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是孩子人生辉煌的基因
【第219期】教孩子学会学习(120)
“中华传统文化”是孩子人生辉煌的基因
书上涂蜜孩子舔,基因植入最关键 马克思、爱因斯坦这两个名字想必大家都熟悉得胜过自己,弗洛伊德这个名子,相信也有不少朋友知道,这个三人,头衔很多,一个人捡最著名的头衔说,一个是思想家,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心理学家,这个三人,被称为改变20世纪世界秩序的伟人。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三个人都是犹太人,就是二战时期希特勒要杀尽赶绝的民族。
不仅是这三个人,世界著名的大画家毕家索、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钢琴家鲁宾斯坦等许许多多世界顶尖大师也都是犹太血统。
全世界上犹太人的数量大约有一千六百万人,占世界总人口不到0.25%,但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27%的得奖人都是犹太人,这个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
这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犹太人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的结果。这个文化传承不是等孩子上了学,而是从孩子很小就开始了。小到什么时候?在孩子刚刚会爬,牙牙学语的时候,犹太妈妈就会在每个书页上都滴上蜂蜜,让孩子舔食,让连话都不会说,更不要说识字的幼儿从小就产生第一个具象概念——书是甜的。
从3岁开始,每个孩子就由父母教授犹太国语—希伯莱文,孩子在7岁以前必须读完希伯莱文的《旧约圣经》,7岁到13岁开始熟读最经典的《犹太法典》,也就是说,犹太人的孩子在13岁前就继承了犹太人的人文精华,拥有了蕴涵了犹太人几千年文明结晶的“文化基因”。
犹太人会用很多方法想办法让孩子去尊重书,无论贫富,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偌大的书柜,每一个房间的床头柜上都会有不断变换的新书。
正是犹太人从小对孩子的读书教育,让孩子传承了犹太人的人文精华。“希伯莱文明”的“文化基因”,得以世界科学文化的滋养,缔出了不胜枚举的世界级顶尖伟人与大师。
《三字经》,《弟子规》,中华文化最养人 犹太人“从娃娃抓起”的“文化传承”与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异曲同工。
我国古代的教育,孩子的识字课本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这些读物一开始就把“中华文化基因”植入孩子的血液之中,而后的《四书五经》教育更是让“中华文化基因”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这些植根于孩子心底深处的“中华文化基因”使他们受益终生,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演绎出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
这正应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句话,因为这句话饱函着“浇树要浇根浇”的谚语哲理,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功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说明了孩子的成功与否和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孩子成才靠父母 “基因”从小当植入 但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状况:家长虽一心望子成龙,但却把自己置身事外,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幼儿园、学校、兴趣班、补习班和老师。家长对孩子教育所谓重视,就是一掷千金请家教、进各种“班儿”。
就算把希望交待给“别人”,也不是让孩子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孩子进行“基因植入”,而是只注重“纯知识”的学习,家长眼中的兴趣特长培养。这种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虽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考试升学,一路顺风,但极至参加工作,却一塌糊涂。
据9月11日《新京报》报载,一位女博士生,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去读博,博士毕业后,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工作。女博士为何如此结局,我想,原因尽管可能多方面,但“文化基因”的缺失,应该是最为根本的。
我们当下全部的教育,就是从小让孩子成为了学习的机器,却缺失了文化基因支持,因则,造成了人格的缺失、情商的低下,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一个情商低下的人,知识再多,学历再高,在社会上也是难以立足的。
基因教育最重要 家长朋友要做到 豆之所以为豆,瓜之所以为瓜,是基因的使然。一个人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得多大的成功?得益于从小被植入的“基因”。
对于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而言,成功成才的“基因”就是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所谓“基因”一定是从娃娃开始植入才能有效。因而,担当“文化基因”植入的,只能是父母,“文化基因”的植入地,只能是家庭。
因此,孩子的成长、成功、成才,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是幼儿园和学校无法替代的。
每一位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想让你的孩子成功成才,那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相关链接:《良好的家教才是孩子成功的航母》 《父母陪伴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源泉 》 《莫把孩子的一生悬在一条细线上》 《让您的孩子“跳进”北大》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