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

养猪

□李军

猪,形象不佳,不雅致,少意境,故很少入文。十二生肖外,少有读到过咏叹过猪的诗,或者包含有猪的诗词。

而“家”字,房屋()下有猪(豕),猪就是主体,农业社会,家家都是有猪的。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他养猪的理论基础,一是“穷人要喂猪,富人要读书”,意为养猪是零钱聚整钱,是积攒;二是“养猪不挣钱,看看地里田”,意为养猪是蓄积农家肥料。

养猪的概念是指养很多头,养老母猪,卖小猪。

以前一般人家是一个圆顶猪圈,用铁链扣一头猪,养一年,或者大半年,剩饭杂糠,年底卖猪。而要养猪,就要把猪圈围起来,至少有围栏,再者有围墙,给众多猪一个活动范围,一个自由空间。于是要有“游圈”。

一九八〇年前后,我读小学,农村分田到户,家家有了责任田,我们家从队里分到一头母猪,也从那时家里开始养母猪。我的年龄正合适放猪。

牧童,常指放牛,放羊,有田园气息,有乡野风光。放暑假,我就是放一暑假的猪。

一大早,五六点钟的样子,把猪放出来,吆喝赶撵出庄,到堆坡等开阔地去。庄上各家养猪的,也有类似人物把猪放出来去一地聚集。

太阳露出笑脸,露珠在草间晶莹着,大大小小的猪快乐地的哼哼,奔跑着,释放一夜的慵懒。

水草丰美。沟渠,河坡,大堆,树地,都是放猪的处所。猪也自由跑动,自由选择,或啃草,或撒欢,或喝水,或打斗。

人物有趣。放猪的有少年有老人,年龄悬殊,混杂一起。捉对下五子棋,走羊窝,憋死猫,或者看热闹。有时听老人讲故事,说笑话。看画册,扔砂礓,撇水撇。

常常是猪羊混杂一处,还有牛。猪吃草喝水,牛羊也吃草喝水。猪哼哼唧唧,牛羊哞哞叫唤,黑白相间,也是一道风景。

有时要和猪斗智斗勇。猪没有智慧,却也有脑子,乘人不备,常常过河爬坡跑到临近庄稼地里糟蹋一阵,这就是事故了,被主人家斥责,或者骂街,是很难为情的事情。如果被家里大人知道了,或者被人家找到家里了,自己要被责罚,对养猪人家勤劳致富的声誉有负面影响。

豆子成熟的季节,边玩,边剥青豆。八九点钟,太阳升高了,天热起来了,一起回家,浩浩荡荡,猪羊牛狗。我们兜里已经揣满青豆了。青椒一炒,香辣美味。

边放猪,边逮鱼,那时有水就有鱼。一个小水塘,摸摸找找,总是有三五条鱼。

读初二时,我在街上书店柜台为家里买了一本《怎样养猪》。我们家养猪“发盛”。兄妹们读书,靠的就是养猪收入。“猫三狗四猪五羊六”,说的是牲畜怀孕期的大约时间(月)。猪一般两年下五窝小猪,或多或少,有一窝两三个的,有十五六个的,所以选择到好母猪很重要。村上有一家选择母猪,一次下一只,又留做母猪,三代单传,传为笑话。

母猪要生产的特征就是自己衔草到猪圈里去,很有意味。大人就要守候在猪圈里半夜,为猪接生。一大早,黑黑胖胖的小猪就都依偎在老母猪的旁边了,非常喜人,大人脸上洋溢着喜色,匆匆地磨早就泡好的豆子,给母猪催奶。小孩不得乱说话,乱说乱讲总是要被大人斥责,因为母猪有时生产不顺利,或者小猪生下来后不顺利。如果大人脸色不好看,就意味着不顺,小孩就更不能多言语了。母猪的待遇也要随之下调。

卖猪是收获的日子。小猪满月后,就要劁掉,让它专心生长。两月余,能卖了。猪价一直上涨,一块五一斤,后来到六块一斤,我们家都赶上过,那时同其他物价比较,觉得已经很高了。

卖猪是乐事,也是苦事。乐事,结束后总能得到一点奖励,凉鞋,裤头,汗衫,馓子,油条;苦事,因为要看管,混乱不堪,集市猪行里人喊猪叫,猪被逮被捆扎惊吓,乱跑乱窜,我们不能让猪跑丢,所以要集中注意力,不能认错了,猪跑了要跟着撵回来。因为我平时放得多,熟悉猪,所以有资格跟着卖猪,得心应手。

小猪一路有拉撒,所以路上还要不断给小猪喂食,保持体重,因为卖猪卖的就是重量啊。一般都是豆饼之类好食料。记得在三庄街那次卖猪,猪价好,卖得也快。那天,姨父、堂舅来我们家走亲戚,因家中无人找到街上来,与父亲在街上饭店小酌了几杯。暮春,有水萝卜下酒,印象很深。

母猪打窝,一般到猪场去,要起大早,我也常常跟大人一起去。夜色沉沉,与父亲一同走在去猪场的路上,困顿不堪。有时一次不成,还要隔几天再去一次。

“乍喂小猪筛细糠”,意思是做事情刚开始很仔细,后来就粗糙了。才买来的小猪,精心喂养,端着捧着,过上一阶段,没有了耐心,踢打责骂,棍砸砖掼。

九十年代中期,兴起养猪热,统一盖保温猪圈,一律瓦屋,政府补贴,猪过上一段好日子。不过猪价过山车一般,起伏跌宕。现在,村里养猪的人家很少,有猪圈,里面没有猪,放些杂物。

前年看到一本台历,国画内容,题材是猪,喜出望外,索要收藏。毕竟猪入画的少。

南北朝诗人沈炯的《十二属相诗》“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狗超出尘世之外,猪目光短浅),将猪与狗的特征描绘得惟妙惟肖。朱熹写的十二生肖诗中写狗与猪:“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诗里句间充满了生活气息。

猪主要是用来吃的。云贵川一带农村现在还有年终杀猪的年俗。学生或家长表示对山区支教老师的尊敬,邀请老师去他家吃饭,会说“今天我家杀猪”。杀猪,春节的一个部分,一支序曲,请杀猪匠,请客,腌制腊肉,烟熏火烤,挂在房梁灶间,满院温暖的农家的年的气息。

猪浑身是宝。猪头肉,下酒好菜。猪耳朵,菜中上品,嘎嘣脆,满口香;猪口条,香,筋道。猪尾巴,人称“节节香”。炒肥肠,炒猪肝。猪蹄子,猪蹄髈,炒肉丝,炒猪腰子,猪肚肺汤。猪油炒菜最香。

灌汤包好吃,原先大家都奇怪,汤包里的汤是怎么包进去的,后来知道,是猪皮熬制的皮冻,包在里面是固体,蒸熟了,里面的皮冻化开,成汤了。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子,东坡肘子,无锡酱排骨,南京香肠,天津狗不理包子,无数名吃都与猪有关。

毛主席爱吃红烧肉,尽人皆知。红烧肉烧好,有其三:甜、烂、烫。

以前,经济比较困难,养了半年的猪病死了,大家都舍不得扔掉,于是一条庄子上的人都来“吃晦气”——大家都来吃,每家赞助两块钱。环境不同,猪饲料有别,可能那时即使是病猪,吃了也无大碍;今天,即使是健康猪,大家还有惧怕心理。

学校用食堂的剩饭养猪,学生等于有“股份”。于是年底学校杀猪分给老师做福利时,学生也有一次猪肉大烩菜,杀猪声起,校园飘香,听课也带劲。中午,一人一碗,汤汤水水,有肉三五块,这次第,怎一个香字了得?记得一个班级有一人,看到汤桶有一只猪腿骨,顾不得斯文,也不怕烫手,直接下手到汤里拿,往自己饭盒了一放,一溜烟狂奔。

感怀日月,也是感怀猪。

李军,一九六九年生,男,江苏泗阳人,中国第四届“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人物”提名、中国首届平遥“清风正气”原创微电影奖获得者、江苏省统战部第九第十期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重庆大学培训班学员、盐城师范学院宿迁校友会副会长、宿迁唐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二〇〇〇年获得全国教育院报报告文学奖;二〇一二年获得全国《小说选刊》奖。二〇一三年有文集《变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