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全国报纸副刊散文一览无余(2020年07月29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旅游天地发表作者冯国平散文《炊烟袅袅思故乡》

★文汇报笔会副刊发表作者韩天衡散文《髮老印事》

★河南日报中原风副刊发表作者王映散文《赵家村“菇事”》

★大河健康报作品副刊发表作者王岚散文《盛夏时节最怡情》

★南阳晚报星光副刊发表作者邹雷散文《我家阳台“野草花”》

★平顶山晚报副刊发表作者徐晟散文《南瓜》

★漯河晚报生活副刊发表作者薛文君散文《一碗豆腐脑》

★辽沈晚报迟桂花副刊发表作者金光涛散文《七月绽放在一朵花上》

★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作者王慧俊散文《锡伯河岸边的药香》

王慧俊/锡伯河岸边的药香(散文)

我的内蒙古老家,村东的麒麟山下有条河,名叫锡伯河。河面宽宽窄窄,河道弯弯曲曲,盈盈流动的河水被太阳一照,波光粼粼,像一条缀满宝石的银丝带,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少年时代,家庭生活贫困,我经常跟着母亲去河边采摘野菜。后来母亲病了,把菜篮子交给了我。河边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一望无际金黄的、紫红的、淡蓝的野花,一丛丛,一簇簇,挤挤挨挨,仰着脸向天空微笑。野菜也很多,我每次采完野菜要回家时,都要拔几棵花儿放在野菜下,偷偷栽到门前的菜园里。

秘密还是被父亲发现了。可父亲没有训斥我,而是蹲下身指着花儿告诉我:紫红的和淡蓝的是贵重的野生中药材,能治病,时间越长,药性越足。我问:“能治好妈妈的病吗?”父亲点了点头,说经常服用肯定能,停了停,又说:“抽时间我领你去麒麟山上采,那里中药材很多,药龄也长。”

麒麟山高耸陡峭,我一个人根本不敢上去。母亲告诉我,父亲去麒麟山为她采药,曾经摔伤过小腿。后来我才知道,老家牛营子之所以在方圆几十里地享有盛名,就是因为锡伯河左岸有这盛产野生药材的麒麟山。河右岸还有个“药王庙”。据说药王孙思邈来此地居住过,妙手回春为很多人治好了疾病。后来,人们开始在房前屋后广种沙参、桔梗、黄芪、党参等中药材。

1999年,牛营子镇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和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这些年,被誉为“中国北沙参、桔梗之乡”。北沙参产量、桔梗产量在全国都占很大比重。黄芪、板蓝根、党参、牛膝、白芷等十几种中药材也有着相当可观的产量,远销海外。

近年,老家中药材种植蓬勃发展,如火如荼,就连我的宅院里也种得满满当当。全镇十多个村,有两千多户人家种植了六万多亩中药材。我高中同学中便有药材种植大户,镇内镇外承包了三百多亩地种植沙参和桔梗,年收入六七百万元。这里不仅建起了全旗最大的中药饮片加工中心,还成立了药物总汇商行和农民中药材种植协会,吸引安徽、广东、河北、吉林等地客商来洽谈业务。2018年,全镇各类中药材总产量达一万二千多吨,收入两亿四千多万元;2019年,中药材总产量两万多吨,收入三亿多元,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

中药材的种植,极大促进了牛营子旅游和健康业的发展。黄芪饮片、板蓝根冲剂,桔梗咸菜、党参排骨饺子、沙参炖小鸡、黄芪蘑菇汤等,备受欢迎。家畜喂食中药材的花叶和秸秆,也膘肥体壮,肉质鲜美。人们由此致富,盖新房,买新车。闲暇旅游成了本地农村的新亮点。

中药材能大量种植,锡伯河功不可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都离不开水,而锡伯河一直是我心头的牵挂。每次回到老家,汗水还没退去,便心急火燎地要去河边走一走,寻找儿时和小伙伴们吹着口哨、在树林里捉迷藏、垒沙堆的回忆;寻找那一片片五彩缤纷花地的位置,还有母亲采完菜常坐在河边休息的那块大石头。

挽起裤腿下河,乡愁立刻涌遍每一根血管。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里特别好看,河底遍布大小不一的石头,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我捧起一把水喝下,感到无比清凉和甜润。

锡伯河毫不吝惜地滋养着居住在河两岸的三十多万人民。为保护好这条河,旗政府从2010年开始,在从锦山到赤峰五十多公里的河两岸实施美化亮化工程。节能灯、石护坡、景观带、橡胶坝和人文公园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画。

阳光的照耀下,锡伯河水闪着点点金光,欢快地流淌着……

★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发表作者刘诚龙散文《殊途同归》

★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发表作者大诗兄散文《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焦作晚报覃怀月副刊发表作者罗远福散文《军歌嘹亮》

★牛城晚报牛尾河副刊发表作者文心散文《婆婆的厨师梦》

★邵阳晚报神滩晚读发表作者小米散文《草木深处亲戚在》

★泉州晚报刺桐红副刊发表作者黄雯娇散文《我的茶山父亲》

★重庆日报农村版副刊发表作者姚明祥散文《书店有个银花姐》

★兰州日报兰山副刊发表作者张恋潮散文《人生最美是军旅》

★亳州晚报涡河副刊发表作者张秀云散文《变蛋》

张秀云/变蛋(散文)

变蛋这个词,与其说是名词词组,不如说是动宾词组来得生动,一只生鸡蛋,在生石灰和食用碱的怀抱里,在草木灰或者锯末的襁褓中,慢慢地脱胎换骨,出脱成迥异于一只白煮蛋的另类形象,中间这个过程,这个“变”的动作,可不就是施魔法一般吗?

最初人们无意间发现变蛋的时候,也是惊异于这种变化,胆壮者才敢拾起来尝尝,是啊,那晶莹剔透的黄,那滑亮中松针一样的美丽花纹,哪里是一只寻常鸡蛋该有的模样?而一尝之下,口感之好,惊为天物,于是制作方法很快被研究和改良。变蛋初现的传说有许多个版本,大体相同,都是无心插柳,是鸡蛋或者鸭蛋与生石灰、草木灰的金风玉露一相逢。鸡蛋和鸭蛋“变”法相同,但变出来的模样迥异,变鸭蛋是墨绿色的,吾乡人称之为皮蛋,或者松花蛋,通常所称的变蛋,专指变鸡蛋。

变鸡蛋在故乡很流行,有的村子甚至以此为产业,家家操此行当,乡亲们也都很喜欢这个口味,谁家都能摸出几个来。小时候,每逢舅舅来,父亲常让我摔几个变蛋,切了给他们下酒。变蛋很好剥皮,往地上一摔,外面包裹的那层石灰木屑连着蛋壳一起裂开,用手轻轻一脱,琥珀样的鸡蛋便弹出来。变得好的鸡蛋,蛋白晶莹透明,嚼起来又弹又嫩,蛋黄呈金色,糯糯的,内里是一汪糖心,味道特别鲜美。我最喜欢切变蛋这个活计,切成四半后,金黄的糖心粘在刀刃上,用指头小心地抹下来,伸舌头去舔,柔软滑糯的糖心落在舌尖上,香沁肺腑,销魂蚀骨,让人舍不得咽下去,要眯上眼睛,多体味一下它存在的快感,甚至后来,刀刃也拿起来舔一舔。我向来都是用刀切变蛋的,那天发现,我的灵璧老乡、“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他小时候吃变蛋,为防糖心流失,是扯一根细线来切的,此举妙是妙哉,只是,岂不少了舔食糖心的先得之乐?

切成四半的变鸡蛋,放点醋、生抽、辣椒和蒜泥调一调,变蛋身上的微涩就没有了,最宜下酒,它与油炸花生米、凉拌萝卜丝一样,都是最佳酒伴侣。当然,这是闲来无事的吃法,农忙时就另样了。麦收时节,家家都会提几个变蛋放在地头,每人揽老宽一趟子小麦,挥舞着镰刀,头也不抬地割,半天下来,累了,也饿了,就坐到地头的杨树底下,把变蛋往树干上一磕,剥开来,大口咬了吃。吃几个变蛋,喝一碗凉开水,或者一瓶冒着沫儿的啤酒,擦把汗,靠在树上休息一会,再接再厉。跟着拾麦穗的我,如今还记得坐在地头吃变蛋的情景,彼时,金黄的麦浪绵延无际,一树树杨叶在风里哗啦啦波涛汹涌,蓝空里布谷鸟“朵咕朵咕”地飞过,我沉醉于一只变蛋的美味里,不知疲为何物,不知今夕何夕……

与变鸭蛋相比,吾乡人似乎更喜欢变鸡蛋,也许是故乡水少,鸭蛋不及鸡蛋更多的缘故。变鸭蛋的吃法似乎比变鸡蛋更多,除了切开凉拌,或者和成盒的嫩豆腐一起凉拌,我更喜欢用它做粥。那年在一家茶楼里吃过一回皮蛋瘦肉粥,惊艳于它又滑又糯的美好滋味,回家来几经尝试,厨艺渐趋成熟,友情提示一下:做此粥,皮蛋丁一定要晚下,出锅前几分钟再投进去即可,下早了,皮蛋煮得稀烂,就神魂俱丧了。

变蛋这东西,许多人爱之如命,却不敢多吃,怕含铅,但做变蛋的乡亲告诉我,现在做这个,早都不加那种含铅的黄丹粉了,她发给我一个加工现场的小视频,把鸡蛋从加了食用碱的石灰浆里捞出来,丢到堆成斜坡的锯末上骨碌滚下去,接下来,就是封存和晾晒了。

厚厚的变蛋壳很好玩,记得小时候,每年夏天我都会留几块,与凤仙花叶一起捣碎,用来染指甲。壳里的石灰和碱能起到固色作用,包出来的指甲鲜红又明亮,那种红亮,和舌尖上的变蛋糖心一起,一直明媚在童年的记忆里。

★南通日报紫琅茶座发表作者江徐散文《寂梦花》

★安庆晚报月光城副刊发表作者王光龙散文《寂静之地》

★盐城晚报登瀛副刊发表作者王玉祥散文《盐蒿》

★淮河晨刊晨风副刊发表作者刘干散文《好吃不过旺瓜花》

★徐州日报放鹤亭副刊发表作者吕峰散文《在故园倾听万物歌唱》

★重庆晚报夜雨副刊发表作者赵爽散文《雨中漫步山城巷》

★如皋日报水绘园副刊发表作者柳再义散文《一个人的习惯》

★邯郸晚报情怀副刊发表作者郑永涛散文《军旅岁月里的激情回忆》

郑永涛/军旅岁月(散文)

还记得站岗值勤的情景。冬天寒风怒吼,夏天烈日当空,然而军姿却始终挺拔。尽管两个小时的一班岗站下来腰酸腿痛,在哨台上却绝不会放松一丝一毫。站岗值勤的时光,永远镌刻在我的灵魂之中……

记得体能训练时的一次次挑战。不知道那天到底跑了多少公里,只记得我和战友们跑了整整一个下午,终于一个个瘫倒在终点。有一次拉单杠,在班长和战友们的鼓舞呐喊下,我硬是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拉了三十六个单杠,创下了全排的单杠纪录。仰望着蔚蓝的天空,我有一种永远也不想动的感觉……

还记得去新疆驻训时的情景。誓师大会上,沸腾的热血奔涌在年轻的身体里。在体温表放在水中保持五十三度的沙漠高温环境里,我们扎营、生存、训练,在一个个美丽的夕阳西下的傍晚,一次次地挑战着生命的极限。

忘不了那无数次的紧急集合。我团作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时刻处于高度战备状态,一天几次地拉紧急集合号。紧张得我们都不知道是在搞战备训练还是真的去上战场。也许每一次背上背囊跑出连队都是与连队的诀别,也许每一次跑向训练场都是奔赴血与火的战场。在那仓促的步伐声中,我更深刻地明白了战争的涵义,明白了军人的职责……

忘不了庆功会上和会餐时举杯痛饮的呐喊。一桌的战友端起满满的酒杯,站起来同时预备,深吸一口气齐声呐喊:“啊……”直至喊得血管暴涨脸发紫,才将一饮而尽。这长长的呐喊,喊出了军威,喊出了士气,喊出了浓浓的战友情。若是老兵退伍前的告别宴,在这一声长长的呐喊之后,一张张平日里刚强无比的脸上却早已是一行行热泪……

忘不了深夜在被窝里打着电筒爬格子的情景。白天训练没时间,因而夜里的时间格外珍贵。指导员来查铺了,迅速卧倒作沉睡状。尽管白天眼睛常常肿得像桃子,日子久了不免憔悴,但当看到自己的文字终于变成了铅字,无比喜悦无限欣慰,这一切,值了!

从火热的往事中走出来,我顿时感觉自己好像年轻了几岁。望望窗外,这个世界仿佛也年轻了几岁……

★安徽科技报江淮副刊发表作者张淑兰散文《夏日,走进一个清凉世界陕西》

★包头晚报半亩方塘文艺副刊发表作者徐学平散文《家有“来客”》

★开封日报艮岳副刊发表作者诚钢散文《神秘的密电码》

★广州日报每日闲情发表作者马德散文《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山西日报情感副刊发表作者王金生散文《想起老房东》

★凤凰台报文艺时空发表作者高桃芝散文《流萤飞舞在夏夜》

★安庆日报大观副刊发表作者光其军散文《黄草寨》

★江海晚报夜明珠副刊发表作者汤凯燕散文《世界依旧是我们的》

★广州日报每日闲情发表作者钟芳散文《清凉荷叶粥》

钟芳/清凉荷叶粥(散文)

上个周末,好友芸在朋友圈晒了她家的晚餐:一碗绿白相间的清粥,一碟香辣爽口的萝卜干,两枚一分为二的咸鸭蛋,配上自制的水煎包子,看着清爽又有食欲。

芸说她做的是荷叶粥,先生和小儿都很爱吃,百吃不厌。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母亲的荷叶粥。记得每到炎夏,暑气袭人,母亲都会给奶奶熬上一锅绿意生凉的荷叶粥。奶奶有血压高的毛病,母亲说,荷叶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暑、健脾平肝之功,适用于暑热烦渴、降脂减肥和降压引饮,尤其是中老年人,喝一碗荷叶粥有助于“天然降压”。

熬荷叶粥很简单。每天清晨起床,母亲先将淘好的大米下锅烧开,再将新鲜的荷叶洗净,撕成细条,与枸杞放入粥中。不用锅盖,取一张碧绿的荷叶当锅盖罩上,用小火慢慢煨熬。经过水的沸腾,不一会儿,荷叶的香气随着粥香满屋弥漫开来。待荷叶的色与香融进洁白软糯的粥里,再将荷叶取出就可以了。

端一碗荷叶粥,那粥晶莹鲜亮,水米交融,粥色中有浅浅的绿意,再加上像盛开小花的枸杞点缀着,光那模样儿就让人垂涎欲滴了。米香中飘出一丝淡淡的荷叶清香,由鼻入口,由口入心,慢慢地沁入肺腑,让人神清气爽。我急不可耐地尝一口,顿感绵香软滑,质地如绸,涤尽烦热,周身舒坦。所以,即使不用佐菜,全家人也都爱喝荷叶粥。

孩提时的我体弱,特别到了苦夏时节,不是口舌生疮,就是感冒发烧,失去胃口。彼时,母亲总会给我煮上一碗可口的荷叶粥,等到粥即将煮好时再加入适量的冰糖,让我喝下去,不仅胃口大开,整个人的身体也倍觉舒适和通畅,感觉于肺腑间绽开了花蕾。

记忆中夏日里那股浅浅的荷叶清香就这样陪伴着我成长。长大后,我自己也学着母亲做荷叶粥的样子,去户外采来几张新鲜嫩绿的荷叶,准备好一些冰糖与枸杞,为家人煮荷叶粥吃。可说不清为什么,还是总会想捧上一碗母亲做的荷叶粥,想念那种芬芳馥郁、温馨滋补的感觉。

近段时间为了减肥,我晚上不吃米饭。母亲知道后觉得时间长了会伤身体,就专门赶过来,给我煮了一碗荷叶粥。待到粥慢慢冷却下来,母亲劝我说:“粥养人,吃点吧,不仅能清凉解暑,还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养分。”站在一旁的父亲也连声赞同,我没有理由拒绝。喝着碗里的荷叶粥,“稀里哗啦”一阵儿,软糯的粥入口即化,独特的荷叶香钻入肺腑,清清凉凉的感觉萦绕着整个身心,再喝一口,只觉得口齿留香,宛若轻风拂面而来,让人顿感心静神明。看我一口气吃了两大碗,父母亲才笑容满面地离开。

幸福其实很简单,比如炎夏里,全家围坐在餐桌旁,一碗鲜粥,一桌笑声,一室香气,其乐融融。不管这个夏天如何烈日炎炎,我知道,我的心底早已被一片无法挥去的清凉与绿意弥漫,将炎热一扫而光,暑意全消,身心畅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