处等组成的征地小组开始工作,征地范围为华东师范大学以西,大渡河路东的西老河地区全部,涉及七一、陈渡、四中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11个生产队。征地工作于1957年3月结束,共支出拆迁、青苗赔偿费24.5万元。建园工程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处设计科柳绿华负责总体规划,主要建筑由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设计。由公园筹建组组织施工。公园布局模拟自然,因低挖湖,就高叠山,山体坐北朝南,可眺望宽阔的湖面。水面采取以聚为主、以分为辅的布局,巧妙的保留了原有的一条西老河,它从铁臂山的东南向北再西折,恰好环绕整个山体。铁臂山有起伏的山峦和蜿蜒的余脉,隔河的黑松山向东延伸,与铁臂山西北余脉有连贯趋势,从而增添园林空间层次,避免山型轮廓相同。


第一期工程于1957年4月4日动工,施工面积212亩(14.13万平方米),约占全园总面积的40%。工程主要项目是改造地形,建桥筑路,并种植树木5.6万株,于12月3日竣工,投资额为30.1万元。1958年7月1日,公园局部试行开放。同月第二期工程开工后,普陀区党政领导干部带头,每天发动上千干部、工人、学生、家庭妇女参加建园义务劳动,有时甚至挑灯夜战,先后共有27万人次参加。此地原来只有占地69亩(4.6万平方米)的西老河,新挖的大湖将水面扩大为214亩(14.27万平方米)、平均水深1.5米。施工挖出的约30万立方米泥土,分别堆成占地15亩(1万平方米)、高26米的铁臂山,和占地5.5亩(3667平方米)、高11米的黑松山,还把95%的低洼地填高1米,从而解决了这一带长期存在的积水问题,改善了种植条件,工程提前两年完成。1959年10月1日,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公园在筹建时名沪西公园。1958年局部开放时改名碧萝湖公园。在1959年全园开放的前夕,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取《宋书·宗悫传》中“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将园名改为长风公园;又取毛泽东《送瘟神》诗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句,将园中人工湖命名为“银锄湖”,大土山命名为“铁臂山”。公园初建时面积537亩(35.8万平方米),1959年5月增至555.5亩(37.03万平方米),1967年10月减为548.36亩(36.56万平方米)。

由于建园工期一再压缩,而且过分强调因陋就简,公园开放时园景平淡,设施简单,因此开园后数年仍处于边开放边建设状态。1968年为铁臂山加土700立方米,在银锄湖边筑石驳岸3500米。鉴于铁臂山水土仍然流失严重,1972年在山北坡和东坡建造了十层梯田式的挡土墙,1984年春至1985年又投资24万元,将大部分山坡驳石。1980年以前,全园建有4亭2廊1榭。1982~1988年新建或改建了1廊、9亭、露天舞台、露天游泳池、银锄湖酒楼。1984年和1990年又分别建成雷锋铜像和地下少年先锋队群雕。

银锄湖位于公园中部,面积220亩(14.67万平方米)。全园水系主次分明,聚中有散。长约400米的西老河道,曲折环绕铁臂山,两端与银锄湖相连,形成了广阔湖面与河道萦回如带交融的水景。在湖的东、南、西南沿岸,散布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睡莲池、荷花池、水禽池、钓鱼池;池湖相通,宛如一串珍珠撒落在湖边。湖水来自地下水和雨水,夏季水位上升时,有泵站排入苏州河。银锄湖是上海公园园湖中最大的人工湖,平均水深1.5米,水质较净,碧波涟漪,空域畅朗,全园以湖为主体,环湖置景;湖东有桂香亭、枕流桥、夕照廊、三号船码头;东南有青枫岛、朝霞榭、青枫桥、青枫亭;西有天趣亭、木香亭、展览厅、银锄楼;北有绿荫桥、百花亭、画廊、飞虹桥、曲廊、松涛亭、一号船码头;东北有铁臂山、曲廊、怡红亭;南有凌波桥、二号船码头。每年收获水产约万斤,大部分供应园内餐厅。


西老河


一号船码头


夕照廊


夕照廊


青枫岛又名青枫绿州,位于湖东南,面积4亩(2600平方米)。岛以广植青枫而得名,


青枫桥通湖岸。岛上建有青石柱、圆顶的青枫亭,面积12平方米。亭南叠一太湖石假山。岛北临湖处的朝霞榭为廊亭组合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绿色琉璃瓦顶,面积81.5平方米。岛上除种青枫外,配植香樟、桂花、罗汉松等,环境幽静,景色宜人。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以青枫岛象征台湾,多次在此欢庆中秋佳节。


青枫桥


青枫桥


飞虹桥


水禽池位于湖东南,面积2000平方米,原规划饲养观赏水禽,后未实施。池中有两个小岛,岛上因种植牡丹和杜鹃,曾叫过牡丹岛和杜鹃岛。后因土质不宜种植牡丹和杜鹃,改种子母竹、红枫、垂柳,两岛红绿相映,别具特色。池的东岸有六角竹亭,名天趣亭,面积9平方米。


铁臂山位于园北部,占地15亩(1万平方米),与银锄湖同为公园主景。其东与长寿(银杏)林相接,西与银锄湖相连,南邻松竹梅景区,北靠西老河;山高26米,为上海公园中人造山之最。主峰周围分布着高低不等、形姿各异的次峰,东南有一幽静的山谷。整个山形有凸有凹,有曲有伸,有峻有缓。有八条崎岖的山径通往顶峰,主路与小路在山坡上纵横交错。西南有环形睡莲池,池内植有黄、红、白色睡莲。东西坡各有一只六角形竹亭,西亭名探月,面积10平方米;东亭名听泉,面积11.2平方米。主峰顶端有近20平方米的石平台,登台可一览全园景色。东南次峰顶亦有小平台,台上设石桌、石凳。山坡树木郁郁葱葱,四季繁花似锦。


铁臂山


雷锋塑像位于园西南部,1984年10月由共青团上海市手工业管理局委员会、市红领巾理事会和南京路上好八连筹资建成。塑像为半身,铜质,高1.5米、宽1.5米。底座用花岗石砌就,高3米、长1.5米、宽1.5米。塑像面朝南,北面植一排高大香樟林,西面为龙柏及花坛,东面有银杏和丝兰。塑像正面有一片大草坪,少年先锋队常来此举行队日活动。


少年先锋队员群雕位于园中央大草坪,是由市总工会等32个单位赞助,市儿童和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主建的。1990年5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慕华和市党政领导参加揭幕仪式。雕塑占地共523平方米,包括了几组浮雕与一座人像雕。在长23米、阔11米、高0.3米的花岗石平台上,有四堵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大理石墙,正面为红色,在每一块墙面上贴一组钢质浮雕;背面为白色,上刻与每组浮雕相对应的碑文。四组浮雕由水泥框架悬挂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连结在一起。


每组浮雕分别反映上海解放前各个历史时期儿童的革命斗争活动:第一组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劳动童子团在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的活动;第二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劳动童子团和后来建立的赤色儿童团在白色恐怖下的活动;第三组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儿童组织在日伪统治下,不避艰险,不怕困难,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工作;第四组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党建立和领导的地下少先队和报童近卫军所作的斗争。浮雕前面花岗石广场占地270平方米,上置一座双人少年先锋队队员雕塑,男童在吹号,女童在行少年先锋队队礼。像体以不锈钢制成,高3米;底座用红色大理石砌成,高2米,宽1.4米,长1.3米。广场的南北两端靠公园的两条主干道,前面是一块7096平方米的大草坪和用于集会演出的242平方米的露天舞台,在西北面的一块巨大花岗石上,镌刻着康克清题写的“地下少先队”五个大字。长风公园有全市最高的人造山和最大的人工湖,不仅吸引了广大游人,影视界也常到这里来拍外景。


百花亭


藕香亭


牡丹亭


怡红亭


桂花苑


杜鹃园


荷花


百花

我的更多文章:

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