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有“分配”社会的意识吗

【第131期】高考直通车(20)

您的孩子有“分配”社会的意识吗

01

新闻新品:硕士生沦为流浪汉

2012年,广州日报曾有一篇报道《硕士沦为流浪汉因为壮志未酬》……

报道说,一名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在宁波捡破烂流落街头,最终被当地派出所救治。当时,该大学回应记者,称因仍未能联系到其本人,所以无法确认是否为该校的毕业生。而该校校友会则依然在极力寻找他,希望能了解情况,并提供帮助……

02

大学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笔者曾问过不少上小学、中学的孩子,他们的爱好是什么?相当多的孩子回答不是爱唱歌,爱跳舞而是“爱好学习!”

如果你再问他们:“你们学习为是了什么?”他们若不口是心非,答案几乎只有一个:“考大学!”

为了这个大学,我们的孩子真是倾其了全力,整天埋在书山题海中,拼命地读啊,背啊,做啊……其目的就是想考一个好成绩,最后考一个好大学!

为了这个学习,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身体不禁风,一有风听草动就要挂个个吊瓶……

03

文凭不过是一张纸

但孩子苦苦追求的大学,到底能做什么?大学终究会上完,就算你考硕读博,最后还是要到社会上来生活,象新闻中的计算机硕士,空有一张文凭,但却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虽然他“有更远大的志向”,虽然他学得是“热门”专业……

其实,不是这个社会上大学生太多,而是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没有学到真本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上有许多的行业、公司重金也聘不到人才!话又返回来说,在这个社会上,到处都有工作,工作并非那么难找。

我们这里有句俗话“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鸡”一个初中未毕业的人都能“混”饭吃,一个堂堂的硕士生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呢?

这个中的原因,不用抱怨当下大学生太多,也不用抱怨这个社会工作难找,更不用抱怨人家目不识珠,最关键的问题,每一个怀揣文凭的人应该明白,文凭不过是张纸,不是你谋生的资本,真正的资本是你的能力,是你地本事!

而现在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除了上学还是上学,只要“上好了学”,“学中就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因此,从小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以为只要读好书,考上了学,工作不找自会有,金钱不求滚滚来。

可是等到真正上完了学,到了社会上,一看根本不是他“理想”中的那回事,就这样,还不知道幡然醒悟,还在抱着自已的“文凭”不放,其结果,只能象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样,“壮志未酬身先流,捡拾破烂落街头!”

04

大学里培养的是“分配”社会的人

教育专家熊丙奇称,名校学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并非个案,“连自己的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光凭一张文凭又有何意义?”

现在的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找不到工作,人们总是把矛头指向我们的大学,怨大学的教育滞后,跟上不社会发展,学生入学奔着一个热门专业去,但毕业时却已成为历史,还不如人家的短期职业培训班……

人们的这种认识,其实是就是大学当成了职业培训班,从班里走出来,就去找工作,但这其实不是我们大学应有之义!

大学培养的不仅仅是劳动者,更应是人才,“人才”不是听从社会的“分配”而是去“分配”社会,一个有能力“分配”社会的人能找不到工作吗?

05

结语:“分配”社会意识当从娃娃抓起

一个人“分配”社会的能力是在大学里形成的,可是,一个人“分配”社会的意识却是从小就培养的。因此,我们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其真正的源头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目标不应是瞄准上学、上大学、上名牌大学,考硕、读博,而应是培养起孩子生存的能力,“分配”社会的意识……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本文为平湖一柱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