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切记!
黄帝内经·灵枢·行针第六十七
篇名与要点
行针,行,进行,操作;针,针刺。本篇主要介绍针刺操作的有关问题,说明人的体质不同,得气反应也不同,并且论述了针刺得气与疗效的关系。
原文与译文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
(译文)黄帝问岐伯道,我从先生这里了解了有关九针的理论,在施治过程中,发现人们的血气盛衰是不一样的,对针刺的反应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在进针之前神情就有了变化,精神高度紧张,并对针感有强烈的反应。有的进针后马上就有得气的感觉。有的在出针后才有反应。还有的很不敏感,经过数次针刺才有反应。有的甚至下针后就出现气逆、晕针等不良反应。更有甚者,经过几次针刺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上述六种情况,表现各不相同,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
(原文)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译文)岐伯回答说,重阳类型的人,易于激动,表现为高度敏感,对针感反应很强烈。
(原文)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
(译文)黄帝问,何谓重阳类型的人?
(原文)岐伯曰:重阳之人,熇熇(hè hè火热炽盛)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
(译文)岐伯答道,重阳类型人的神气禀性如同火一样轰轰烈烈,精力充沛,说话爽朗流利,趾高气扬。因为这种人的心肺脏气有余,功能旺盛,阳气充盛滑利而易发越激扬,所以他的神情易于激动而对针刺反应强烈。
(原文)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
(译文)黄帝问,有些重阳类型的人,神情并不易激动,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文)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
(译文)岐伯回答说,这种人虽然阳气炽盛,但阴气也盛,阳中有阴。
(原文)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者也。
(译文)黄帝又问,怎么知道这种人阳中有阴呢?
(原文)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译文)岐伯答道,多阳的人情绪高涨,精神愉快,常喜形于色。多阴则精神抑郁,心情紧张,经常恼怒不快,好发脾气,但很容易缓解,根据上述特点说明这种人阳中有阴。所以阳为阴滞,阴阳离合困难,神气就不易激动,反应也不那么强烈。
(原文)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
(译文)黄帝问,有的患者对针刺很敏感,下针后很快得气,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文)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译文)岐伯答道,这是因为人的阴阳均衡协调,气血濡润和畅,所以进针以后就很快出现得气的反应。
(原文)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
(译文)黄帝又问,有的人在起针以后,才出现反应,其内在的机制是什么呢?
(原文)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译文)岐伯回答说,因为这种人多阴而少阳,阴的性质主沉降,阳的性质主升浮,阴偏盛则沉潜敛藏占优势,所以针刺时反应迟缓,当出针以后,阳气随其针而上浮,才出现反应。
(原文)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
(译文)黄帝问,经过几次针刺治疗才出现反应,是什么道理呢?
(原文)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译文)岐伯答道,这是因为这种人多阴而少阳,其气机沉潜至深,反应低下而气难至,对针刺极不敏感,所以通过几次针刺后才出现反应。
(原文)黄帝曰: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
(译文)黄帝问,有的人刚刚进针即出现气逆晕针的不良反应,这是什么道理?
(原文)岐伯曰: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麤([cū] 意同“粗”,此指技术粗糙)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译文)岐伯答道,进针后出现气逆晕针的不良反应,还有经过多次针刺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恶化者,并不是患者的体质阴阳偏盛偏衰,以及气机的升浮沉降造成的,都是因为医生本身技术不高明,是治疗上的失误,与患者的形气体质无关。
网文摘要
针刺的主要目的是通经络,换言之,针刺在某个穴位上,医者会有得气的感觉,实际上,是因为针刺入皮下,将周围的气血吸过来所致。
关于得气,是这样解释的:实际是经络的气血集中在被针灸的穴位处的一种表现。气血在经络中运行,通常按照五十营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气血的高潮28分钟出现一次,其他时间处于低潮。当患病的时候则可能在某些经络中打乱这种运行规律,或使气血运行量减少。
通过针灸的方法使穴位得到振奋,发挥自我改善功能,使气血向穴位处集聚,穴位出现明显调动和调整经络中的气血运行的能力,这时穴位就处于得气状态。所以得气首先是穴位的振奋。穴位要达到振奋状态,就得有气血的集聚,有了气血的集聚,穴位的感觉和活动能力就会增强。
文源:罾事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