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颅内青少年黄色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病例1

患儿,男性,5岁。约2010年6月家人发现患儿左侧颞部有一包块,未予重视,一段时间后发现包块稍增大,于2010年11月中旬来我院就诊。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可,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抽搐及昏迷等症状。

患儿系剖腹产,既往无特殊病史,无家族遗传史。

查体:体温36.5℃,呼吸18次/min,脉搏80次/min,无皮疹、皮下结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于左侧颞骨鳞部可触及一3cm×3cm骨性包块,质地较硬,无波动感,压痛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B超示: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4.11×109/L,中性粒细胞数0.52×109/L(12.7%),淋巴细胞数2.91×109/L(70.8%),单核细胞数0.5×109/L(12.2%)。

术前行常规头颅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于2010年11月21日开颅探查左颞叶病变切除术,术中可见骨瓣局部变薄外突明显,病变组织位于脑外紧贴脑表面,病灶呈淡黄色,球形,大小约2cm×2cm×2cm,无包膜,血供丰富,与周围脑组织界限不清,病变完全切除。

术后病理结果回报: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左颞叶JXG。过碘酸希夫(periodicacid-Schiff,PAS)、六胺银、革兰氏染色均未发现病原,肿瘤细胞:CD68(+)、CD163(+)、fascin(+)、CD1α(-)、S-100(-)、Langerin(-)、波形蛋白(Vimentin,Vim)(+)。

术后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9.41×109/L,中性粒细胞数4.71×109/L(50%),淋巴细胞数3.77×109/L(40.1%),单核细胞数0.77×109/L(8.2%)。

术后随访至今,患儿病情平稳,未见复发。

病例2

患者,男性,47岁。于2016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头痛伴右侧脸颊麻木,天气变化时加重,且夜间较重,自服阿伽酚散后头痛明显减轻,于2016年11月21日来我院就诊。

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可、大小便正常,无恶心、呕吐、抽搐及昏迷等症状,体质量无减轻。2005年患者在外院诊断为尿崩症,2005—2016年口服弥凝片,现尿量可。

无其他特殊病史,无家族遗传史。

查体:体温37.1℃,呼吸16次/min,脉搏65次/min,无皮疹及皮下结节。意识清楚、言语流利、理解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直接、间接对光反应灵敏,嗅觉、视力正常。

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6.56×109/L,中性粒细胞数4.36×109/L(66.4%),淋巴细胞数1.73×109/L(26.4%),单核细胞数0.38×109/L(5.8%)。

术前行常规头颅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于2017年8月上旬全麻下行右侧蝶骨嵴海绵窦区右侧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见病灶呈灰白色,切面灰黄,质地较韧,鱼肉状,大小约9.0cm×8cm×3.0cm,无包膜,血供丰富,与周围脑组织界限不清,肿瘤基底部与后颅窝相连,切开小脑幕可见右侧桥小脑角有一淡黄色肿瘤,大小约2.5cm×2cm×1cm,切面灰黄灰白质稍韧,病变完整切除。

术后病理结果回报: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JXG。PAS、六胺银、抗酸染色均未发现病原,肿瘤细胞:CD68(+)、CD163(+)、IgG(+),IgG4(仅个别细胞),S-100(-)、Ki-67(+,约5%)。

术后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22.5×109/L,中性粒细胞数18.7×109/L(83.2%),淋巴细胞数2.65×109/L(11.8%),单核细胞数1.09×109/L(4.8%)。术后病情平稳。

2影像学表现

2.1 病例1

头颅CT检查示顶骨内板下见一团状等密度影,大小约1.9cm×1.4cm,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病灶边界尚清,内侧脑实质可见片状低密影,临近颅骨变薄向外膨突,如图1(a)、(b)所示。头颅MRI检查示左侧颞部脑外,颅骨骨内板下类圆形肿块,大小约1.8cm×1.4cm,边界清楚,T1WI呈均匀等信号,T2WI呈均匀稍低信号,边界清楚,如图1(c)、(d)所示,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

图1:左侧顶叶(脑外)局限性JXGCT及MRI图像

注:患者,男,5岁,就诊前5个月家人发现左侧颞部包块,无明显症状。(a)、(b)示左侧顶骨局限性变薄向外隆起,边缘光滑整齐,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临近脑实质轻度水肿;(c)示病灶边界清楚,无包膜,呈均匀等信号;(d)示病灶均匀低信号,轻度占位效应,临近脑实质有小片状水肿

2.2 病例2

头颅CT检查示右侧桥小脑角、海绵窦区及眶内可见彼此相连的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病灶大小约5.2cm×5.0cm,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右侧眶上裂略有扩大,临近颅骨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颞叶脑组织可见大片水肿区,如图2(a)、(b)所示。头颅MRI检查示肿块较大,跨右侧中后颅窝、眼眶生长,边缘分叶状,边界清楚,无包膜;肿块T1WI呈均匀等信号,T2WI信号不均匀,等信号为主,中心夹杂条片状稍低信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信号轻度增高,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信号增高不明显;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无肿瘤血管,无脑膜尾征,周围颞叶脑实质水肿明显,如图2(c)~(f)所示。

图2:右侧鞍区及侧裂池处JXGCT、MRI图像

 注:患者,男,47岁,就诊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头痛伴右侧脸颊麻木。(a)、(b)示右侧蝶骨嵴周围可见等密度肿块,边界欠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临近脑实质可见大片状低密度水肿区,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形;(c)示病灶边界清楚,边缘分叶状,无包膜,呈均匀等信号,占位效应明显;(d)示病灶等信号为主,间杂有条片状低信号,轻度占位效应,临近脑实质有大片状高信号水肿区;(e)、(f)增强扫描示病灶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楚,边缘分叶状,无明显瘤周血管、脑膜尾征

3讨论

JXG痣样黄色内皮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非LCH,Adamson于1905年首先报道,并将其命名为先天性多发性黄瘤。由于Erdheim-Chester病(ECD)在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方面与JXG相同,有学者认为其是JXG的一种特殊类型且不以皮肤侵犯为主。

JXG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男性较多,绝大多数(约72%)发病年龄小于5岁,本病常有自限性。90%的患者只表现为头颈部区域皮肤病变,偶尔也累及多个组织器官,如眼睛、皮下软组织、肝、脾、肺、肾脏、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单独发生于颅内者更罕见,仅占本病的1%~2%,绝大多数(约88%)发生于颅内的JXG多为小于12岁以下儿童,男孩比女孩高2.58倍。病灶为单发或多发,各占50%,以侧脑室、鞍区、桥小脑角区、硬脑膜、脑实质、眶内为多见。临床常有头疼、癫痫、面部麻木、肢体痉挛、尿崩、突眼、全垂体功能异常、视神经水肿症等症状。

JXG颅内病灶单发、多发者约各占半数,本文2例均为单发。病灶脑外颅底多见,好发部位依次为鞍区、迈克尔腔、侧脑室、后颅窝及脑实质,单个病灶大小0.7cm×9.0cm,边界多清楚,类圆形,大者边缘分叶状。CT平扫呈等或略高密度,肿块内未见有钙化、囊变报道,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临近颅骨有增生硬化或受压吸收变薄;

MRI扫描T1WI信号均匀,多呈等信号,也可呈稍高、稍低信号,T2WI病灶多呈等、高不均匀信号,也有少部分病灶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均呈均匀一致明显强化,也有文献报道极个别病例不强化,FLAIR、DWI均呈稍高信号,有文献报道病灶治疗好转后DWI信号减低。病灶占位效应明显,周围脑实质常有水肿,笔者推测T1WI、T2WI信号高低与病灶的分期有关,而强化明显主要是血管丰富及组织间隙较宽。

在影像学上JXG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与脑膜瘤相鉴别。脑膜瘤肿块内常有砂砾状钙化,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尾征,MRI检查T2WI多呈均匀等信号,增强扫描有斑点状低信号,这些可与之鉴别,本2例术前均诊断为脑膜瘤。

(2)与韩-薛-柯病(Hand-ShillerChristian,HSC)相鉴别。HSC属LCH的一种,也称为黄脂瘤,小儿及青少年多见,有突眼、尿崩症状,生长发育迟缓,颅骨大块状地图样破坏,软组织肿块不明显。

(3)其他如结核、梅毒、结节病、淋巴瘤、白血病等均需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资可鉴别。

本病发生于皮肤者有自愈倾向,而发生于其他部位者罕见,常预后较差,临床常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并密切随访。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强的松、长春新碱及甲氨蝶呤等。

综上所述,发生于颅内的JXG罕见,部分伴有皮肤结节,临床症状因病变大小、位置而异,CT、MR常用来发现、监测病灶以及判断预后,平扫及功能成像特征不明显,增强扫描均匀、明显强化是其较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最终诊断应依据病理。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