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出血病证, 多与热与气有关。热伤脉络或气虚不摄或气滞脉阻等因素, 均可导致各种出血。而一些慢性出血, 则多因脾气亏虚, 统摄无权。用补脾摄血、引血归脾等法治疗奏效甚捷。《难经·四十二难》说:“脾主裹血, 温五脏。”脾统血, 即指脾气对血液运行、输布的管辖与制约作用。它包括“藏营化血”“统血”两层意思。藏营化血。《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 取汁变化而赤, 是谓血。”血液源于水谷精微, 化生于中焦脾胃。脾气充足健运, 能够促进血液的正常生化,维持血量充足, 使肝有所藏, 则“目受血而能视, 足受血而能步, 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摄” , 五脏六腑都能行其正常生理功能。统血。血液运行经脉之中, 不致溢于经脉之外, 全赖脾气的统主。脾气健旺, 才能裹护血液循经而行, 内滋五脏六腑, 外养四肢百骸, 环流不息, 奉养周身, 既不溢越脉道, 又不停蓄瘀塞, 是谓气血和调。唐容川说:“脾统血, 血之运行上下, 全赖乎脾。”女子月经, 也赖脾气为之统摄, 陈修园《女科要旨》中说:“虽曰心生血, 肝藏血, 冲任督三脉俱为血海, 为月信之源, 而其统主则惟脾胃。”可见, 胞宫之血也赖脾气为之固摄。脾气健旺, 统摄得宜, 则血循冲任胞宫,月事按时而下。若脾气失其统摄之职, 势必导致血液不循常道而妄行, 出现种种出血病证。湿邪困阻。脾为湿土, 喜燥恶湿。若湿邪太盛, 最易困遏脾阳, 致气机阻滞, 妨碍运化。若脾湿留滞, 可因实致虚, 而出现脾气虚弱、统摄失职的病理变化。饮食所伤。《素问·痹论》指出:“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胜衰论》对此尤有阐发:“饮食不节则胃病… …胃既病, 则脾无所禀受……脾亦从而病焉。”过饥则化源不足, 脾虚气弱;过饱则饮食积滞, 戕伐脾胃, 均可导致统摄无权。忧思伤脾。七情过极或劳倦过度, 耗伤脾气,统摄失宜则血无所归而离经外越。凡此种种, 皆不外脾失统摄而致血不循经。《景岳全书·血证》说:“盖脾统血, 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 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 因而脱陷妄行。”若出血日久, 又可致气虚血滞, 瘀血停蓄, 正血难于归经导致反复出血不止。脾虚失统出血的证候特点, 除见脾气虚弱或脾虚气陷诸表现外, 多见出血反复发作, 经久缠绵, 且血色淡、质稀薄、量或多或少, 或兼白睛红斑, 或皮肤瘀点瘀斑隐约不退等瘀血症象。一面是气虚失血,另一面是血出瘀留, 两者互为因果, 每致出血难止。其发病, 以老人、儿童及妇女平素脾胃虚弱者多见。出血又与热有关, 经脉客热或虚火内生, 均可致热邪迫血妄行。然而, 热邪所致出血, 必定具有邪热迫蒸之象, 如口干、心烦、便秘、溲赤等,且血色鲜红、质粘稠、量多, 来势较急。与气虚失血不难鉴别。程国彭《医学心悟》指出:“若因脾气虚, 不能统血者, 四君子汤加川芎主之。若因思虑伤脾, 不能摄血归经者, 归脾汤。若气血两亏, 血崩不止, 更用十全大补汤……此等症候, 无不由脾气先损… …须令脾气健旺, 后天根本坚固, 乃为可治。”因此, 在治疗脾虚不摄诸血症时, 应以益气摄血为其大法。而益气又含补中与升陷两法:补中即对脾气不足、脾不统血而设, 故宜补中气健脾气, 使之生化、统摄得宜, 血量充足, 血行归经;升陷则是对脾虚气陷、不能摄血而设, 除用补气药外, 尚须配合提升阳气之药, 使气充阳升, 血得固摄。
声明:本文节选自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作者钟天。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删除。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文中涉及所有治法、方剂、药物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员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