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忠丨桃花依旧笑春风
阳春三月,柳绿花红,万物复苏,正是携一家老小出门踏青的最佳时节,更是文人墨客走近自然、拥抱春天的理想时刻,旧时古人曾以清明为踏青节,春秋时期曾点以追求大自然情趣为志向,而备受其师孔圣人的欣赏。其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被千古传诵。现代人更是对踏青情有独钟,成为大众生活的时尚和追求。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恰逢田甸园民俗生态旅游度假村在清明佳节举办第二届桃花节,《莒州文苑》编辑部作为协办单位应邀参加,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又岂能错过。于是我率40余人的采风团和来自远方的文友,再次来到浮来山南麓的田甸园。参加盛大的桃花节开幕式,观赏盛开的万亩桃花。
清明节的早晨,天空中飘起了丝丝细雨,平添了几分凉意,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参加开幕式和赏花的热情。雨雾中,花开正时,更有一番别样的心境。晏几道词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景象,道出了多少人的情意缠绵。
开幕式庆典精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淅淅沥沥的细雨像醉人的恋曲萦绕在耳畔,催我离席游园。
走进田甸园,万亩桃花,漫山红遍,争妍斗奇,像是一片片胭脂,又如一团团云霞,映照着充满生机的大地,蔚为壮观,用她灿烂的笑脸迎接着远方的客人。情窦初开的小伙在万亩桃花的海洋中穿梭,欢快中尽享花香的惬意和浪漫。青春涌动的姑娘贴近桃花,分别妖娆,让人柔肠百结,一场美丽的邂逅在这里萌发。
桃花,古往今来,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她是春天的象征,是生命的象征,是长寿的象征,更是爱情的象征。
从李白的“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到苏轼的“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从王维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到唐伯虎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这些经典优美的诗句赋予了桃花更多的意境情怀和文化内涵。
漫步田甸园穿行桃花间,我又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千年前的那片桃园,见证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那流传千古的庄严一拜。我也似看到了杨幂和赵又廷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白浅(青丘帝姬)和夜华(九重天太子)的三生爱恨,三世纠葛的绝美仙恋故事。“三月春盛,烟烟霞霞,灼灼桃花虽有十里,取一朵放在心上,足矣。”“有些爱,藏在嘴里,挂在心尖,浮生若梦,情如流水,爱似桃花……”这些,又给这片桃林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
亚里士多德说过:“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春不语,却能催醒百花;花不语,却能醉人心田。阳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为它能让人的心情在此刻绽放。现代人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若能忙中偶然偷闲,闲中偶然习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
清风拂袖过,弦音抚琴生。人生有时也需要一些闲趣,走向自然,走向绿色的田园,享受它独特的风采。田甸园虽没有崇山峻岭的险峻,却不失一个览胜观景的好去处;虽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却有潺潺的小溪和清澈的池塘;虽没有皇家园林的非凡气派,却有山水相间的灵秀剔透。当你走出污染浑浊的城市,步入碧草连天、白云飘逸的田甸园,聆听着乡村的鸟语蝉鸣和鸡鸣狗叫,观赏着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和小溪水面上翻飞的蜻蜓,以及那些缠绵的鸳鸯和野鸭……这些足以让久居城市的人如痴如醉,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人间天堂。就像我小时候向往城市一样,未来的乡村将会是城市人向往的地方。
春至百花开,黄莺啼柳上。接近大自然,牛顿看苹果落地而发现了地心引力的故事。对于科学家,对于诗人,大自然都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所以有人宁可遁迹山林,享受那清风明月,“侣鱼虾而友麋鹿”,过那悠闲隐逸的生活。诗人济濨宁愿长时间的守着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为那是人间至乐。嵇康在大树底下扬锤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一生中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有人说过,“不将脚跟和手指钻进苔藓陡岸的人,不知道水和日光会使它发出怎样奇妙的香味”。诚然,我们处在一个有着太多意欲、太多信息、太多理论的时代,我们缺少的恰恰是心灵和精神的彻悟。
近几年流行一个很大的话题叫“你幸福吗?”什么是幸福?我想幸福可能是一瞬间,片刻间或某一时段,因为它是一种感觉。积学修德可被看成幸福,饱食暖衣也可被看成幸福。然而,我想,人之所以高贵于禽兽者在他的心灵。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有无价值,就看他对于心灵或精神生活的努力和成就的大小。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占有了什么,而在于从中体悟了什么。倘使我们能够在生命的短暂与存在的永恒之间锻造自我的情感和心灵,便拥有了真正的价值和真实的幸福。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云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怀;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世俗的浮华,在这美丽的田甸园寻求心灵的一片净土,和谐的,怡人的,宁谧的,动人的,深情的,久久回味。身处这里,会让你忆起童年时自己的模样,那绿茸茸的麦田,湉湉的流水,那幽微的花香,那安谧的山村,还有那山间幽雅的情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乡村田园中的诗意栖居是中国人最早的乌托邦理想,而今则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中焕发出生机活力。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描述了一个美好的田园场景:“我们的这种生活,虽然远离尘嚣,却可以听见树木的谈话,溪中的流水便是大好的文章,一石之微,也暗喻着教训。”
史学大家、思想家钱穆先生曾言,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与安定;而城市则是代表着文化、大群与活动。乡里人终需走进城市,城市人终需回归乡村。乡村与城市需要各自的智慧。
朱自清在《匆匆》中写到:“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阴阳交替,春秋代序。不要在匆匆中蹉跎了岁月。偶尔放飞你那遥远而美丽的梦想,走出繁忙,走进乡村,寄情田园,让你的心力体力得以恢复,让自己在宁静和安定中反思与成长。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美丽的田甸园,娇艳的万亩桃花园,游人如织,流连忘返,其乐融融。而我却在这如痴如梦的美境中,思绪万千,独自吟咏起唐代崔护的那首千古绝唱的桃花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 者 简 介
李守忠,又名李首忠、守忠,字润生,号乡民俗子,1965年出生于莒县浮来山镇后官庄村,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曾为中南海特警。自幼喜爱文学,多次在《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中华高歌》、《中国建材报》、《羲之书画报》、《山东电视报》、《齐鲁晚报》、《日照日报》、《今日莒州》、《莒州文苑》等报刊发表文章。现为山东省莒县新城法律事务所主任,日照市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诗学会理事、《行参菩提》作家联盟签约作家、莒泽园文化艺术研究院、书画研究院院长、何乃磊艺术馆馆长、中国《商品与质量》新闻中心特邀记者、《莒州文苑》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