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错误给糖吃,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教育惩戒的艺术小故事(2)

【家教智慧 第878期】

喜甜厌苦是人的本性。但人食五谷,没有不生病的,生了病是要吃药的,可凡药都是苦的,到了嘴里难以下咽,特别是孩子,吃药更是一件令大人头疼的事。于是人们发明了糖衣——给苦药包上甜蜜的外衣,人食之甘甜,吃下去却是药到病除。

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种基本方法。表扬似糖,味之甘甜,孩子人人爱吃;批评似良药,味道苦涩,孩子虽然是好,但却常常捂起耳朵不愿听。如果学生犯错时,欲抑先扬,将给批评包裹上甜蜜的外衣,则学生不仅愿意吃,教育的意义也将更加深刻。在这一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已然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陶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在课余时间巡视时发现一个学生正举起一块砖头砸向另一个同学。陶行知立即大声喝止住,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候。过了好一会儿,陶行知才回到办公室,见那个学生正在紧张地等候接受批评。他并没有发火,而是出乎意料地掏出一块糖果递给对方:“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叫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那个学生疑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赞许地点点头:“我刚才了解了情况,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说完,掏出了第三块糖果递给他。这时,那个学生哭了:“校长,我错了,我不该打同学。”陶行知笑了,拿出第四块糖果说:“你已认识到错误,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已经结束了,你回去上课吧。”从此以后,那个同学再也没有犯过一次错误。

陶老用“四块糖果”唤醒了学生觉悟,让学生在感动中认识了错误。陶老的教育艺术,实在是高明至极——给批评包上了甜蜜的外衣,把批评藏在了表扬里!

作为教师,一个爱学生的教师,要善于创新,不断反思,像陶老那样,当学生犯错的时候,不是“霸王硬上弓”,而是让比批评转个弯,艺术化的使用批评这个武器,不仅要把握好批评的度,更要注意批评的方法,给批评包上甜蜜的外衣,用表扬的方式传达批评的信息,“柔软其外,刚性其中”,裹上甜衣的批评仍是批评,更可促使学生通过内省,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这样学生不仅易于接受,改正错误,更让学生感到教师了解自己,爱护自己,增进师生情感,让学生更加“亲其师”,进而更加“信其道”,降低甚至溶化他们对抗批评的逆反心理。

诗人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同样,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疾风暴雨式的“痛斥”不一定凑效,和风细雨的“糖润”更可能激扬起他们的善心!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