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恐慌性抢购该歇脚了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崔桂忠

11月3日,有网友爆料称,江苏省常州市一些大型超市,出现民众排队抢购生活物资的情况。常州市多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员也证实了此事,有的超市排队结账甚至要等2个小时。常州市商务局表示,各大商超、菜市场供应基本正常,呼吁市民理性。

据了解,1日晚7点,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一句话引出网友各种猜测、脑补,引起热烈讨论。更有网友从即将发生战争角度来理解商务部的通知,想象力过于丰富。

其实,“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这完全是正常的生活小贴士,也是在讲到政府部门与企业的保供应要求后,顺便提到家庭这块怎么做,“这只是一个友情提示,不是要求,也不是指示。”“请大家坚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按家庭需求合理采购粮油产品,无需恐慌盲目跟风抢购。”

恐慌性抢购,在疫情期间,不少城市都发生过。最吃紧的时候,抢购米、油、蔬菜、水果,囤积药品、口罩等现象,都曾出现过。如果再追溯历史,以前在非典、地震、雪灾期间,也发生过类似的抢购潮,场面甚至更为疯狂。

2003年非典时期,一句“碘盐可以防非典”的谣言,让国内一时刮起全民疯抢碘盐的高潮;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因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发生后,受日本的抢购风潮传染,不少人跟风抢购,家里囤积的食盐10年也吃不完;2020年1月31日深夜,一则“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触发了双黄连在线上被迅速抢购一空、在线下排起长队的别样景象。

事实证明,以往一些公共事件中出现过的恐慌性抢购行动,最终的结果是“抢”来的“货”砸在手里,甚至几年都用不完,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实际上,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人为造成的。当你嘲笑别人跟风抢购的同时,并没有留意到自己也在不知不觉地跟风。全球互联化的今天,人们普遍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如果一些网络平台在报道某个事件的过程中为了渲染气氛而夸大其词,或者某个负面事件关注的人数众多,就会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尤其是在面临灾难时,可能是人类的本性,一点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理智看待事情,不人云亦云也是一种修为和智慧。

避免恐慌式抢购,首先官方要主动及时辟谣,着力打击造谣和涨价行为,还真相给公众,让公众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造谣传谣、借机肆意涨价等行为予以从重处罚。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提高效能、紧密配合。组织生产主体、商贸流通企业、进口机构等,进一步扩大各类物资的有效供应,优化供需精准对接,以更大更好更优的物资保障满足民众需要,不造成民众恐慌,让民众放心。

再次,普通民众要从自身做起,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恐慌、不跟风、不囤货。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