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兰花的顶级花盆——沈渊如的兰盆(紫砂)
一对,直径24厘米,高12.5厘米,全美品,杨细春制,有“渊庐”,“丁亥”印款,沈荫椿先生(美籍华人,江南兰王沈渊如之子,《兰花》、《微型盆景》二书作者)回忆:沈渊如春兰蕙兰盆均系沈渊如亲自设计绘图,在宜兴丁山寻找适合泥料,多方选择,只有杨细春尚有最后一批段泥料(这种泥料在紫砂泥料中透水透气性更强些,更适合养植兰花),故向杨订制
就养兰的泥,就要去山上采山泥,山泥以黑为好,也价值不菲。
沈渊如定制的兰花盆
沈渊如种花的紫砂盆,就有时大彬高徒李仲芳的自然树根盆、欧其位的盂型盆、徐友泉盆、陈文居的方盆等。
盆底钤有“渊庐”、“丁亥”
“杨细春制”印
沈家的普通兰花盆都是沈渊如设计定制,出自宜兴杨细春,盆底或盆脚钤有“渊庐”、“丁亥”、“杨细春制”三枚印章。沈氏春兰盆采用老段泥,底为锅底形、大底孔、高脚,其盆素面无饰,简朴无华,其春兰盆底孔边簿近如蛋壳,盆体虽大但重量相对较轻,有“蛋壳盆”之称;蕙兰盆底孔径占盆底径一半,十分有利兰花沥水透气。后来仿制工艺很难达到。
沈家专门用来摆放兰花的红木花架各种形式数不胜数,每到兰展,惊艳异常。
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沈宅后院的“千兰堂”便时常举办私家兰展——春季举办春兰展,夏初兴趣办夏兰展,间以山茶、杜鹃点缀。
荣德生每年都会来沈家赏兰。荣德生过世前,还曾向沈渊如要了一支兰花,还写了张借条。
朱德赏兰
朱德也曾先后两次来此会过沈渊如,两人互赠兰花,交流兰艺。
前辈托孤神品“西神梅”
苏州沧浪亭兰展
当年荣文卿看到西神梅,,百般商讨,未能买下。荣文卿痴心不改,第二年再次见西神梅已形容憔悴。荣文卿仍以重金买下,视此花为兰中至宝,决不轻易示人。后来有人串通花匠将此花盗去,荣氏百般无奈,告知官府。荣文卿当时乃无锡大户,官府接状后十分重视,立即差人查找。时隔半年后,所幸于吴县乡间查获,物归原主。将盗花人捕获,并打断了盗花人一条腿。盗花人竟以偷一盆花打折一条腿为由,要荣氏赔偿,但要的不是钱,而是要分半盆“西神梅”。
春兰宋梅
后来荣文卿将“西神梅”以十根金条割爱于杨干卿,杨干卿先生视为家中珍宝,只独赏,不示人。杨干卿晚年时,自知天命不长,跟他儿子说:
“此兰是我一生最爱,可惜你不会养护,我死后,可将其送于沈渊如先生。”
其子便尊嘱相送。
沈渊如得西神梅后,经精心护养、繁衍,所植“西神”竟多达数十盆。有一年在沈家举办兰展时,“西神”竟有二十四盆同时放花。可见他对此种的珍爱。
名花遭贱卖,痛不欲生
十年动乱期间,沈渊如自然也未能幸免。有关兰花、兰展的许多资料、照片被撕毁焚烧,沈宅遭到查封,沈渊如游街陪斗,精神肉体备受折磨。即便如此,夜深人静之时,沈家父子还是冒风险潜回沈宅,把多年积累的重要资料“偷”了出来。
沈渊如培育的春兰冠蝶
“沈宅的围墙很高,有六尺多高。我当时是踩着父亲的肩膀攀着围墙,沿着家里那棵葡萄树进去的。”
没人能体会沈荫椿与父亲当时的心情,但那样的场景,想来却总是让人心情沉重的。
为避免兰蕙遭到红卫兵抄砸的厄运,他将多年所藏大部分兰花珍品捐赠给了政府。未曾想,三年后,这些兰花竟然在南禅寺以蕙花每盆3元、春兰每盆2元的廉价“拍卖”。一生爱兰如命的沈渊如见此情景,精神备受打击。他常常呆立在遍地残盆荒芜的空院中,黯然神伤,郁郁终日,最终痴呆卧床不起。那株“胜利大荷”也在此次“拍卖”中不知去向。
当时沈荫椿在无锡水产公司、水果仓库做搬运工,从早班到中班到晚班,他一刻不停地干着,只为了能多赚十元的加班费,多抢两盆被“拍卖”的兰花回来。
当时,沈家的生活相当拮据,最艰难的时候就靠沈宅里的那棵葡萄树维持生计。那株葡萄品种名为“甲川三尺”,主茎有碗口粗,结出的果实是长长的一大串,口感似蜜,带有玫瑰香。无锡三阳那儿有个老王,看沈家日子难过,便高价收购“甲川三尺”。沈荫椿一直心怀感激。
兰花拍卖回忆
无锡的钱仲甫先生早年在沈渊如先生手中购买过兰花。钱先生回忆:“1962年至1964年,他亲手引自沈渊如先生的就有'涵碧’、'关顶’、'崔梅’、'荣梅’等,当时是12-13块钱每筒草。”
沈渊如留下的兰花
1968年当地园林处在无锡南门廉价拍卖,无锡市的张洁云(张浩荣)知其兰皆名贵之种,并得知李梦菊了解盆底编码的实名,至兰场对号得“西神”、“宋梅”、“万字”、“杨荷素”、“蝴蝶”等,百般挑拣未得“绿云”,甚为憾事。
朱德总司令来无锡看望兰王沈渊如时,下榻无锡太湖饭店,兰王沈渊如用军用卡车将兰花运至朱德下榻处,其中就有一盆当时极其珍贵的绿云。朱德看后爱不释手,其警卫人员便对沈说:朱总司令喜欢绿云,能否赠送?沈忍痛割爱。
兰王之魂至今传
春兰汪字
沈渊如一生最爱“汪字”,临死时手里还捧着最心爱的“汪字”,他一直认为“汪字”花守最好。爱兰一生,最后满地荒凉。那些兰中瑰宝,是国粹啊,现在却两三元钱连盆任人挑选。老人家终于患中风,失智不语,瘫痪病卧五年,在1978年2月1日早晨病殁。沈渊如给以儿子留下了“不要种兰花”的遗言。
沈荫椿在无锡兄弟家里的小花园打理父亲留下的杜鹃
沈荫椿转攻缩微盆景获得成功,随着《杜鹃花》、《中国盆栽和盆景艺术》、《世界名贵杜鹃花图鉴》这样一些学术著作的相继亮相,成为国际园艺界的焦点人物。
当今说起无锡兰友总是听到:“你们无锡人真奇怪,有人家卖兰你不买,人家买兰你不卖。”无锡人精于养兰,赏兰的眼光高,不会随便跟风,总是低调,大概是江南兰王留下的传统风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