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评片第24期《动人一景》
每周二晚八点
我们相聚在吞像摄影
﹀
﹀
﹀
>>>>
评片:《动人一景》
主讲:张冰老师
新媒体艺术家,吞像名师。
200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室,在校期间前去日本交流学习,参与策划学校组织的多次国内外的展览活动。多组作品获得国内国际奖项,其中影像装置《窥》系列作品获得IDA国际数码艺术大奖与澳大利亚数码艺术奖北京巡回展金奖。2009年开始创作新媒体跨界作品,作品涵盖图片、影像、装置、雕塑、新媒体等多种表现形式。多组作品被瑞士、法国、美国、日本等国收藏家收藏。
课程详情
各位吞像平台的影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的评片又和大家见面了。看了大家以《动人一景》为题目的作品,什么题材都有,整体水平还是不错的。下面对这些作品逐个讲解。
这张作品还是不错的!人物关系和字是有呼应的,想表达相濡以沫的两个老人一生的经历。如果作者多拍几张,表现两个人相互搀扶,抓拍两个人互动交流的表情,会更好。照片的光影、构图、虚实搭配都不错,技术比较好,很有想法。
这张黑白照片有文艺复兴时期画意的感觉,拍摄角度、光影、构图、画面构成、色调方面都比较不错。如果明暗关系、对比层次后期再调整得精细一点就更好了。可以尝试一些新的输出方法:素描纸打印、银盐效果的、或粗颗粒效果、或铝板上打印,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这张越野车的S型构图比较好,扬起的灰尘、动感、取舍把握的非常好。
这两张是光影的小品,光影、虚实效果、视觉效果整体把握还不错,属于小清新一类的习作。
这四张应该是一位作者拍摄的,手法上有相似之处。人物这两张很有画面感,西方油画的感觉,整体的虚实、前景的处理和红色衣服少女的关系把握得比较好,红绿对比反差很大,色调很和谐,人物姿势和景物的结合很入景。两张花卉都是三角形构图,这是欧洲古典绘画的主要构图方式,比较稳重,作者对构图、整体画面把握一看就是很有美术功底。
这三张人物在构图上有问题。人物的神态姿势还不错,红色背景那两张人物上方的便签破坏了整体画面,看上去不舒服。爬山虎那张闭着眼很陶醉,整体感觉不错,但花吸引了人的注意力,应该避免或去掉。
立交桥这张像是在行驶的汽车中抓拍的,形状很好,但冲击力不够,如果用广角,压力会更强。
海边剪影的人,画面色彩整体感还不错,我觉得用了黄色的滤镜或调色温太过了,太黄了,可以调整的再夸张一点或者再还原一点,这样太平 了,冲击力不够。
玻璃瓶的两束花光影比较好看。一束花和一束绿叶感觉像一对情侣,颜色对比仿佛是两个人的背影。画面可以在完整一点,让花再小一点,景别稍微大一点,感觉更有意境。
红衣少女这张有点武侠剧照的感觉,人物的表情、姿势、与树的色彩对比都没问题,但笛子在前面特别显眼,人物的眼神、方向感被破坏了,笛子的位置再处理一下。
这张藏族人撒风马,他手的方向和撒的方向都是在左边,左边太紧张、局促,右边太空,整体向左移一下效果会好。
这三张从整体上来说没什么问题,光影效果也都不错,属于很常见的风光,谁见了都想拍。
胡杨树的光线、树质感拍得很细致,黄的色彩再金黄一点,对比度,亮度,饱和度都再高一点会更好。晚霞太亮,后期调整的太过,树的冲击力不够。晚霞是陪衬树的,主次关系混乱。
这树干没有焦点,相机没有端稳。树的质感表现的也不是太好。
下面四张就是场景的记录,拍的时候没太动脑筋。
有马的这张有点古典油画的感觉,构图、云,逆光的马都很漂亮,画面压缩得有点过。虽然是逆光,但缺少光的感觉,加强光的感觉就更完美了。
下面三张属于旅游抓拍。
这张有栈桥的还是有构图基础的,但画面要表现主体不清晰,是相机?相机旁没有人想说明什么?从远处、栈道的效果来说,整个气氛烘托上想表达什么?整体色彩效果还是比较统一。照片拍得比较随意的。照片和作品还是有区别的,态度上应该更重视一点。
太阳落下去了,剪影的这几个楼孤零零构成关系,感觉还可以。视角可以再低一点,让前景的楼宇线条再倾斜,视觉冲击力更强。
很多人都喜欢逆光的光晕,拍出光晕很兴奋。但是光晕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画面中的光晕太多了。
小孙子推老人这个场景很动人,但是单幅照片的主题性和冲击力不够,可以跟踪拍成组照,感觉会更好。
这些海景和天空很弱的对比度,静静的、四平八稳的水平面的构图,很有意境,让人看着看着心情就平静下来、放松下来了,所以很吸引人。
这个建筑视觉的延伸、构成式的构图安排都比较到位。
床单这张,远处的瓶子、一道光线、柔软的床单这三个亮点构成了一个倒三角形的构图。感觉床单很有温度,有感情。
怎样从场景里面简洁地、有构成感地炼出出来、通过光影表达出来是将来练习的重点。在以后的风光摄影课程里借鉴其它种类的摄影、构成关系、包括绘画上的、建筑上的摄影,拓宽我们的思路,用各种方法表达我们思维中想要的那种画面感。
这些照片都很平常,但让人很寻味、很耐看,引导人去思考,这就是与众不同的风光摄影的魔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