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参菩提】张振营丨行走在水墨画册中
对婺源的向往源自于一册水墨画册,古树老屋,梯田菜花,水牛水车,有些梦里老家的感觉。
进入婺源时已是清晨,山上的薄雾在旭日的照耀下正悄悄退去。青松、翠竹就像刚揭去面纱的少女,脉脉含情地看着我们到来。
婺源的山都不算高,一座山头连着一座山头,山皆青山,看不出一点裸露的土石,路就在山谷里,车行处,一座座山头被拋在身后,迎面看到的又是一座座山头,山头与山头之间都有或大或小的青溪,不时会看到片片水潭,似静似动,更像镜,把村舍和古树修竹映入潭中。那房顶的炊烟袅袅娜娜,飘浮在屋后的竹林上,一对水牛悠然自得地在溪边啃草,一位老汉背个竹篓正往坡上走,他是去采春笋吗?婺源的早晨就这么在氤氲中荡开。
婺源的古村落保护得比较好,随便走进一个村都能看到明清的建筑,甚至还有唐朝宋朝留下的石桥等。
先去的村子叫李坑,这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地方,从写着李坑的牌坊前向村里走去。其实这里离村子还很远,是一大片平平展展的农田,农田里只种着一种植物就是油菜,只可惜我们来得稍晚了几天,满地黄花映日月的景象已经过去,盛开的油菜花正由盛转衰,稀稀疏疏的。正遗憾时,就走到了一片开得正鲜艳的油菜花地边,还好,还有油菜花等着我们到来。一条小路是石板铺的,沿着山边的小河蜿蜒入村。我们在这条石板路上漫步,边走边欣赏路边的油莱花和山景。
河边有座古色古香的小院,叫右坊阁,里边供奉着孔圣人,还有村里所出的达官贵人的情况介绍。门前两棵古树,一棵香樟,树冠高大,枝繁叶茂。一棵茶树,树冠或是被雷击断,或是被大风刮折,可树干上长出的枝条足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棵茶树轻易不会被命运击倒。
河边的大樟树下是码头,不想走路的人可坐上竹排,由船工撑排朔水进村,会是另一番情趣。
村头是四棵古樟树,树下有供行人歇脚的石凳。其中三棵呈三角形簇拥在一起,就像挽着手的三兄弟。另外一棵最粗的樟树与它们保持一段距离,独自站在河边,而身子却倾斜向三兄弟这边,多像慈爱的父亲在看着儿子们玩耍。走到这里的人们都会伸手摸一下这棵弯腰的樟树,说是可以祈福,树腰上被摸得又黑又亮。
九曲十弯的小河把我带入村中,明清古宅沿河而建,石桥、木桥、砖桥连接两岸人家,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亭子、古树,构成美丽的乡村画卷。
一条碧玉般的河,自黛色的崇山峻岭中奔腾而出,静静地流在旷野里。然后在古树参天、草木葳蕤、浓阴匝地的后龙山前转了一个缓弯,河湾之处就是江湾村了。江湾的祠堂记载着江腾两个家簇显赫的历史。
婺源的古村里,祠堂是重要的建筑,每个家族都有,这是一个家族的根,更是我们民族的根。
在婺源,不仅仅是李坑、江湾,其它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也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白墙黛瓦,勾檐斗角,鳞次栉批,依山傍水而建,村旁以小桥流水、九曲回廊点缀,村中一条或数条石板路连接各户。我鞋跟敲打石板发出低沉的回音,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在这天人合一的环境里,仿佛渐渐步入了时光隧道,欣欣然去参加与历史和先哲们的会唔。
江岭也是一定不能错过的,这里是观赏油莱花的最佳去处。从盘山路一直上到山顶,首先惊奇地发现这里怎么会有几户人家。站在这里你会发现,远山如黛,近山青翠,薄薄的云雾在山涧飘荡,山花烂漫,竹林缠绕山脚,竹林以下是层层梯田,从高处延伸到谷底,梯田里是清一色的油莱,花开时节,层层叠叠,簇簇团团,一片金黄世界,山顶的房舍与谷底的房舍遥相呼应,白墙黛瓦在金色的世界里格外醒目。一激动会顺着田埂走进油莱花海里,阵阵花香,沁入肺腑,陶醉得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江岭这地方叫天上人间了。
路边有妇女在卖用油菜花和杜鹃花编织的花环,许多女孩儿买来戴在头上,就像从花海里走出来的花仙子。山下的小吃摊上都在卖一种叫“清明果”的小食品,绿绿的、扁扁的、圆圆的,很是馋人诱人,买了几个刚出笼的,一入口,粘粘的、滑滑的,又甜又香。原来这是用新鲜艾叶捣碎和在糯米里,里边包的馅是大肉和从山上采来的野葱。当地人这是要把春天的气息保存在骨髓里。纯竹笋、烤毛豆腐等等小吃也刺激着我的味蕾。
走在婺源的春天里,河水清清,古樟葱郁,老屋苍桑,村道弯弯,莱花飘香,和风习习,乡音乡味,让我如在梦里。婺源走一回,我想我一定会常常做梦的,婺源会在我的梦里留下痕迹。
作 者 简 介
张振营,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心泉》、《时光里的印痕》散文随笔《幸福读本》等著作,现供职于平顶山市政协。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散文》、《散文选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