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相思入骨,传情绝调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戏曲剧本,王实甫撰。唐代元稹有《会真记》,金代董解元著有《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在前人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西厢记》对《红楼梦》影响很大,连小说里的人物(黛玉、宝玉等)对《西厢记》也是爱不释手。小编为大家精选《西厢记》唱词,真是“如在山阴道上行,目不暇接”。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这是《西厢记》第一本的楔子末尾,崔莺莺的唱词。元杂剧有个特点,就是男女主角是说话和唱词最多的,最美的句子一般也都是男主角或者女主角唱出来的。

恰便是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这是张君瑞(张生)第一次见崔莺莺的时候,赞叹崔莺莺的美貌。“似垂柳晚风前”这一句最妙,与《红楼梦》中形容黛玉的“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张君瑞(张生)和崔莺莺一家都寄住在普救寺里了,这低头不见抬头见,慢慢这个张君瑞就得了相思病了。

后来普救寺被贼兵围困,莺莺的母亲老夫人说,谁能打败贼兵,就以女儿相许。张君瑞(张生)设计退了贼兵。老夫人却变了卦,嫌弃张君瑞(张生)是一介书生,非要莺莺和张生认作兄妹。

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

这两句对仗工整,非常妙。前一句是说,美人像花,却比花善解人意,会说话。后一句说,美人的身体像温润的玉一样,但却散发着玉没有的香气。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这是张君瑞(张生)的唱词。这是写景的一段,都是四字句,非常美。几个动词用的很到位:泻、横。最后两句又过度到人,很自然。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元杂剧的唱词里面,多化用唐诗宋词总的诗句,但是却不漏痕迹。譬如“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一句,后半句就是直接化用的杜甫的诗《曲江二首》中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张君瑞(张生)的唱词。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这是一首诗,早在唐代元稹的《会真记》(西厢记的前身)就有了。这首诗非常好,自然而含蓄。张君瑞(张生)与崔莺莺虽然当着老夫人的面,认作兄妹。心里哪肯死心,他写了首求爱诗,让红娘带给莺莺。莺莺就回了这么一首。

张君瑞看了,大喜,他告诉送信的丫鬟红娘:我可是个猜诗的行家,小姐的这首诗,是要我翻墙过去幽会。结果那天晚上这个猜诗的行家就真的跳墙去见崔莺莺的。也不知哪里看出来的“翻墙”?

露滴香埃,风静闲阶,月射书斋,云锁阳台;审问明白,只疑是昨夜梦中来,愁无奈。

张君瑞(张生)唱词。

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红娘唱词。红娘是崔莺莺的贴身丫鬟,秀才指的是张君瑞(张生),姐姐指的是崔莺莺。可以说,崔莺莺和张君瑞(张生)能终成眷属,多亏她两下里传信。

后来,莺莺和张君瑞私会,终于云雨巫山。老夫人知道后,怒不可遏。多亏红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虽然生米已成熟饭,崔莺莺的母亲老夫人还是对张君瑞说,崔家不招白衣女婿,你张君瑞考取了功名再来娶我女儿吧!这是张君瑞进京考试,与崔莺莺长亭告别时,莺莺的唱词。这真是文章酔我非关酒,难怪连林黛玉都醉了。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快快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这也是崔莺莺的唱词,情景与上一段是一样的。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情景同上。“红泪”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美人泪,这是个典故;另一个意思是血泪。这里应该是前一个意思。

当日向西厢月底黄,今日向琼要宴上搊。谁承望东墙脚步占了鳌头,怎想道惜花心养成折桂手,脂粉丛里包藏着锦绣!

张君瑞来信说,自己中了状元,崔莺莺看了喜不自胜,唱了上面这段唱词。“东墙脚步”和“惜花心”都是指张君瑞。最终是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来源:儒风大家

(0)

相关推荐

  • 【大荔文学·散文·芦欣潮】普救寺游记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67 普救寺游记 原创/芦欣潮 "五一"前夕,微风吹佛,烈日高照,我们冒着30度的高温去游览了早就想去,但一直未成行的名刹普救寺. ...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宋元文学之五:元代杂剧

    中国宋元文学之五:元代杂剧 杂剧产生于金末元初的蒙古时期,是新兴的文学体裁.城市经济的繁荣使杂剧获得了生长的有利条件,而戏曲本身的发展也为杂剧奠定了基础,北方地方戏院本和宋金诸宫调为杂剧的发展作出了贡 ...

  • 《西厢记》唱词:相思入骨,传情绝调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戏曲剧本,王实甫撰.唐代元稹有<会真记>,金代董解元著有<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在前人 ...

  • 东南大学公开课:传情绝调《牡丹亭》合集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牡丹亭 宋祖英 - 爱的史诗 牡丹亭01 生生死死为情多 牡丹亭02 忙处抛人闲处住 牡丹亭03 一生爱好是天然 牡丹亭04 良辰美 ...

  • 粤剧电影 西厢记 1956

    粤剧电影 西厢记 1956

  • 连环画《西厢记》作者罕见底稿曝光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无论从创作量还是发行量都达到了一个巅峰,那时国人的整体教育水平亟需提升,而连环画图多字少,通俗易通,还能提高审美情趣,就作为普及和推广文化知识的重要形式,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 ...

  • 国画 | 风月秋声西厢记

    今天要给小伙伴们分享的,是一组清代画册,名为<风月秋声>.<风月秋声>为清代画家费丹旭的作品.全册共含十二幅,描绘的主题是元杂剧西厢记的故事.费丹旭(1802年1月29日-18 ...

  • 《西厢记》语言上的成就

    文/肖旭 <西厢记>的语言艺术一向是为人所称道的,明代王世贞在<曲藻>中称<西厢记>北曲"压卷"的作品,也有人说<西厢记>的语言像& ...

  • 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文/肖旭 <窦娥冤>和<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的两颗明珠. <西厢记>作者是王实甫,元大都人,他与关汉卿生活于同一时代.他曾经做过官,但很早就退隐了,从事杂剧创作.他一 ...

  • 范仲淹这一首词,开篇就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后被《西厢记》化用

    范仲淹作为北宋一代名臣,身兼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等多重身份,导致他并没有多少时间用在文学创作上,流传到今天的词仅有五首,但每一首都堪称经典.在范仲淹流传下来的五首词中,温柔妩媚的词作占了一半以上,这 ...

  • 日近长安远:尹桂芳《西厢记》(下)

    <西厢记>张生出场时一大篇旅游心得,告一段落时唱道"日近长安远". 此典故出于<世说新语>,说的是晋明帝小时候,元帝逗他:长安远还是天上的太阳远?明帝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