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最常见的跳槽理由:“我也不想跳槽,可是上一家公司倒闭了”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自带“克公司”体质,去哪个公司入职,没多久公司就黄了,堪称“公司冥灯”的人?
我有个朋友小吴就是这种。
他的职场经历是这样的:
95年出生的他今年26岁,工作经验四年。
刚毕业那年,因为一些原因错过了校招,只好自己投简历找工作。
因为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大公司进不去,最后找了一家30多人规模的游戏公司。
那时小吴的职位是“产品运营”,主要负责公司产品的宣传,管理一些用户群什么的。
这家公司在他入职8个月之后就倒I闭了……
原因是这家公司基本上没有自己开发的游戏,全都是抄袭别人的,看什么火,就马上做一个山寨的。
这样的公司自然长久不了。
然后去了第二家公司,这家公司是做网店的,主要卖一些土特产、零食等等。
好像当时是因为某纪录片带火了一个很小众的食品,但那也只是一阵风,本身那个零食并不怎么好吃。
他在那家公司也是运营,除了之前做过的工作之外,还要负责写软文等等,比上一家公司还辛苦。
这家公司也就待了不到一年关门了。
无奈小吴又开始找工作……
第三家公司是一个规模稍大的公司,有三百多人,据说盈利非常好,公司富的流油。
老板拥有两家公司,都在一个写字楼里办公。
当时他想,这么大的公司,而且经营状况这么好,肯定不能说倒就倒吧。
好的,怕什么来什么。
他入职这家公司6个月之后,成功地把这家公司也干倒I闭了。
不过这不能全赖他,因为——这家公司是做教培的……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不是自己辞职的,如果是因为公司黄了而被辞职,可以拿到补偿呀,也不亏。
关键是,小吴同学每次的工作经历都不满一年,也没有多少补偿可以拿……
距离他从上一家教培公司辞职已经三个月了,现在他还没找到工作,正在投简历面试中。
他说:
“现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面试官,人家一看我这工作经验,都把我当瘟I神……”
想想也是,换做小编是面试官,看到他的工作经历,估计也会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觉得蛮有道理的:
“但凡一份工作还能做下去,谁愿意颠沛流离找工作?
不要总是怪我们九零后、九五后工作没有耐性,频繁跳槽,你以为我们愿意啊?
我们有耐性可是架不住公司黄了啊。”
为什么现在公司这么容易倒,特别是创业公司?
有如下5个主要原因,大家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所在的公司有中的没。
第一:房租、人力等公司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小编有个开自媒体公司的老板诉苦道:
“现在房租和人工越来越贵,来年我准备把办公室退租,以后让我的员工居家办公了。”
像这种自媒体公司的员工,工作内容基本上以打字为主,网络会议也很方便,还真是有可行性的。
不过也足以说明,开公司房租是多么贵,当然人力成本也是逐年提升的。
招聘新员工的成本越来越高了,几年前四五千招一个员工,现在得七八千了。
第二:公司老板不善于经营,不懂用人。
前几年互联网行业比较兴盛,很多大厂的程序员,拿到一些投I资之后就自立门户开公司了。
但很多程序员出身的人,他写代码的能力的确是一流的,但开公司和写代码是两回事。
开公司不仅需要一个好的产品来支撑,还需要运营、商务等等各个环节。
有些程序员出身的公司老板,只会写代码但不善言谈、不善交际也不懂用人,可能公司一开始还行,但后来慢慢就衰败了。
第三,受郑策影响,公司的存亡只在一句话。
就比如本文开头的案例里的主人公小吴,他去的第三家公司,规模几百人,按理说是个不错的公司了。
但这个行业受郑策影响比较大,行业本身一旦产生了系统性的变动,容易“全军覆没”,这个行业里的从业者自然是覆巢之下无完卵,都得重新找工作了。
第四,公司找不到盈利模式。
有些公司的老板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心中有理想,有愿景,有想要实现的目标,于是就开公司了。
但是公司运转是需要钱的,再好的理想也得有经济支撑才行。
如果这个公司整天只谈情怀,只谈愿景,但是公司找不到盈利模式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是把钱烧光,公司关门,然后连老板自己都得出去打工了。
第五,公司主要业务是一个“伪需求”。
小编见过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开口就是“我有个前无古人的绝妙idea,谁要是把我这个idea实现了谁肯定发财”。
很多创业者往往把“创意”二字看得太重,实际上创意其实一点也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创意之后的“执行”。
很多人一拍脑袋就是“创意”、就是“需求”,可到现实中却发现,根本没人买他的帐,需求也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伪需求”而已。
如果仅仅凭借一个脑海中空想的“需求”而匆忙成立了公司,结果就是很快黄掉。
讨论
以上五条容易引起公司倒I闭的理由,你公司有中的吗,中了几条?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