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黎丨母亲的菜地
可能是母亲还在老家的原因,每当假期周末,就想回到乡下老家。母亲在那里,那里就是家,这可能是心心念念回去的着力点。今年清明节回去给父亲上坟一趟以后,连梦境都变得缤纷……河流蜿蜒、花香缤纷、树木成林。清明节一天短暂的老家行,又实实的滋养了我一下,内心里很多东西翻涌,充盈。这么多年漂泊于城市,内心深处并不能算非常踏实。经常有空无空的想回老家转转的念头。身闲时,就不由眺望无尽的遥远……
又一个周末,我放下一切琐事,乘车回老家看看母亲。母亲今年已九十岁,身体还算硬朗。车一离开城市,驰进春色里,春光秀色的原野,不由人就横波微盼,目不暇接!田里的麦子开始疯长了,经过一冬,麦子攒足了力气,要在春天里猛长一番。各种花朵疏密聚散,充溢着生动节奏的韵律,荡漾在湿润的空气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不知是春风醉了万紫千红,或是万紫千红醉了春风。花与叶间闪烁着水的光芒,枝与茎里流淌着水的色彩。各种树木、苔草推开了大自然的层次,使人在观春赏景中,不由畅神适意,静静的享受这片刻时光。
车驰过了许昌,一到了鄢陵花木之乡时,又是另外景色:万顷花木,绿海泛波,浩浩荡荡的麦田,一眨眼就变成参差不齐的林木:松树、柏树、芭蕉树、樟树、垂柳等,各种树木、花卉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的枝叶繁茂,数量众多,一株紧挨一株,一行紧挨一行,密密麻麻,像是手拉着手,面向春风微笑。
父亲去世早,母亲年龄大了,不能独立生活,在我们兄妹家轮着住。我和小妺都住在城市,母亲留恋田园生活,每次在我和妺妺住的城市小住数日,便要回乡下去住,她喜欢家乡的水、喜欢家乡的土地,喜欢家乡的乡亲,喜欢家乡的一切一切……
大妺家住鄢陵县的一个乡下,村名叫三道河。属于花木之乡村。家家户户种植花木,空气质量极佳,特适合生活居住。三道河村离我老家太子岗村只路距二里,所以,春夏两季节,母亲大多住大妺家。这样一来,大妺可以照顾母亲,母亲还可常回太子岗村看看。
到了大妹家的村口,我发现,这次母亲没有在街口接我。下车后就快步走向妺妹家。大妹家的院落砌有一堵低矮的砖围墙,随意的粗放,绿藤蔓延,乘隙生长,几乎将整堵砖墙覆盖住,宛如一道绿色的屏风。院子里,都栽满了桐树、榆树和洋槐树。一棵痩长的香椿,己是越过房顶,却将几杆粗细不一的枝头,招揺着探向院墙外面的世界。
见到大妹,放下给母亲捎回来的一些物品,大妹告知,母亲听说我回来看她,正在隔壁菜院子里给我挖蔬菜,让我回时往城里带。
隔壁院子是我大妺的另一处院,没盖房,母亲就在此种上了菜。除供大妺全家吃的同时,我和小妺回乡下看母亲时,母亲就让我们往城里带。年年如此,母亲种菜非常用心,她要给她的孩子们一份充盈的幸福。
我转身来到隔壁的菜院里,看到母亲的菜院子里排序一畦畦菜行,栽满了韮菜、蒜苗、大葱、豆角、玉米菜等,郁郁葱葱,青翠鲜嫩。处处透着生机与绿意,那么自然,那么清新,那么恬淡。随着微风,发着淡淡的幽香。
菜院的两侧,种满了两行杨树,长得茂盛苍翠,拥着各种鸟儿的缠绵合奏,却将一树阳光,揉为一地斑斓的花碎。
在菜园中间,我看到了一幅心头永不磨灭的景象:一头在风中飘逸的白发,一脸岁月犁就的皱纹,一双殷殷期期的昏花老眼,弓腰站立的单薄身影,这就是我的母亲,白发苍苍的娘亲。九十岁了,为她的儿女们操劳了一辈子。老了,还要为她的孩子们开耕菜园,尽量多多地给予她的儿女。
母亲在菜地里正忙着选菜。她不停地站起,不停地弯腰,两个手臂都不停闲,一手拿筺,一手拔菜,慢慢地用力扭动着腰身,一丝不苟的选菜,拔菜,并不停地拍打菜上边的土。
顽皮的阳光偷空钻了出来,光线打着了母亲的鼻子尖,我看到了汗珠。母亲顾不得擦,慢慢地移动着身体向前继续选菜。如雪的白发随风时尔散在耳边,时尔飘洒在脸颊。这个画面充盈着朴素无染的真情,湿润人心,令我深深地感动着,令我再一次领悟母爱的无彊……
闻着泥土和花儿的气息,我轻轻地走到母亲身边,轻轻地扶起母亲。母亲看见我回来,非常高兴。放下菜筺,与往常一样,慈祥地看着我,不停地问这问那。当我告诉她城里一切都好时,她才笑了。接着,她又吿诉我,回去时要多带点家里菜园种的菜,并细致地告诉我各种蔬菜的做法。看到我点头了,她似乎很心满意足了。
看着母亲满意的样子,我又进一步明白了母亲年年回乡下坚持种菜的含义,尽管种的是蔬菜,实际种的是母亲的心意。在我的内心里多了些异样的情结,这是世间最伟大的食物,它是无私的爱和奉献,是母亲对于孩子们的全部恩典。
夕阳西坠,我要走了,母亲还和往常一样拎着她种的菜送我上车。看着母亲消瘦的身骨,却撑身为伞,撑圆了母爱的伟大。我的眼泪涌上来,泪眼朦胧中,心中默默祈祷,愿母亲今后的人生中,过得轻松一点。同时,也深深的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幸福,长命百岁!
作 者 简 介
赵黎,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世界行河南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光源》杂志社副主编。以文艺评论、散文创作为主,兼写随笔、曲艺作品,先后获过“牡丹奖”、“全国文学乌金奖”等众多奖项,作品上千篇散见国内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