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上坟添了条鱼,儿子朱棣搬家后,成了后世子孙的噩梦

话说宋仁宗当了皇帝以后,有一天晚上睡不着觉,起床想吃羊排,但转念一想又忍住了,因为他怕如果吃了第一次便会形成惯例,进而劳民伤财。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有些夸张,不就是吃块羊排吗?

宋仁宗如此谨小慎微,未免有一些小题大做了,直到后来看了关于明朝鲥鱼贡的历史,才发现宋仁宗的担忧不无道理,下面便和大家分享关于明朝鲥鱼贡的故事。

朱元璋与鲥鱼贡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定都南京,这里位于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尤其每年都有大量由海洋回游长江产卵的鲥鱼,可以让很多平时吃不起肉的底层百姓一解口腹之欲。

鲥鱼鲜美且廉价,十分符合朱元璋提倡节俭的思想,于是乎在每年四月祭祀太庙的时候,将应季的物产鲥鱼列入了贡品名单当中。《明史·卷五十一》中记载:

洪武元年,定太庙月朔荐新仪物,四月,樱桃、梅、杏、鲥鱼、雉。

原来按照明朝的礼仪制度,除了皇帝登基、诞辰以及高规格的册封之外,每年都会有固定的五次祭祀太庙的活动,时间分别为一月(春享)、四月(夏享)、七月(秋享)、十月(冬享)和十二月(除日祭祀),鲥鱼正是被列入到了四月夏享的祭祀贡品名单中。

这原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南京紧靠长江,四月正是鲥鱼洄游的季节,不论是派专人捕捞,还是直接从市集上购买都十分方便,花费也很少。

不过随着明成祖迁都北京,一切都变了。

要知道南京距离北京足足有一千多公里,古代可没有飞机高铁,就连公路交通也是没有的,所以想要将货物从南京运到北京,没个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的,这还是快的,如果是慢的就要按月算了。

十天似乎并不长,但鲥鱼捕捞上来,过上两三日可就臭了,别说鲜美了,能不能吃都成问题。考虑到这一点,为了保证鲥鱼的鲜美,自从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每年的四五月份,南京的留守太监都要提前准备后鲥鱼,利用从京杭大运河上的快船日夜兼程的将鲥鱼送到京城。

明朝抗倭英雄王樵(1521~1599)所著的《方麓集》(方麓是他的字)中记载:

黄船十余艘泊江口,鲥鱼以三月取,五月贡船始发,上下皆层冰覆藉之。

但即使是快船日夜兼程,也需要至少八天的时间,鲥鱼毫无疑问肯定臭掉了。所以为了延缓腐败,保正鲥鱼的一定新鲜度,沿途的州府县衙都要提前从当地富户的冰窖中收集冰块,放入装有鲥鱼的船舱中,利用低温起到保鲜的作用。

(当年的贵妃荔枝也是用的这个办法)

古代可是没有冰箱的,之所以会在夏天有冰,是有钱人提前在冬季派人采集冰块,放入提前修好的冰窖中,进而才能够在夏天用来解暑纳凉。由此可知,冰块在古代的夏天是很贵的,这就直接将鲥鱼贡的成本拉高了好几个数量级。

鲥鱼贡为何不取消?

前文说过,洪武时期鲥鱼是被列在四月的太庙祭祀的贡品名单中,为何后来却成了“三月取,五月贡船始发”呢?

原来朱元璋和马皇后死后都葬在了南京,而明朝的太庙随着明成祖迁都迁到了北京,于是乎鲥鱼贡需要先用于每年五月十五孝陵祭祀上,而后才会七月的秋享上出现。

看完上面的介绍,相信一定有人会问:鲥鱼贡既然如此的劳民伤财,而且送来的时候已经不新鲜了,为何后世的明朝皇帝不索性取消呢?

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所推崇的便是儒家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便是孝,甚至很多朝代索性提出以孝治天下的口号,所以对于明朝皇帝来说,祭祀祖先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其中的贡品自然马虎不得。

既然太祖朱元璋时期,鲥鱼便已经用来祭祀了,那么后世帝王祭祀的贡品名单便只能保持或更多,决不能减少,于是乎明朝皇帝便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维持尴尬且劳民伤财的鲥鱼贡了。

一生提倡节俭的朱元璋,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当初为了省钱添花样,将应季水产鲥鱼纳入贡品名单,会在后世成为明朝财政中可怕的吞金兽,每年耗费大量的民脂民膏。

其实在明朝以前,鲥鱼便已经是长江下游人们的盘中美食了,但当时吃鲥鱼的主要是普通老百姓,权贵们并不喜欢这种多刺的食物,相比较而言权贵们更加喜欢味美的羊肉和猪肉。

明朝开启鲥鱼贡以后,鲥鱼的身价也开始水涨船高,到了清乾隆年间,鲥鱼贡才终于废止(康熙下的圣旨,执行起来被拖延)。

虽然不再是贡品,鲥鱼身上尊贵的标签却被保留了下来(皇家认证必属精品),成为长江下游地区,人们馈赠亲友的无上礼品。

这个转变和现如今的大闸蟹到有些类似,要知道民国时期,大闸蟹虽然美味,却是底层老百姓充饥的无奈选择。

2020.12.01(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