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不是为了满足你,底线是个好东西,我希望每个人都有。

前言:

令你为难的事,一开始就不要答应!

迟早要拒绝的事,不如一开始就说清楚。

任何一种关系的维系,一定是你情我愿,相互体谅,所有勉强自己的行为,都坚持不了太久。

一个人应该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不要为了争面子去许诺做不了的事,这样反而会失了面子;

也不要碍于面子去应承办不了的事,让人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结果事办不成既耽误了别人,又落下埋怨。

如果有一段关系需要你小心翼翼地维护,是否也会觉得疲累不已?如果有一段感情需要你唯唯诺诺地应承,是否也会觉得精疲力尽?

单方面付出,总有一天会山洪暴发。

与其撕破脸皮时,不如及时放手。

请记住:会令你为难的人,本身也不见得有多在乎你,如果一件事,一开始就令你不舒服。

那么,越早拒绝越好,拖到必须解决的那一刻,也许你就只能断尾求生。

为什么会出现拒绝和被拒后的情绪?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总会做一些事情来让父母高兴:

一方面是爱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生存的本能。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获得食物从而活下去的依靠,因此这种潜意识里的迎合和讨好,其实是出于生存的需要。

在精神分析流派研究中:

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自己和关于周围重要他人的印象,这种印象在心理层面上就被称作主体或者客体。

人对自己的印象是主体,而内化进的对他人的印象就是客体。

对自己的认识,可能因为时间、事件、参照标准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评价,觉得自己很好很优秀。

对自己很满意的时候,就形成了好的自体;

觉得自己无能、无力、无用的时候,就形成了坏的自体。

幼年时,我们通过和父母之间的互动,获得被认可以及满足各种身心的需求。

需要压制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表现得乖巧和懂事才能吸引养育者的关注,或赢得养育者的赞赏与肯定。

久之,这会让他们在成年以后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与父母的互动模式,多年之后进入到社会当中,我们也会带着曾经的模式和其他人进行互动。

期待外界对自己满意,对自己认可,对自己赞赏。

在成人后就会照搬这样的人际模式:

自己的需求不重要,满足别人的需要才是最关键的。

在人际中,我们总会发现,那些失去自我的人并不能带来自尊,没有尊重也就很难建立平等的关系,被讨好的人不会珍惜你的付出,久而久之会成为理所应当。

而付出或者讨好者也并不能从关系中获得滋养,反而越付出越匮乏。。

世上没有谁能够完全满足别人的需求,也没有谁能够可以完全没有自己的要求。

记得村上春树曾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

然而在人际关系当中,你和别人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各自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讨好(不懂拒绝)别人,只会模糊边界,并不会增加别人对你的理解。

对别人的要求明明想说“不”,却说不出口,结果全都答应下来,就像上了瘾,无法控制自己。

这是因为他们担心别人生气,彼此就会发生冲突,就迫使自己表现出友好的样子,从而取悦别人。

这些“老好人”的笑脸背后,往往隐藏着愤恨。

人际关系中很难说“不”的人,在他过去经历和人际环境中,可能存在“不许你”的语言太多。

在“不许你”氛围下,人的思维和思想被制约,难有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人的所作所为无形中被一种力量控制着,总是听到和遭到“你不能…”

“你不要…”

“你如果不…就会…”的指引。

潜意识中容纳了与“不”相关的内容,为达到“不”之要求和避免违反“不”的惩罚,一个人的个性里会渐渐形成对“不”的高度敏感。

很难拒绝别人,同时很难去接受自己被拒绝。

这会激起个体的内在反应,这个自动化的反应是:我不值得被爱,我没有价值。

拒绝他人可能意味着关系的结束,我不满足别人的需要,我就会被抛弃。

或者意味着只有满足了别人的需要,我才是重要的,我才是好的,才会被爱。

不敢坚持自己的感受,不敢说“不”,让多少人,活成了别人的典范,却委屈了自己?

一个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人,很难让别人打心眼里尊重,人善被人欺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

不问原则的善良,和道德感过强的圣母人格,有时不是玉成好事,而是混淆边界,消弭底线,更加无助甚至伤害公平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系。

守住底线,旁人才有所忌惮。毫不夸张地说,你的底线,决定你的幸福

坚守自己的底线,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让自己过得舒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