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的轨迹(47)大雪,节令循环大雪来
岁时的轨迹(47)大雪,节令循环大雪来
大雪,节令循环大雪来
雪岸
节令循环大雪来,
还寒乍暖费疑猜。
公园早练人重现,
且喜山茶照旧开。
,
大雪的气候
公历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达到黄经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的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在我国的北方,大雪节气期间,辽阔的大地均已披上冬日的盛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零下10度,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的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在气候正常年份,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农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的水分含量,满足农作物到来年春季生长的水份需要。此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虽然大雪节气的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但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还不到1毫米。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是巨大的。大雪节气以后,除华南南部和海南的气候仍然温暖如春外,江南的北部各地气温均显著下降,有时还出现冰冻现象。各地关于在雪的民谚也明显不同。在北方有民谚说,“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大雪不行船,是指进入大雪节气后,气温降低了很多,跟小雪节气相比,气温要更低。小雪也被认为是阴气下降,阳气上升,会造成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会失去生机,天地闭塞渐渐的转入寒冬。小雪节气的到来,虽然开始寒冷,但也只是属于开端,即便是降雪,也是很小的,而且落地即化,很难形成厚厚的积雪。大雪节气则不同。大雪节气,是西北寒流来袭最多的时刻,各地雨雪天气明显增多,而且气温极低。黄河以北的地区,湖泊、河流也都会被冻结,这个季节已经不再适宜行船了。所谓“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就是这段时间的真实写照。当然,有的年份也不尽然,在那些年份的气温仍然较高,且无冰冻现象,往往造成后期雨水多。我国的南方地区,在小雪和大雪节气的到来之际,跟北方地区相比,正好的相反的。有句农谚叫做“小雪地能耕,大雪船帆撑”,这句老话描述的是小雪节气到来,农田还可以进行耕种,低温还是很高,很适宜进行种植,而大雪节气的来到,江河也不会封冻,照样可以行舟划船。
下雪是我国北方冬季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下雪,孩子们高兴,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大人们也高兴,下雪有利于净化空气,有益于人们的健康。农民们更是高兴,因为丰年的预兆嘛!然而,如果雪下得过大,那就不是瑞雪了,而被称为暴雪,它会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给生命财产和交通运输带来严重损失。
对小雪大雪当天的天气,各地也有一些谚语对此后的天气进行了预报。有的认为是: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这句农谚的含义,是指小雪大雪节气,能够见到下雪,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小雪和大雪节气的当天,如果是雨雪天气,那么这个冬天,就会雨雪丰沛,而且天气还会特别的寒冷。寒冷的天气加上丰沛的降水,对于农作物生长是相当有益的。而如果在小雪和大雪节气这一天,一派暖烘烘的晴朗天气,那么这个冬天,将是一个比较暖和的冬天,这些都是对于生活和农业生产极为不利的。
,
大雪的习俗
习俗一:大雪腌肉
过去,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的风俗之一就是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是到了大雪节气期间,会发现许多居民的门口、窗台都挂上了腌肉、香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雪腌肉的习俗从何而来?这和鞭炮的来历一样,跟年兽有关。“年”的本义,是指长着尖角的凶猛怪兽,长年深居海底,但每到除夕,都会爬上岸来伤人。人们为了躲避它的伤害,每到年底就足不出户,于是想出了将肉食品腌制存放的方法,新鲜的蔬菜则是用风干的办法保存。
习俗二:喝红薯粥
旧时,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本草纲目》曰:“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现代医学认为,红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同时红薯可有效地防止钙流失。此外,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大雪节气喝完热乎乎的红薯粥,既美味又健康。
习俗三:大雪进补
时至大雪,是“进补”的大好时节,但不要一味地补充有营养的食物。要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气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习俗四:滑冰
滑冰就是溜冰,是冬季游戏之一,古时称为冰戏。北方严寒,河流冻得坚实,滑冰最为流行。男女经常穿着冰鞋,脚蹬冰上,拄杖如同用篱,动作轻捷如飞。善于溜冰的多不用拄杖,技巧高超的更能做出种种花样。有的地方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晶莹光滑,人们缚皮带蹬皮鞋,从山顶挺立而下,以到地而不仆倒者为胜,这种游戏叫作打滑挞。
习俗五:赏雪
雪后初晴,大地山河宛若琼楼玉宇,高瞻远眺,饶有趣味。《东京梦华录》关于腊月有记载道:“此月虽无节序,而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塑雪狮,装雪灯,以会亲旧。”儿童可与父母或伙伴在院中堆雪人、打雪仗,尽情享受冰雪世界的乐趣。
,
大雪的诗词
唐·柳宗元《江雪》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用二十个字描画出一幅江乡雪景图。大雪天,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云: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诗人用浅进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好。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红泥烧制的烫酒小火炉也烧得正旺。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将要下雪,能否一顾寒舍与我共饮一杯暖酒?
唐·高适《别董大(一)》云: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黄昏的落日让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诗人在这荒寒苍茫的环境里,送别自己的友人并劝慰他:“不要担心前方没有知己,天底下有谁不知道你呢?”
唐·祖咏《终南望余雪》云: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添了几分积寒。全诗咏物寄情,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这是一首雪中思友的诗,中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先从听觉着笔,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接下去的一联,“洒空”写动,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写静,表现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白雪。“深巷静”、“广庭闲”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的清寂。好一幅清寒寂静而又动感生机的夜雪图。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云: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是刘长卿广为流传的五言诗代表作品。此诗的开篇写景,“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冬日时分,暮色缓缓拉开了帷幕。诗人以为,就此困在了大雪纷飞的山中,找不到人家投宿。可不远处星星点点的明灭灯光让他惊喜。走近后,破败的茅屋被颓唐的大雪覆盖,兀自在霜雪天寒中挺立。“柴门闻犬吠”写风雪交加的夜晚,诗人终于找到了投宿的农家。篱笆墙内的狗吠声及灯火言明了家中有人。主人听闻了犬吠不止,应猜晓有路人借宿,便穿衣起身,掌灯开门迎客。所以,才有了最后“风雪夜归人”的画龙点睛之笔。
宋·李清照《清平乐》云: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用幽怨笔墨写这首词,哀婉悲切,以抒情的方式为药引,大雪节气为背景,一字一句想要道明的是,晚年风雨侵袭的漂泊和身处异乡内心的孤独。词意含蓄委婉。李清照的一生遭际多难,借梅花抵不过风霜拍打,暗喻自己如花年华逝去的孤弱,以及无法挣脱苍老的命运。
在此,要特别指出的是,古往今来,写大雪的诗词,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词是: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挠。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肖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咏雪的佳词丽句。全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
大雪的对联
嵌有“大雪”二字的对联有:
大田积厚雪;小径冻寒冰。
风大雪正紧;庭幽梅渐香。
大喜鹅毛雪;小忧羊角风。注:相传某年“大雪”节气时,果然大雪纷气,围炉而聚的一人出了个嵌“大雪”二字的上述上联。因农谚有“瑞雪兆丰年”之说,故见俗语所说的“鹅毛大雪”,内心感到喜悦。过了一阵,才有人对出以上下联。卷曲而上行的旋风称“羊角风”。另外,“羊角风”又是一种疾病名,即由脑部疾患或脑外伤等引起的癫痈。故对以“小忧”二字。
旧时有文人雅士将大雪节气时的雪景,用形象的比喻结撰成联,颇有高情雅韵。联句为:
造成琼玉楼台,宇宙忽增新气象;
现出琉璃世界,江山顿改旧观瞻。
“琼玉”,以洁白的美玉喻雪。“琉璃”,喻晶莹碧透之物。联中即喻雪。“观瞻”,具体的景象和景象给人的印象。
邵力子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有“和平老人”之誉。他生于清光绪年七年十月十六日(是日大雪)。其自题联中特意提到“雪”字,对联如下:
齿牙吐慧艳如雪;肝胆照人清若秋。
朱东润是传记作家、文学史家。著有躬长居正大褂、《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等。他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二日(是日大雪)。有题赠联云:
大稚歌白雪,东华有信传古韵;微行赏玉梅,润洽为德扬新声。
陈天华是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新化人,参与组建同盟会。为反对日本,在日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年仅30岁。有挽联云:
骇浪惊涛,先生去矣,枪林弹雨,吾笨当之,为其易,为其难,惟死可生生可死;衡云湘树,魂兮归来,沅芷澧兰,人如可作,同此心,同此理,以歌当哭哭当歌。
“衡”指衡山。“湘”指湘江。“沅芷澧兰”本指湖南沅澄澧岸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大雪的谚语
以下介绍具有各地特色的谚语:
大雪不冻倒春寒(桂)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霜重见晴天,雪多兆丰年。(山西太原)
冬有三白是丰年。(山西太原)
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浙江、湖南、河南扶沟)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江苏苏州)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江苏苏州)
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河南开封)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江苏常熟)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江苏常州)
雪落有晴天。(湖南)
雪后易晴。(江苏常熟)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河北沧县)
腊月里三白雨树挂,庄户人家说大话。(内蒙古呼和治特)
夹雨夹雪无休无歇。(《田家五行》论雨)
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鲁)
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赣)
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赣)
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晋)
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来年收成收(川)
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浙)
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粤)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苏)
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苏、晋、粤、贵)
雪打高山,霜打平地。(江苏无锡)
以下录几句具有共性的谚语: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雪落高山,霜打洼地。
端雪兆丰年。
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不冻倒春寒。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
大雪纷纷是丰年。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
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
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
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