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流派功过说(二)流派是以美为特征的文化创造与积累
中国京剧在世界艺术体系中是个“怪胎”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品种具有那么多流派:它们各具形态、各存风格、各含精神、各有走向, 严谨规范, 成为精美完整的典范“样式” 。它是创始者的创造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是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的最高表现, 中国京剧之精华大多体现在各个流派的独特风格之中。
任何一个流派的创造者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创造能力。创始者的艺术积累与艺术个性, 成为流派构成的文化母体和生命本源。具体地说, 创始者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天赋条件。即生理特征, 包括嗓音、身体、形象、魅力;二、艺术感觉, 包括气质、个性、性致、心理及美学追求;三、人文精神, 包括文化素养, 创造意识, 审美风气及时代精神。
流派的创造者是流派的主要载体, 出色的传承者也是流派的重要载体, 观众就是通过这些“载体” , 来甄别与鉴赏流派艺术的。一般地说, 京剧流派是由创始者、传承者、鉴赏者、评论者共同完成的。他们是一个完整的创造群体。
每一个流派都是京剧艺术风格特色的一种“定格” 。每一个流派都是具有个性特征的“审美自足体”(自我完整的审美体系)。而作为组成部分的唱腔、念白、化妆、表演、音乐伴奏, 也都可以成为单独的“审美对象” 。每一个流派都强烈地表现着各自的美学特征。而这些又很难在其他流派中找到它的“对等风格”或“恒等模式” 。换言之, 不同流派的赏析中, 甚至存在难于达到共识的差异。但它们在长期共存中, 通过各种途径多元互补, 互相吸纳、互相交融、互相影响、互相竞争, 以各自独立的特色风格, 共同存在于京剧舞台。同时, 流派风格(个性风格)始终没有离开时代风格(共性风格), 它们都打上时代的烙印, 体现着时代风采。
流派代表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规范, 它尽情地诠释着京剧文化的多元性, 成为生旦净丑表演体系的杰出代表。体现着一种从不固步自封, 紧随时代前进的革新精神。它真正地向我们揭示出“独特风格”与“创造实践”的内在意义。
流派的存在形态与文化特征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 所以我们不能只从流派的艺术风格, 基本特征等表面形式做简约的区分。我们要对流派进行充分的个性把握和文化定位, 就必须对京剧流派从历史到现实进行一次整体的审视、一次科学的内省与反思、一次更系统、更为理性的文化变革。从更本质的意义上, 对流派的文化形态及审美构成做出规律性的阐述, 使我们更加接近中国戏曲美学结构的内核与本质。因此, 我们必须站在更高度的学术立场, 动态地、多元地、立体地推进流派的文化研究, 调正流派艺术发的现代走向。
流派是京剧文化的综合体现。每个流派确立了属于自己的, 相对成熟的稳定的戏剧文化内涵。所以对流派进行感性扬弃与理性抉择, 并在中国民族文化领域中对流派进行更高层次的文化定位, 就是在寻找京剧艺术总体发展的“精神导向”和新的“生存方式” 。
流派作为艺术创造实践的文化行为, 作为京剧艺术发展标志性的文化形态, 它们的创作个性集中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实美(时代美)的独特感受和认识;一是独特的表现方法, 即艺术构思的独特性与艺术传达的独特性。从流派的艺术本质上看,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表演风格的类型化, 而是京剧艺术构成的质的变化。如果从文化意义上来确立它的基本形态, 流派应该是一种学派(不同于文艺学的流派)。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艺术主张、创造方法、文化精神及其发展着的美学规律。
流派的外在形式是表现手段的物化形态, 是五功四法的具体化、具象化, 基本上属于形式美的范畴。它是由“唱念做打”组成的外饰部分。是流派三个层次(综合层次、程式层次、典型层次)中最活跃的层次。流派的内在形式是流派美的内在规律的哲学根源和社会心理。流派是戏曲文化的一种个性形态,它的文化基调、文化色彩、文化品味、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是流派内在形式的总体构成。
流派的审美焦点是“听腔” 、“看戏” , 这种传统的、中国特色的审美方式铸成了京剧流派的“玩赏品格” , “既看戏又赏艺” 是流派外在形式的两种格局。
文化具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承袭性结构,一种是创造性结构。流派既是前者又是后者。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流派是从京剧艺术本体中分离出来的、以独特的形式与品格存在着的动态结构。它遵循自身规律演进而成为多风格、多类别、多层次的复杂的艺术群落, 并且超越京剧艺术本体而升华到文化的价值系统。
流派是以美为特征的文化创造与积累;是创始者艺术风格个性化的指向发展;是艺术家们文化观念和艺术情感物态化的产物。
流派的创造首先是求得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在有限容量中的内涵与外延的无限扩展。京剧发展到今天, 流派以其相对完整的内容和形式充分体现着“体用兼”的美学特征。
流派, 这个曾经被用来诠释中华优秀民族文化重要课题的东方艺术典型, 是“流”而不是“源” 。它同样面临着解体与重构、继承与发展的系统工作。当代京剧艺术的发展,呈现复旧化、趋同化, 京剧流派已经走向“雕琢” 、“守成” 、“宗派” 、“功利”的传承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