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寞诗人刘长卿:坎坷十余年,一生漂泊在外,寄悲情于山水
盛唐时期是一个文人荟萃的时代,大唐年间可谓百花齐放,众多文人汇集在这个朝代中,才子们书写自己心中的感叹亦或是生活的美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唐朝出现了“田园派”和“边塞诗”。边塞诗中大以大多描述战争的壮举,但在唐朝中期的时候,早已没有开拓的豪情壮语,文人们也慢慢享受和平年代。此外,中唐时期“田园诗”也是重要的诗词派别,当时田园诗派中的代表人物是刘长卿。刘长卿最擅长写五言绝句,他的诗中多通过描绘山水景物来抒发自己悲伤的情感。每当读起刘长卿的诗词,总会能感到莫名的感伤。无论是当时文人还是后代人,都非常敬佩刘长卿的五言绝句。
刘长卿这一生积极入世却生不逢时,性格刚强的他一生沉沦于此,因此在他的诗句中常常能感受到惋惜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刘长卿的经典诗句以及他的文学特色。
(一)从小立志入世,坎坷十余年,屡屡落榜
刘长卿从小就有着入世的积极愿景,因此他小时便努力读书,当他20岁的时候便开始参加科举。不过在这10多年期间,他每一次都屡屡落选。在《客舍喜郑三见寄》中,他用“穷巷无人鸟雀闲,空庭新雨莓苔绿。北中分与故交疏,何幸仍回长者车。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谩读书。”描写自己这一生的悲剧色彩。刘长卿的大多诗句当中,都充满了哀思,但是刘长卿在每个年龄层中,所有的愁容就展现不同。年少时期他最大的忧愁就是,科举屡屡不能中选。
虽然屡屡受挫,但是刘长卿却依旧渴望能够入世做官,于是他给河南三品大员裴敦复写了一首,“自怜天上青云路, 吊影徘徊独愁暮。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岁月蹉跎飞不进,羽毛憔悴何人问。”诗中充满刘长卿希望得到对方的提携并且愿意报答对方的词汇,可见当时刘长卿十分渴望得到赏识。在诗中还可以看出,当时的刘长卿虽然一直落选,没有得到人的赏识,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愤恨。在““不辞奋翼向君去, 唯怕金丸随后来””一句当中,刘长卿又显得十分小心,也许是因为在这10多年中屡次考试屡次失败的缘由,让刘长卿在生活中有了更多感悟,事事都很小心。
(二)功夫不负有心人,刘长卿十终于得偿所愿却屡屡被害
刘长卿虽然屡屡失败,但他却没有气馁,终于在他32岁的时候考进考中进士了,这给刘长卿带来很大希望。当时刘长卿先后担长洲县尉,以及海盐县令。过由于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与当朝屡屡不合,至此他被污蔑贪赃钱粮,甚至因此而入狱。受此大辱的刘长卿感到非常悲伤,充满愤怒,因此他在狱中写下“白日浮云闭不开,黄沙谁问冶长猜”。一方面是为自己击鼓鸣冤,另一方面是抒发自己心中难以消磨的愁容。
好在几个月后皇帝大赦天下,刘长卿终于可以走出牢笼。不过皇帝却并没有因此而放过刘长卿,反而将他贬到广东。当时的广东可不像如今这么发达,那时候无论是教育、经济、交通等方面都十分不发达,甚至被当时称为“荒蛮之地”。来到这样的荒凉地方,也预示着刘长卿当官之路就此破灭。被贬到这种荒凉的地方,加上在监狱时候的愤恨,刘长卿在此也只能用诗词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独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感叹自己生不逢时;“谪宦投东道,逢君已北辕。孤蓬向何处,五柳不开门”感叹自己无才无名,非常失落......这一首诗都是刘长卿的愤懑之作,慢慢他也凭借此类诗句逐渐出名。
此时的刘长卿恰巧遇到了返回的太白,太白自然是悠闲云游,而刘长卿则是被贬,两个人相遇的时候一悲一喜相互映照,使得刘长卿又大受影响,心情十分失落。在那个没有交通通信的年代下,能够相遇何尝容易?因此两个人在一起互诉心事,短短的相遇也让刘长卿感受到一丝宽慰,于是他做出这样一首诗《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诗中充满了悲欢。
两年之后刘长卿被安排去浙西上任,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富足之地,而且遭遇了动乱,让本来富庶的江浙变得十分萧条。五年之后,他再次被调回京城。整整9年,刘长卿都没有得到洗脱冤民的机会而。此后,他也过上了一段相信相对安稳的日子。这一段时间他出去郊游,做出很多游山玩水,具有诗情雅诗的诗词。“野雪空斋掩,山风古殿开”,“衡阳千里去人稀,遥逐孤云入翠微”等词句,都是刘长卿当时的见闻。
然而刘长卿的个性比较张扬,因此在朝中得罪了郭子仪的女婿,再次被诬告,还好苗伾救了他,因此刘长卿写出这样一首诗《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地远心难达,天高谤易成。羊肠留覆辙,虎口脱馀生。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这些诗句描述出当时刘长卿入狱的陷阱,以及对苗伾的感谢之情。
(三)半生漂泊,56岁以为时来运转,却只是造化弄人
刘长卿担任的“司马”一职,自古都非常清闲,手中毫无实权。此时刘长卿已经50多岁,半百之后的他已经看淡生活以及官场中名利,十分厌恶当朝,有想退隐山林的感想。因此他写下《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白云留永日,黄叶减馀年。猿护窗前树,泉浇谷后田。沃洲能共隐,不用道林钱。”这首诗中“荒村,落叶,古路”等大多意象都非常悲情,也是自古以来诗人抒发愁忧愁的词汇。诗中显现下刘长卿的无奈,虽然曾经心有大志,但是造物弄人,迎接刘长卿的只是一次次的苦难,刘长卿如今已沉沦于此。
56岁时,刘长卿担任随州刺史,掌握大权。本以为他终于时来运转,可天不随人意,当时又值动乱时期,刘长卿也只能跟随唐王朝军队逃离随州,此后刘长卿一直呆在扬州,直到他生病去。忙忙碌碌一生,刘长卿长过得十分曲折,一生漂泊半载,最后他也没得到好的归宿。因此在晚年时期,刘长卿的诗歌中大多数是一种忧伤以及对人生的失望之情。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州。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这首诗中能够看到刘长卿已经收起了自己的锋芒,也许是被岁月打磨了棱角,刘长卿早已没有往常的性格和锋芒,在游山玩水之间忘记人世间的苦难。这一时期他创作很多山水诗,刘长卿将美好的山水描述出来,又赋予意思悲情色彩。正如刘长卿的一生,充满挣扎和苦难一样。
(四)寓情于山水之间,刘长卿笔下的忧伤
刘长卿这一生漂泊在外,虽然心有不甘却一直没完成心中之梦,刘长卿在漂泊当中游览了许多河山,他将这些景物描绘出来予以自己的悲伤心情。这一部分咱们来看看刘长卿的田园诗,他笔下又有哪些山水景物以及他有怎样的悲伤?
《送灵澈上人》是刘长卿一句非常经典的绝句,“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情景,抒发出刘长卿对朋友的不舍之情,以及当时他非常闲适的生活。 “苍苍竹林”描写出刘长卿当时居住在环境优雅的地方,烘托出周围宁静的环境。“杳杳钟声晚“映衬友人要离去的场景,两人依依惜别之情。
整首诗描绘出刘长卿送别友人的情景,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一副清秀隽美的画卷。两人之间不舍的悲伤之情,也能与这种清闲的环境遥相呼应。毕竟在这种环境中,与友人相聚是一种闲情雅趣。虽然整篇诗词非常短小,但却十分精悍,语言精美,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画卷中,刘长卿的具有代入感,让人沉浸于其中。既有浓浓的离别之意,又有清新淡雅之感。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这首《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这同样是描写一首离别的词语,这首诗是描写于春天的景色,对于景物的描写只是对友人之间离别的一种铺垫。最后两句特别带有韵味,即使两岸春色如此美,但依旧留不住客人的脚步,就连青草都在为你送行,表达出对友人之间的不舍。诗中字里行间虽然描写春天的新意,但却充满了忧愁以及惆怅,不知下次在与友人见面的时候又是几时呢?诗人通过对一般景物的描写,却抒发出心中的惆怅以及离别的忧虑。如此听清新脱俗的画面,让人陷入无限的遐想。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是被后人广泛流传的诗句,这么一首五言诗句虽然在描写冬天的景色,但通过环境的渲染能够看出诗人心中的悲愤可怜之情 ,可见诗人中一生当中充满忧愁。世人只知道刘长卿的落寞,谁又知道他内心,刘长卿是否真想当成一位落魄的诗人?刘长卿笔下的山水之情,流露出满满忧伤,让后人沉浸于他的诗句中。
刘长卿这一首漂泊在外,他笔下的场景虽然优美,但却屡屡烘托出悲伤之感。他大多数的诗句也都是感叹生不逢时,以及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纵观刘长卿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