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什么要写两个“宝玉”,甄宝玉、贾宝玉有什么关系?

《红楼梦》最大的一个谜团是甄宝玉和贾宝玉到底什么关系?曹雪芹为什么会写了两个“宝玉”,难在容貌性格还有颇多相似。这背后到底在讲述什么?
关于贾宝玉和甄宝玉,无论是红学家还是读书人都有不同的解读,由于没有八十回后故事,很难统一结论。其实就算有八十回后结局,也一样会有争议。毕竟贾宝玉和甄宝玉的存在本身就令人奇怪。
甄宝玉第一次出场要比贾宝玉还早。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就提到了甄宝玉。
(第二回)雨村笑道:“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倒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也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
贾宝玉没有出场,作者就先出一个甄宝玉。看甄宝玉的言行举止,活脱脱就是另一个贾宝玉。而到了第五十六回,甄家人进京拜会贾家,贾宝玉梦中曾与甄宝玉相会。这一段故事“假作真时真亦假”,对应了《红楼梦》中之虚实。
其实甄宝玉和贾宝玉性格相似,曹雪芹在隐写末世子弟都差不多。他们也证明末世即将到来的真相,无论是豪门还是王朝,古往今来不外如是。
有人认为甄家为真,贾家为假。甄宝玉是真,贾宝玉是假,对也不对。盖因“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的可能是假的,谁又说的清楚!
《红楼梦》的真假之意确有明清历史的影子。比如京城和南京的说法,应天府的存在,只有明朝才有。金陵是“假”,南京才是“真”。甄宝玉就在南京,不免让人意会悼明之意。
而新红学则认为《红楼梦》关乎清朝前期一段历史,以及江宁织造曹家故事的说法。甄宝玉才是真的“贾宝玉”也就是曹家子。这种说法不可全信。
《红楼梦》中确实借用了当时的一定历史线索。以明清故事为本,杂糅了唐宋典故伏笔“兴亡”,本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绝不是为了隐写历史,隐藏故事。
甄宝玉若为“真”,对应贾宝玉的“假”,何尝不可能二者都是假?
北静王和忠顺王争夺蒋玉菡。蒋玉菡通“将玉含”,就是贾宝玉的意思。
两个王代表两个势力。北静王是四王八公老功臣代表,忠顺王是这一代皇帝的代言人。贾家游离在皇帝和北静王之间。本来属于四王八公的一股大势力,却将女儿送入宫中成为皇帝的“老丈人”。
二王争“蒋玉菡”不是为了贾宝玉,而是贾宝玉背后代表的贾家等四大家族势力。双方各种拉拢贾家,由于贾家像焦大一样不满皇帝“喜新厌旧”,北静王拉拢成功,皇帝则坚定必须消灭贾家以及四王八公一伙,其实就是“削藩夺爵”隐喻。
所以,甄宝玉家最先被抄家,贾家紧随其后。无论双方谁真谁假。代表的都是对臣子从宠幸到扼杀的皇权之力。
甄宝玉当然有他存在意义,日后还有亲自出场机会。甄宝玉和贾宝玉在《红楼梦》中有并存的机会。
贾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有关于甄贾二宝玉非常重要的线索。
第一出《豪宴》;【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贾家之败与《一捧雪》故事有关联。而甄宝玉出场对应的是“黄粱一梦”故事。
《一捧雪》讲述莫怀古因为传家宝被小人陷害,携宝出逃遭遇围杀。好在仆人莫成与莫怀古长相相似,二人李代桃僵,莫成牺牲自己救了莫怀古。推测八十回后贾宝玉、甄宝玉也有类似情节。当然,甄宝玉一定不会是替贾宝玉死了。但甄宝玉送玉,则是“黄粱梦”一般情景。
甄宝玉乔装拿着通灵宝玉被当成贾宝玉。估计极可能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故事。而贾宝玉失玉是失去林黛玉的伏笔。林黛玉为了贾宝玉被迫与贾探春二女同嫁异国,也是这段故事的结果。
甄宝玉和贾宝玉之间线索关联,不止“真假”,可惜线索极少也不敢妄言,就书中提示几点简单聊聊,有线索的朋友欢迎留言交流。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动手转发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