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受欺负,你是告诉他“打回去”,还是反思自己的行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的世界也是这样 ,可别小看孩子们的江湖 。

在孩子的小小江湖里,难免会有冲突,可能在家长眼里是小事一桩,但是在孩子眼里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想必很多家长都受到过这样的困扰,对于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呵护的宝贝心肝一样,孩子也活泼而有力量,但是出了门却任凭别人攻击,自己没有力量去还手,作为家长是不是心里酸酸的疼的厉害。甚至会大而广之地认为,如果这样下去,长大了在这个竞争的世界该如何生存?

出于这样的焦虑,有的家长夸大了这种本来是正常的冲突,当孩子在外边屡受欺负的时候,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表现。

一类就是面对“不争气”的孩子,出现“恨铁不成钢”的斥责,狠狠地贬损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这样的话语,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无疑带来第二次伤害。

孩子在外边受了气,和父母倾诉本来是想寻求一下呵护和帮助,但是身边最信任的家长的否定,会加深孩子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和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内心的力量真的在衰退,如果没有什么大的转机,那么这样的情形将会成为常态。

还有一种表现则是父母认为“人善被人欺”,自己的孩子之所以这样受气,是因为太过于善良,于是嘱咐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必须要打赢,否则不能回家”。但是这样的话,孩子的“度”不好把握,如果培养出一个整天惹是生非的孩子,家长也会麻烦不断。

那么当孩子感觉在外边被委屈了,家长要做的首先保证心态的平和,了解认清事情的真相。究竟是孩子真的受了委屈,还是孩子想掐尖争强受了挫折,在了解情况之后,再作出正确恰当的应对,毕竟孩子还小,认知和判断能力不够强,需要家长帮助。

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当自己的孩子真的经常性的受委屈,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说孩子的教育要从娃娃的时候就特别关注,小孩子千差万别,有的小孩因为家里经常性的吵吵闹闹,天生具有攻击性,或者因为他在家里经常耳濡目染,他的意识中根本不认为那是在打架,他认为那就是一种沟通的手段。

如果孩子经常性的受欺负,别人打他时,他楞楞地一动不动,任凭别人来打,那就要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了。

其实在小朋友们的意识里,他认为打架是一种游戏,如果这种从小对别人攻击不再还手的时候,有可能是在他一两岁或者更小的时候推别人一下,打别人一下,家长如临大敌,立即阻止教训他。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打架是孩子成长的一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家长应该不参与孩子,因为孩子有他的沟通方式,有他们自己的渠道,怎么在群体中生存,如果很小的小朋友在家里过招,家长大可以充耳不闻。

如果自己的孩子推别人的时候,首先作为家长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坏,是在欺负别人,也许他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这时候教他用语言表达他自己的意思。

比如说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可以告诉他,“跟其他小朋友商量,说我可以玩一下这个玩具吗?等你玩好了再让我玩。如果孩子第一次和别人有肢体的冲突的时候,如果家长为了自己的脸皮,很凶地训斥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失去攻击力。

再有一种情况是家里对于孩子特别关注,过度保护,特别是隔代抚养长大的孩子,老一辈人总喜欢把孩子紧紧地看在身边 ,甚至觉得孩子太小,没有能力自己处理事情,一切都是家长代劳 ,这样孩子就会形成强烈的依赖和被保护心理,独立面对外界的冲突时,只能是畏缩和退却,茫然不知所措。

对于孩子,要让孩子知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鲜花,也有黑暗和丑陋,这一切都是正常存在,存在即合理。当家里父母有了意见不一致的时候,甚至有冲突的时候,也不用刻意回避孩子,如果赶上了刚好孩子碰见了,那就正确面对。

事后给孩子解释清楚,大人意见不一致,或者情绪冲动产生了冲突,但是这不影响父母的相亲相爱,每个人都会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也好,一定要记得当着孩子的面合好。

让他明白冲突是正常的,并不可怕,当然特别激烈的肢体冲突还是不要出现,毕竟都是大人,当着要有理智克制自己。

所以当孩子一直受到欺负的时候,家长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对于孩子过于疏忽,过于保护还是什么其他的情况,总之反思一下自己,调整一下以后的应对方式比一味的告诉孩子“你要打回去”更有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