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最忆过年鞭炮声/杨树林
孩提时代的年,对每个人来说都难以忘怀,时间越久,思念越长。如今一想起来,就浓了情怀,好似听到了儿时岁月的律动,耳边回荡了童年时过年那清脆的鞭炮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和一群小伙伴们,也是在算不准那一天是年的倒计时中数着日子盼年的。那种急于过年的心萌动着兴奋和冲动,一天内甚至向大人们求证过多次,生怕记错了过年的时日。还有那除夕的二十九和三十,真的成了心中的一块疑团,说不清,道不明。我们小伙伴们也争论不休,真想除夕都定二十九,总的感觉儿时的年来的就是慢。
也许是天性使然吧,每年只要腊八节一过,村里就有小伙伴们开始放鞭。一听到鞭筒的响声,我们都按捺不住那颗好奇和贪玩的心,心里直痒痒,恨不能马上就拥有一兜红红的鞭筒或摔炮之类的东西。但不到两天时间,差不多都弄到了自己心爱的鞭炮,你一声,我一响地加入了放鞭的行列。
当年我们一群中,若是谁过年没有自己的鞭炮,或是家中确实没钱买不起,那在伙伴中是相当没有面子的。当年我过年惦记鞭炮的心思甚至还超过吃喝穿戴。那时过年有无新衣和好吃的东西,仅从大人的举动中就看的清清楚楚,如若穿不上新衣自有穿不上的家境,就是想要也都被大人们哄住了。有时大人们许诺一毛钱的买鞭钱,都又找回了满足和快乐。假如过年没添新衣裳,兜里再没有鞭炮,那滋味是不好受的。只要家中没有大的灾难,大人们多多少少都要让男孩们玩上鞭炮的。
每年小村最为热闹和忙碌的日子,是腊月二十以后的几天。正当大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制作和安排过年食材物品之时,我们趁着人多就闹着向大人们要钱买鞭买炮,用人人都知晓的伎俩威逼父母给钱,碍于人多,父母们一个个就都给了,这一招年年用,年年行。父母若给上一毛钱,就能买上一挂一百响的小鞭,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拆解成个。这时我们衣兜里大都藏着鞭筒、摔炮、砸炮、拉炮,人人都以各自揣有的东西而骄傲,一有机会就在一起摆弄出响声。依山而驻的村庄,一声鞭响就回声嘹亮,震荡全村,那真是,年未到,味已浓。夸张地说,乡间的年是一群群小孩盼来的,一声声鞭炮催来的。
乡间过年鞭炮声的序幕,是从孩子们那零星的放鞭声中拉开的,真正达到高潮的是从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开始,依次是大年三十、大年初一、破五和正月十五。家家户户的鞭炮声,一波波一阵阵,使整个山间小村余音袅袅,回声阵阵,山崖通灵有声,山间生趣昂然。伟岸的山,陡峭的崖,也在为过年添威助阵,好似阵阵鞭炮声都被山崖、峭壁、沟壑录住了一样,有多少声响,就有多少回音,声声拖拽、声声互动、声声叠加。过年的喜庆使寂静的山也平添了几分灵气。
过去乡间过年放鞭炮讲究很多,从传说到现实,老人们都有一套朴素的经验之谈,并针对小孩们放鞭也画出了不可逾越的红线,那就是不能在大人们敬神时燃放鞭筒,否则大不敬。那些道理讲起来绘声绘色,让人顿生敬畏,但都离不开求个好兆头和平平安安的美好寓意。回首过往的春节,心里如有一股温润与灵透在里边。从古至今,我们的祖祖辈辈也都把春节作为主要节日,而烘托这个节日氛围的鞭炮,在人们的心目中无疑显得更加重要。一声响彻云霄的两响炮,在提振节日氛围和韵味的同时,也为来年的运势增强了几分信心和勇气。其实,传统的过年放鞭炮不是毫无节制的大鸣大放,也不是放的越多越好,而是一项隆重的祭拜活动,有着祖祖辈辈长期形成的固化模式和秘而不宣的精神层面。蕴含着老祖宗的根,中华文化的脉,炎黄子孙的香火,还有那绵延千年的乡愁在里边。
就说大年初一的放鞭炮,乡间的老人常说,三声炮,神请到。村里年长的有心人,从大年初一子时就开始摆供烧香了,满满的一桌供品或摆在院中,或放在当屋,从第一炉香开始,三声炮响寓示请来了诸位全神和天地众神,每烧完一炉香,更换另一炉香时再放一阵炮,待三炉香烧完,才开始放鞭烧纸,最后一挂鞭响完,大都再放三声炮,就算完成了大年初一祈福迎祥的跪拜程序。大人们虔诚的举止,还有庄重和威严,把当时过年的氛围裹得神神秘秘的。放炮、放鞭、烧香、跪拜等一招一式都循规蹈矩,好似整个节日神灵和祖宗都在关注着一样,藏着玄机掖着神秘,只要心诚和笃信,神灵就会指点来年日子红火的迷津,就能跨越时空,保佑全家平安和五谷丰登。看来人们感恩天地,崇尚美好生活的心愿是过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当年,父母及乡亲们过年的心情并不轻松,不管当年景况如何,都会坦然面对,收拢起所有复杂心境和未尽心愿,把日子的美好和希望都寄托在来年。这种祈盼都有只能会意,不可言传的味道在里面,并也都在大年初一的跪拜中默默许下了各自美好的心愿。而少不更事的我们那有大人们的心思,一股脑儿地进入了过年的欢喜和狂奔。既惦记着自家的鞭炮,又奔跑着去抢拾邻居的鞭筒,一听那家鞭响,也都一齐冲向那里争相抢拾。每当拾到一个带稔或一段未燃完的鞭筒,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如获至宝。现在想想,儿时过年的快乐就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得到了倾情释放。我和一群小伙伴们联袂上演的抢鞭炮,放鞭炮的这段经历,真是儿时的独享,直到今天都历历在目。这一幕是春节少儿档,是节日连续剧,这一幕代代在乡间上演,可为久演不衰,辈辈接续。
记忆中儿时的大年初一,好似雪天雪地的天气特别多,好不容易盼来的年,要么积雪未化,要么除夕下大,大年初一早上穿新衣时,面对母亲的叮咛,还暗自发誓决不弄脏弄烂,但经不住鞭炮声声的诱惑,往往在嬉戏打闹之中还没过中午,身上的新衣就被鞭炮烧的七洞八眼,或是满身的泥点污渍。后悔之余,心里就想,啥时候过年能做两身新衣裳,兜里有满满的鞭筒,该有多好啊!这也许就是当年的幸福感和最想达到的幸福指数吧。
回首过往的岁月,转眼间已成尘封。儿时过年放鞭炮的情丝和缺憾,永远定格在了美好的回忆中,流淌在梦里。所有的往事只要回味起来,仍鲜活有味,年味十足。是啊!儿时过年的这些点点滴滴,充满快乐和幸福,纯真和温馨,芳香了我的整个童年的岁月。那是用清澈的灵魂,走过的最清澈的时光,是我人生岁月中最美年华里盛开的一束灿烂的花。它静美地开在家乡的热土上,绽放在单纯的心愿里,快乐在幼小的心灵里。如今,每每过年我都灵魂出窍般的回到从前,回到故乡,回到那安放初心和灵魂的家园。愿儿时的这段美好记忆永驻心田,并在岁月的旅途中永飘弥久清香。
作 者 简 介
杨树林,男,生于1963年7月,现在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政府工作。长期从事文秘工作,汝州市作协会员,热爱文学和阅读。1986年以来,先后在报刊、杂志、网络发表通讯、散文、散文诗、小小说等。
重要通知:根据广大作者的要求,【“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延长一个月,至农历的正月二十(即2018年3月7日)截稿;统计期为10天,至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3月18日)出奖!
评选办法: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进行评选;获项作品领取证书和奖品后,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投稿信箱为“289341034@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春节的味道”有奖征文。
行参菩提·“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