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青春毁于欺凌:福建14岁少女遭校园欺凌,一人打30个巴掌

对同龄人进行拳打脚踢、扇耳光、用尖锐的东西刺扎身体、扒光衣服拍裸照……
这些在成年人看来,都令人发指、心生恐惧的欺凌行为,它可能就是一些上中小学的孩子,在学校里需要面对的真实处境。
近日福建南平邵武发生一起校园霸凌,南平邵武的邱女士没有想到她14岁的女儿居然就在学校附近被几个年纪相仿的学生暴打。
邱女士说:视频里被打的女孩就是自己14岁的女儿小丹。
这次被打时间8月13号6天后的8月19号,小丹再次遭到了更多人更严重的殴打,小丹一次都没有还手。
对此,邵武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教育局也已积极配合警方初步调查。
此事牵扯到来自不同学校的十几名学生,打人的学生年龄最小11岁,最大13岁。
校园欺凌早已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全世界青少年中都普遍存在。
我们简要谈谈,校园欺凌这种现象,我们为孩子心灵免疫力的构建,可以具体做什么?
校园欺凌不止是身体欺凌,也包括语言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而这些就在我们身边频频发生着。
而肢体欺凌是一种最典型的情况,也是一种比较普遍、比较常见的现象。
2017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暴力和欺凌》数据显示,32.5%的学生遭到过校园欺凌。
其中,30%的人选择沉默,全球每年都有2.46亿学生,因欺凌而痛苦。
在一项对中国东部某省份的大、中、小城市的中学生进行有关校园欺凌行为的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结果发现,636名学生中,有55个中学生报告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被欺凌过。
让人不禁发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
是什么让青春勃发的少年充满戾气, 变身为“小恶魔”的?
媒体和教育、心理学专家学者乃至普通网友给出了不同的原因,其中,“家庭教育的走偏”和“学校教育的缺失”是大家公认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我也曾接触到遭受欺凌的学生的案例,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
很多学生甚至在成年工作后,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因遭受欺凌所导致的长久的精神伤害。
心理学家对欺凌行为做出的定义是:
任何侵略性的、反复的、存在不平等力量关系的行为,都属于欺凌。
校园欺凌带给受害者的心理伤害到底有哪些呢?
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可能会失眠  在校园中曾受到过欺凌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睡眠问题,并且问题的严重性随着暴露于欺凌的次数的增多而提高。
经历过欺凌的孩子可能会发生心理失常,没有经历过欺凌的孩子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没有遭受过欺凌的孩子。
遭受过严重的欺凌行为有可能导致受害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同时还会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被欺凌经历越多、时间越长,个体的自尊水平越低。
因为不愿意吐露被欺凌的事实容易形成内向、孤僻、自卑等消极人格特征,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他们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
似乎有一些人根深蒂固的观点,这观点存在一个重大的逻辑误区。
把校园欺凌事件不当回事的冷漠,比欺凌更可怕。
作为老师或者是家长,当欺凌发生在你面前时,请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在责怪他受欺凌的原因。
为什么会对同窗下次毒手?
孩子的一切行为都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关
在溺爱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因而对同伴缺乏同理心。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为霸道,别人的行为不合自己的心意更倾向于诉诸攻击。
再者是家长的错误榜样,成长环境里有人习惯于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孩子也会模仿学习。
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校园欺凌者欺侮同学的行为的内在动机可能是欺凌者本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长期处于匮乏状态。
这些没有满足的部分抑制了其学习的动力、友善、助人的行为的产生。
嫉恨那些处境良好、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同学并加以报复,或者渴望通过欺凌、破坏行为来满足长期处于匮乏状态的基本需要。
这种基本需要是一种掌控感,更是一种存在感,潜意识中(我很重要)
欺凌少年的攻击性:
在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看来,破坏性(攻击)具有积极的价值。(需要得到认可和关注,看我是不是很棒)
父母包容孩子的负面情绪,然后把这个负面情绪净化后,再还给孩子。
孩子就是这样在爱与包容的环境下,逐渐形成坚实健康的人格。  
而不被父母包容的孩子,只能发展出假自我!
如果自我首先是通过认可而变得真实,那么客体(父母)首先是通过攻击性的破坏而变得真实。
客体(父母)遭到破坏而事实上却承受住了破坏,这就使得父母位于儿童权力控制之外。
如果父母承受住了主体的全部破坏,而且还不进行报复,那么孩子就能够把父母看作是超越于他的力量而完全真实的实体了。
客体正是以这种方式发展起了自己的自立和生命。
只是在现实中,少有父母可以去做孩子的容器。
别说孩子投射的负面情绪根本得不到父母的包容和净化,反过来,父母还往往会把自身的负面情绪投射给孩子。
孩子的情绪需要输出,去哪输出?
去校园里,欺负自己能欺负的,组团去欺负比自己弱小的。
所以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只生不养,做父母的需要反思。
校园欺凌往往发生在同龄人之间,而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无一不来自于家庭。
所以不论是欺凌者,还是受害学生的心理辅导,建议都结合家庭治疗一起开展,可以起到从根源改善心理状况或不良行为的作用。
“欺凌”无论大小,都不该发生!
人性本怎样,成长都不该是畸形与压迫。
成人们往往把孩子们之间“不和谐”的相处看的极淡,理所应当的觉得,欺负与被欺负只是孩子们之间的游戏,每一代人似乎都有这样的小打小闹。
直到开始曝光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视频,这才让人意识到校园欺凌现象的存在。
网络曝光的永远是冰山的一角,水面之下的伤害还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家长既要教孩子保护自己,也要教孩子不能欺负他人。
遇到欺凌,不要沉默。
作者简介:贤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