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和寿命密切相关,但九成肾友未重视

2019年我国血液透析人数为632653人,相比于2011年,透析人数激增近3倍。

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天约有136人确诊为尿毒症,从而进行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作为抢救或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患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否有良好的血管通路」,以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

临床上,常见的血管通路有两种:

通常留置于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主要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瘘成熟前、需血液透析但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高血钾、中毒等患者。

通过手术把血液丰富的动脉与静脉相吻合,使静脉中流着动脉血,常使用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一端输出血液、一端回流血液,就形成了内瘘。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通路,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充分透析的必备条件,被称为透析肾友的生命线。

但是,人体可以用做内瘘的血管极其有限。因此,内瘘的护理至关重要。

来之不易的内瘘,面临众多威胁

内瘘常会受到感染、闭塞、血栓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一项统计显示,因血管通路问题而住院的患者占总住院患者的25%。

#

内瘘血栓、狭窄

是最常见的内瘘并发症,在通路失败的原因中占90%。表现为轻触内瘘搏动减弱或消失,内瘘处触痛明显。

主要原因为低血压、反复定点穿刺、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不放、内瘘受压、血管本身功能不良等(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

#

内瘘感染

表现为穿刺周围红、肿、热、痛,并可能伴有寒战、发热的全身表现。

多由于穿刺造成,例如实施穿刺的医护人员洗手不充分或手套污染;或患者自身对于内瘘侧肢体的清洁不到位。

#

出血

常见于穿刺失败、透析结束止血不彻底、肝素用量过大时发生。

内出血常见于穿刺失误或止血失误,注意血透当日要冷敷、次日出血症状消失,再改为温敷。

外出血常见于血流量较高的内瘘,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处理。

#

动脉瘤

因动脉的血液流入静脉,产生的压力较大,而静脉表浅、壁薄,使一部分静脉的血管壁产生扩张形成内瘘瘤。

常见于反复同一部位穿刺,过早使用内瘘时发生。

- 参考文献 -

[1]王玉柱.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进展[J]. 中国血液净化, 2003(8):407-410.

[2]彭伟, 陈乐云.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019):149-150.

[3]彭伟, 陈乐云.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 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019):149-15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