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952 | 重阳节,母亲炖鸡汤【刘映辉蔡伟斌】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重阳节的仪式感
·刘映辉
重阳节对我家来说,是最不“节日”的节日。一则无假可放,孩子要上学,我们要上班,一天下来尽各自奔忙;二则不管西方的情人节,还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各大商家往往提前两三周就做足了宣传工作,并会大搞促销活动。本地人应该也是不重视重阳节的,重阳节前后这些天,似乎周围静静。
于古人而言,重阳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吧。“重阳”也叫“重九”,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他们往往在重阳节登高祈福,饮酒赏菊等。而我对重阳节的认识,停留在古诗词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登高”,应该就源于古人登高“辞青”尊重和顺应大自然节气的习惯。如果说清明节是古人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呼吸大自然清新气息的节日,是为“踏青”;那么重阳节大约是秋寒新至、人们即将“蛰居”时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是为“辞青”。重阳佳节呼朋引伴,佩茱萸以辟邪,簪菊、赏菊、饮菊花酒,谈笑作诗,登高祈福,是古人的一大快事、一大乐事!只是到了王维这里,“每逢佳节倍思亲”,因“独在异乡”之苦,倒挂念起兄弟身边少“我”一人之凄凉,把自己的异乡独处之艰难,“转嫁”给对方。这是善写思乡思亲之情的高手!
苏轼的《定风波·重阳》“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也印证了古人过重阳的习俗。“与客携壶上翠微”,携酒登高;“菊花须插满头归”,菊花簪头;“酩酊但酬佳节了”,喝得酩酊大醉,来酬谢这吉祥的日子。苏轼这首词约作于1081年,在他经历人生重大转折、遭遇贬谪期间,但他依然遵循度“重九”的习俗,由此可见重阳节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有趣的是“菊花须插满头归”,古人赏菊,也簪菊。簪,就是插。把菊花插到发上,插得满头皆是。这里不妨想象一下宋朝名士们的风采,簪花并非妇人专有,古人是爱美的,也是懂得欣赏美的。这种爱和欣赏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彻悟,对人生的洞明。因为爱,因为欣赏,苏轼在备受排挤、备受打击的日子里,仍要菊花插满头,说道“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以戏谑不在意的态度,将他的乐观旷达进行到底。
说起来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浓浓的人情味更令人向往。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佳节招待客人食“鸡黍”,饮新酿美酒,赏菊嗅菊,话话家常,仪式感满满!这个场景,似乎生活中并不陌生。一个画面渐渐清晰……想起来了,幼时,物质还比较匮乏的时候,重阳佳节这天,历来节俭的父母也必置办一堆中药材,买来新鲜鸡肉一起煲汤,谓曰进补驱寒。夜幕降临之时,一家人团团围坐,啖饮鸡汤,举箸聊天,这何尝不是重阳节的一种仪式感!
喝汤在其次,过节与家人团聚话家常的传统不可丢失。今年重阳佳节,且让我拾回这些仪式感!
重阳节·母亲的鸡汤
·蔡伟斌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让我回想起母亲熬炖的鸡汤。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并不是很富裕,所以在平常很难喝到鸡汤。可是在重阳节这一天,我总能喝到母亲熬炖的鸡汤。重阳节,家乡有传着进补的习俗。母亲说,这一天,进补对身体最有益,尤其对正在发育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更是佳期。
在年初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养起小鸡仔。她在院里的角落处架起简单的鸡窝,铺上稻草,几十只乳毛末脱的小鸡便被放进窝里。于是,我每天都可以听到它们吱吱乱叫的稚音。母亲用那些碎细的米粒或一些菜叶剁成碎片来喂养它们。小鸡仔在母亲的精心喂养下,一天天长大,它们的声音不再是吱吱稚音,而是变得越来越洪亮,在每天的清晨像闹钟般响起,催闹着我们从梦乡中醒来。母亲此时却会心地笑了。她对我们说,鸡仔长得真好,很快就可以杀来煲汤了。
于是,我们也乐坏了,心里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过了夏天,进入秋天,天气开始凉爽起来。
在重阳节的前一天早上,母亲嘱吩父亲从镇上抓了一些补身的药材,有当归、人参等。当天中午,她挑了四只健壮的公鸡关进鸡窝里。父亲从镇上回来后,便和母亲一起开始杀鸡。我们围在旁边,母亲把鸡上的毛脱干清洗干净后,膛开肚子,掏空鸡的内脏,再清掉肚内血水,最后把药材塞进里面,用针线缝上。傍晚的时候,母放把鸡放入大沙锅里,倒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放到煤炉上慢慢熬炖起来。
第二天拂晓,天刚蒙蒙亮,凉风习习。母亲把我们几个小孩从暖和的被窝里拉醒,我们还末睁开眼,鼻子却闻到弥漫满屋的浓香的药材味道。我抬头看见饭桌上已摆着几碗鸡汤,碗里一块硕大的鸡腿正冒着热气。我们连忙爬起来,围在桌子上,喝起鸡汤。鸡汤色泽淡黄色,上面飘着一些油花,味道鲜甜还带着浓浓的药香味。我一口气喝完,顿时感到肚子里流淌着一股暖流,咽喉里却有清甜的回味久久萦绕,心胸舒坦至极。我们几个仿佛几天没吃过饭,狼吞虎咽,咬开鸡腿,使劲地嚼着鸡肉,那情景热闹极了。母亲却在我们旁边,甜蜜地笑起来,手轻抚着我们的头,叮咐着我们:“小心,别烫着,锅里还有呢,够你们吃的!”此时,太阳已从窗外升起,我感到格外温暖,额头上竟然渗出汗珠。
就是这样,我每年重阳节都能喝到母亲熬炖的鸡汤。这是世界上最美味、最珍贵的食物,也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它里面有母亲满满的爱,让我终生难忘。
转自:汕尾日报2018.10.21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
文学看台951 | 吴晓静的奶奶盯着叶子的目光,一如当年,饱含怜爱与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