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运河胥江溪
历史上有两条胥溪,一条是先前伍子胥从楚国逃往吴国(苏州)经过皖浙界的自然溪流;另一条则是后来伍子胥从吴国进攻楚国的胥溪运河路线。前者的胥江野渡,也不是苏州胥门至太湖的胥江。博文介绍的是后一条胥溪运河。
胥溪运河,一名伍堰河,又名中河,位于江苏高淳、溧阳之间,西边中固城、石臼、丹阳诸湖在安徽芜湖市通于长江,东接荆溪至江苏宜兴入于太湖。胥溪运河对于苏皖二省之间的航运和该地区的农田水利有着重大作用,在我国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苏州城到太湖之间的胥江运河,理论上说应该更早开拓。春秋吴楚战争先于吴国向北中原争霸。而一直被认为是大运河发源地的邗沟,则是吴王夫差为中原争霸,到公元前486年才开始修建。或许,苏州胥门至太湖胥口间的胥江,是最早的一条古老运河。
固城旧志载:“其城高一丈五尺,周长七里三百三十步,子城周长一里九十步。”遗址尚有部分幸存,群众通称城埂头。春秋固城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东30里固城乡。春秋时,吴楚相争于胥溪运河流域。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筑土城御楚。因城墙坚实,固若金汤,取名固城。城内筑有子城,俗称子罗城。周景王十年(公元前535年),楚占固城,楚平王大造宫殿,作为行宫,因此后人称之为楚王城。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子胥伐楚,火焚固城,大火逾月不灭,固城宫殿遂毁。
定埠镇作为胥溪河的重要商埠,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培育了底蕴深厚的胥溪河文化,从那里走出了很多文化人。
一百多年前定埠属江南省,现在胥溪河南岸属安徽,北岸是江苏的地界,镇上只有一座桥梁连接两岸,小桥一半属于安徽朗溪县,另一半是江苏高淳县管辖。一桥之隔,设立两个乡镇府、两个派出所、两所医院、两所中心校、两个供电所。一个古镇被一条古老的胥溪河分开了。
梅渚古为春秋时吴国辖区,因而深受吴文化的影响,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民间风俗等方面与“吴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方言主承古吴语,经千年的衍变,形成独特风格的土著语,称之为定埠话,在全国方言中独一无二。境内的胥溪河,古称胥河,上接芜湖出长江,下通太湖苏州。
胥溪运河流经宜兴,古称“阳羡”。山之南,水之北为阳。“羡”与“衍”古义相通,有田地肥沃即“衍沃”之意。荆溪是宜兴境内的大河,荆溪南面是天目山余脉铜官山这些山岭,而水的北面是平原沃野,所以把这块地方总称为“阳羡”。
古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宜兴这个地方的自然地名叫荆溪。这原来是荆溪河的名字,荆溪河又是东溪 、西溪、南溪、北溪河的统称。在春秋战国时候,荆溪相继分属过吴、越、楚等国。吴越楚相争,但"荆溪"这个名字,却是"越楚仍,吴不改"。胥溪运河只是合理地利用了荆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