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端午节,福州人在哪观龙舟赛,采莲?

文字:孟丰敏

钢笔画:谢新苗

荷叶田田铺江面,席席风动惊飞一行白鹭,采莲伊人湖中似飞燕,照水采莲莲似面,巧笑兮兮难一见。两只莲舟并同行,伊人戏水相斗湿罗衣,归棹江头有人望,去了又回头,教人思起乱了愁。

唐朝闽国皇后陈金凤《乐游曲》

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更红。

波澹澹,水溶溶,如隔荷花路不通。

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

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

旧时端午节的采莲是一个重大的活动:由壮汉抬一尊栩栩如生的木雕龙头,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到各商家门前募捐。上百人组成的游行仪仗队十多米长,到了商户门前舞旗拂尘,同时边敲锣打鼓,边唱福州话的《采莲鼓》歌谣:

手拍锣鼓响连天,端午采莲在街边。一枝蒲艾门前插,竹叶裹粽四角尖……。

这时店家必行待客之礼,除了捐款致谢,还要回馈一些糖果零食给花童、看热闹的孩子们。游行队伍离开时,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围观者不计其数。

福州的龙舟赛与“钓白龙”传说有关,与凭吊屈原有别。传说西汉武帝时,东越王余善反汉,事前在福州城南临江筑台,进行钓白龙活动,争取闽越族群众支持,后世发展为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据说,当时余善命人用木头雕成白龙,浮在台江上,让沿江各部落的健儿驾船夺取。各部落使用的舟楫,有的彩绘为鱼,有的彩绘为虾,均是水族标志。后来余善反汉失败,但钓白龙的习俗却保留下来,并且逐渐转化为龙舟竞渡。

那么,那时的端午节在哪里观赏龙舟赛?站在河边?士夫眷属怎么好站在河边看?岂非有失身份且会引起骚乱。

且说仓山和台江之间的闽江上赛龙舟,哪里作为观景台好呢?仓山区有处观景台就在闽江边的天宁山上的天宁寺内。天宁寺的位置即位于现在的亭下山上。

从仓山亭下山上眺望中洲岛和闽江

天宁寺内有双江台,是当时福州百姓观龙舟竞渡的最佳观景点。清朝诗人谢士骥曾于端午观景时赋诗感慨:“屈原才死李纲亡,此地此时俱断肠。对酒强禁怀古泪,碧栏丹荔又斜阳。”

天宁寺是福州宋元明清时期最著名的寺庙。朱熹和父亲朱松、叔叔朱槔、南宋丞相李刚都曾来此慕名访僧问道或隐居。

天宁山曾是仓山区大名鼎鼎的一座山。《闽书》记载:“天宁台,自横山南渡三桥为天宁山,山有台曰天宁台,俗名盐仓山,又名挂榜山,省会第一案也。”天宁山是当时从城内看城外的第一座山。天宁山靠着闽江风光极佳,因此叫作“第一案”。挂榜山即金榜题名后挂榜处,可知当时中举后的才子均在此第一案山挂榜昭告天下。此山,因此在历史上大名鼎鼎。

宋朝盐仓设在天宁寺内,故而又称作“盐仓山”。到了清中期,盐仓设在泛船浦一带,故而又把天宁山称作“仓前山”。“盐仓山”和“仓前山”虽有一字不同,却说明了不同时期盐仓位置的变化、盐务工作的重要性,和仓山区长期作为港务区的历史。

烟台山的名称则反映了福州在明清两朝遭遇倭患问题的严重性。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在此增设古炮台,雄踞悬崖峭壁之上。1883年,清政府重修了两个露天主炮位,炮口指向闽江口,虎视眈眈地扫视波涛澎湃的闽江。1900年,清政府重修了烟墩山炮台。辛亥革命期间,郑祖荫等同盟支会领导率领的起义军在烟墩处放三声炮响作为攻城信号,与城内清军在于山作战,最后将胜利的旗帜悬挂飘扬在孙道仁的都督府上空。

天宁寺所在的这座山,不同朝代更名多次,先后顺序是天宁山、盐仓山(挂榜山)、烟台山、天安山(天禅山)、仓前山(简称仓山),所以,山上的天宁寺也跟着一起更名多次。如今,本地居民把原天宁寺位置的山头称作亭下山,亭下山上有华南女院。而从亭下山到烟台山公园的整座山,本地百姓今习惯称作烟台山。

天宁寺内有一口大铜钟,清晨寺钟长鸣,钟鸣谷应,佛音缭绕,得名“天宁晓钟”或“天禅晓钟”。与“梅坞冬晴”均为旧时南台(台江和烟台山)十景之一。

南宋,天宁寺来了一位丞相、民族英雄李纲。他于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被贬谪到建瓯,为躲避那里的起义军,携家人于三月中旬抵福州寓居安国寺,六月底迁往天宁山的天宁寺。那时的天宁山树木茂密、人烟稀少。住在天宁寺内的李纲还赋诗《松风堂长篇》,说这里群山环绕,云物增奇峰,旅泊不求安,少憩南台宫。他在松风堂的屋前种了修竹,屋后通有清流。青霞皎月中,他便沉浸在灵丹秘诀妙理的学术探寻中,闲暇时则灌溉寺内的荔枝园,不喜欢城市里“时来车马踪”,所以“逝将选幽僻”,觉得天宁山上“风月应更好,清欢永相同”。

明朝闽中十才子之首的曹学佺来梅坞看琼花时,也曾到天宁寺寻古迹,感叹自己今日独自伫立这松风堂高高的屋宇下,萧然望着古松怀想古人。曹学佺写此诗时可能想不到,他最后会和李纲一样遭遇国亡家恨的事。

明隆武二年(1646年),曹学佺因年迈不能跟随隆武帝亲征收复失地,便捐银万两资助。同年八月,隆武帝亲征失败。清军于当年进入福建,郑芝龙降清,隆武帝在逃亡汀州的途中被俘,绝食而死。九月十七日,清军攻陷福州,次日,曹学佺香汤沐浴,整顿衣冠,在西峰里家中自缢殉国,死前留下绝命联:“生前单管笔,死后一条绳。”

清朝著名诗人黄任来此访友时感慨道:“黄叶南朝地,松风不可寻。双江兴废眼,一榻古今心。”

黄任怀念李纲而发感慨说松风不可寻。这场火灾发生于明崇祯年间,松林、松风堂双江台都烧毁了。清康熙年间,双江台重新修造,诗人叶继荣曾于七夕之夜在双江台宴集诗友,当时此地风光依然旖旎迷人,可惜松风堂则没有恢复旧观,已成桑海,至今此处已成一片荒凉地,历史踪迹一无可寻。

(0)

相关推荐

  • 【每天老照片】-1万-3896-1910年代福州老照片28幅 百年前的福州吉祥山、步行街

    整理了一组1910年代的福州老照片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一览百年前的福州城乡风光和当地独特的人物风貌. 1911-1913年,福州,婚礼上的新娘. 头上顶的是个什么东西那?懂的朋友说说看. 1911-19 ...

  • 清末恶妇煮人案:观此案,足见“妻贤夫少祸”这句老话言之有理

    清末奇案--恶妇煮人案 俗话说: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此言不虚,普天之下,不知多少憨老爷们儿为家为业日夜操劳,非但换不来真心,反倒把明明属于自己的枕头送给了隔壁老王.悲愤交加,怒满胸膛,为此酿成命案 ...

  • 八字带偏印之人的爱情观

    偏印的人聪明伶俐,精明能干,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处事沉着内敛,多思多虑,性情多有神秘的特点.而他们的感情也像他们性格一样,可以用神秘来形容,因为他们的感情常常给人一种是很难触及而又怪异的感觉.现实中 ...

  • 七杀之人的爱情观

    七杀是攻身之物,是十天干阳对阳.阴对阴相克的产物,由于同性相克,其性刚强猛烈无情,造成的破坏是相当大的,易使人性情变得偏激极端,激烈起伏.另一方面,七杀的人占有欲强,喜赢不喜输,虽机智敏锐,有优异的直 ...

  • 正官之人的爱情观

    正官格的人和蔼可亲,品格正直,富有才学与人文涵养,重视道德与人际伦常礼仪,循规道矩,处事态度客观理性,认真负责,从不作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稳重正直是他们的性格,稳定和谐是他们爱情的观点.同时,他 ...

  • 福州人喜欢茉莉花|空中茶摊vol.177《话说茉莉花茶》(十七)3-4

    >>> 空中茶摊 <<<   vol.177 <话说茉莉花茶>(十七) 3-4<福州人喜欢茉莉花> 茉莉花茶喷喷香,闽都文化空中聊,听众朋友 ...

  • 食神之人的爱情观

    食神的人天生仁厚善良,富有同情心,又含蓄保守,聪明敏慧,能力才华俱佳,有着细密和善感的心思,做事有条有理,且不善于与人争斗,有着良好的人缘,所以命局中食神适度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相当温和亲切的性格,这使他 ...

  • 伤官之人的爱情观

    伤官的人在爱情上,大都属于敢于追求.舍得付出的人,表现在一旦爱上对方,就会不断地为对方奉献,关心对方胜过关心自己,有时为了爱情还会抛弃道德伦理,那怕不计一切代价也愿意去争取.这样的精神虽然可佳可赞,但 ...

  • 比肩之人的爱情观

    坚持平等原则是比肩的人的爱情观,但这爱情观并不一定客观和理性,反而往往由于平等原则而闹出不少感情风波.也许在现代社会之中许多人都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其实这个观点是对的,但要相对某一方面来说,如果相对于公 ...

  • 劫财之人的爱情观

    虽然劫财的人外在常常给人一种温和恭维的感觉,但他们的内心永远是寒冷和炎热的交战,有着潜在的本位意识和强烈的占有欲望,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总是忽冷忽热,一会儿对配偶很好,甜言蜜语,斟茶倒水,体贴入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