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实话|写在推荐产品之前

去年年底回家,在车上拍的中山路

为什么关哥讲了那么多保险的知识,就是不推荐产品

「因为我对你一无所知」

一个合理专业的保险推荐过程,具体落到什么产品上,是流程中非常靠后的部分了。如果你跟我做 1 个小时的咨询,前面 50 分钟我可能都会在跟你聊天。「你家里几口人?工作怎么样?未来有什么计划啊?父母身体还好吗?孩子多大啦?要送出去留学吗?平常家里钱谁管啊?都喜欢买什么理财产品啊?做过什么保险啊?」等等——这叫需求分析。

只有我搞清楚了这些,我才能告诉你,哪类保险产品是一定要配置的?哪类是选择性买一些的?还有哪些现在可以没有,但将来很有可能要加的。

隔着网络,面对的成千上万的不同的个体,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没有什么定论。每个人的目的地都不一样,我不能用一张旧船票把你们都送上同一艘破船。

那种连你是男是女都不知道的,直接拿个产品告诉你,这个就是市面上最好的!这个就是性价比最高的!一般看到这里我就右上角小叉叉了。带有销售导向其实没关系,糊弄人就不对了。

反正我年纪越大、这一行做的越久,说话越谨慎、用词越斟酌。说不透,不如闭嘴。

为什么关哥总反复强调自己的思考

「因为人生是你自己的」

好,就算我已经很了解你了,大概该配什么产品也有数了,又继续面临新的问题:市面上的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看起来好像都差不多,又有很多细节不一样,到底怎么选。

多次还是单次?保 70 岁还是 80 岁?这个好像便宜点,但是那个又多一个保险责任……分分钟逼死选择障碍症的节奏。

有多少人是因为实在选不出产品而放弃,结果一拖再拖,明明知道保险重要,到现在也没买的?举手认个亲。

保险是一种射幸合同(知识点来了哈,快自己去查定义),本质就是不确定性、偶然性。而你纠结的过程,要么是真的不清楚区别,要么是一种试图将这种不确定性化为确定性的心态,总想获取最大可能性的利益。

前一种,要么你多学习,要么你找一个完全信任的人交给他决定。

后一种,调整心态!保险及不是投资,更不是投机。

我举个例子,很多人问的,重疾我到底选保到 70 岁的,还是选保终身的?

有些人会觉得,保到 70 岁差不多啦,费率可以便宜点。而且,现在这个保额到70岁之后,也不值多少钱了,或者我能不能活到 70 岁还说不定呢。

有些人会觉得,我家有长寿基因,我的保障一定要做久一点。趁我现在年轻身体也好,赶紧买了,合适。

想法都没错,这两个选择,本身真的不存在对错优劣,就看你个人的想法喜好,能说服自己就行。

这还只是最浅显的,很多不方便说出来的,旁人就更没办法替你做出决定。甚至有些需求,你连自己都没意识到。挖掘这些需求的过程,比最后选什么产品,难得多,也重要的多。

所以后台那么多咨询产品的留言,就算是给我了家庭信息等基本情况,我也只能大概的给出配置的意见和思路。没有得到满意回答的同学们,这里一并说声「不好意思」。

为什么现在决定推荐产品了

「还不是你们逼的」

以上说了那么多,其实全是废话,还是会有大把人来问,关哥,什么保险好?能不能推荐个?有伸手党,也有确实没时间没精力去系统了解保险的。我都理解。这年头,谁不忙,谁不想直接看结论?

对我来说,产品其实特别简单。你给我一个产品资料,5 分钟,我心里就有数了:这是个什么产品类别?特点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适合什么样的配置目的?适合哪类人?在市场上有没有竞争力……

然而这个过程,是我整整十年,超过 2 万小时浸淫在这个行业积累的结果。要我展开细细的讲给别人听,特别是基础概念都需要解释的情况下,我可能需要开一个 30 小时的课程。

不现实。

但理念、体系讲了那么多,最后不落到产品上,真的不行。开号之初,我是按着一个科普号的路子来写的,没想太多。但是写着写着,我不知道你们的感觉,反正我自己都觉着,文章都是戛然而止的,险种真的是呼之欲出。好多朋友看完来跟我说,感觉没写完啊,你最后应该有产品啊。

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也请教了很多人。确实是我想的太简单了,在自媒体这块,我确实是个小白。

保险这么垂直的话题,会关注的人都是天然带着需求来的。一直回避产品,一方面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影响内容的全面性。

保持中立客观是我一直以来秉承的原则,不吹不黑不撕逼,这一点,无论有没有产品,我都会坚持。既然我对自己的专业性和客观性都有信心,我就把我能做的做了,至于说其他的,咱们也佛系一点,可以,都行,随缘吧。

推荐产品有什么原则

「线上为主/基本款险种/不出大错的」

在香港呆时间长了,大陆保险业的发展,我也是有点忽略。现在被倒逼着去了解,真心觉得进步神速。不仅产品升级得十分给力,互联网化也做的越来越完善。线上产品的费率,低的简直可以用「不要脸」三个字形容。而且平台也越来越多,配套的服务也可以说到位了。

我真心想说,现在要买保险的你们,真是遇到好时候了。

其实线上线下的产品,区别也有限,跟其他的消费品比,比如包包、汽车,可以说是没法比了。关键在于,由于风险管控和保险的特殊性,线上产品的类型,基本都是基础款的保障类险种,重疾、寿险、医疗、意外。保额受到限制,保费有限,出不了什么大错。但是每一类产品的具体选择却不少,所以大部分家庭的基本保障需求,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每一种产品,我会尽量讲清楚选择的原则和思路,只要你理解了,线下的产品你就一样会选择。所以,合适的,选择产品,不合适的,学习思路,没毛病。

线上的险种挑来挑去,出众的也不少,大范围全比较一遍也不现实,基本款,差不了太多。还是那句话,随缘吧。

复杂的/高净值家庭的需求,还是需要在线下解决思路和配置。我就不多说了。

产品后续服务怎么解决

「交给靠谱的平台」

这几个月,除了上班、写号、吃吃喝喝,关哥真是一点没闲着。光深圳就跑了N趟。考察平台,研究产品,确认核保/保全/理赔流程。真的,快累死了,平台的人也快被我烦死了。

因为我了解保险整个的流程,牵扯的细节太多,以我一人之力绝对搞不定,保险公司架构多复杂啊,前线有营业区营销部培训部管理部、后台有核保部理赔部保费部客服部。你就算把关哥拆了,也顶多做个培训。

其实所有保单后续的服务,最终都是由保险公司来处理的,渠道的区别只是谁来帮你跟保险公司沟通。我在「保险渠道这么多,到底有什么区别」里写过不同渠道的区别。关键看人。

我不能大言不惭的保证什么,只能说,关哥来做靠谱的推荐,然后选择一群靠谱的合作伙伴,亲自把关。你要做的,是学习、思考、选择。

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吧。

快写死了最后再说几句

「我有多实在你还看不出来么」

最近工作强度太大了,脑子已经有点不转了,感觉很多东西还是没写出来,就这样吧。

这个号写到现在,已经不可避免的带有我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主观看法。说句不太谦虚的话,关哥确实略懂保险,也确实经验丰富角度全面。但是,作为一个人,我一定有局限性,作为受众,一定要认清这个客观事实。论产品设计,我不如精算师;论核保原则,我不如医生;论保全细节,我不如客服。我只能做到,尽力把很多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在我个人的知识体系范畴里,给到大家更多的帮助。如果有机会,我再整合我在这个行业里的资源,提供客观的信息。

在我的实际工作中,也会给客户推荐产品。但我一直有一个原则,如果你没有了解清楚,没有想好,或者还不足够信任我,那么,别买。与其事后麻烦,不如不要轻举妄动。

「关哥说险」不是一个营销号。这里不会为某个公司、某个产品背书,也不会为了某个目的,说一些违背我自己原则的话。也许未来关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初心是不会变的。

听说家乡今天下雪了,归心似箭。

周一见。

关哥的精华必看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