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IoT:是时候“重新定义”物联网产品了

也许是从2014年谷歌用32亿美元巨资收购智能家居初创公司Nest开始,物联网进入了商业公司的视野,Nest将传感器、通信、算法、用户体验运行于一个云网络的模式令科技产业心驰向往。

自那以后陆陆续续地,有公司组建团队发力物联网业务,有公司转型为物联网企业,再加上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趋势明显,数据就是石油,物联网产业不仅获得了政策关注,市场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可谓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阶段。

经历长期的研发和积累,云计算业务驶入快车道的华为,此次亦在自家大会上重磅宣布了物联网商业的一系列进展,可谓是成果斐然。

华为IoT云服务总监钟远凡介绍华为IoT整体进展

不仅如此,华为IoT表示已完成端边管网的产业链整合和商业模式调整,强调正在开放怀抱、赋能产业、广邀物联网全行业企业一道掘金市场。

01
物联网的长期痛点

即便聊到物联网有万亿市场规模,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产业链条长,应用分散化、碎片化。

一方面,这造成了单一厂家提供端到端行业方案集成难度大,成本高,所以一家独大的情况很难出现,生态共建的模式被普遍看好。但如何商讨出各方都满意的权益分配,并不如想象中简单。

另一方面,碎片化导致很多垂直领域市场规模较小,若厂商投入产出比不佳,很难获取足够规模的收益。相比于面对多样化的需求时只能采取费时费力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厂商迫切需要更快速、更高效、更省成本的产品开发以及商业变现方式,尤其要着重优化设备接入、设备管理、数据分析、应用开发、安全运维等方面的流程与效果。

好的一点是,物联网人并不会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而止步不前。

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千行百业被纳入物联网已经不再是想象。底层硬件、通信技术、软件平台和垂直行业应用,这些都将飞速发展,尤其是后两者,将是深度挖掘物联网商业价值的重中之重。

02
华为云IoT的使命

华为做物联网,是从很早开始就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的。

大约在2014年,国内掀起了第一轮对物联网的广泛性讨论。基于在通信领域长期的技术与服务经验,华为希望将人与人间的高可靠、高容量连接能力应用到物联网,推动行业发展。

2015年,华为发布“1+2+1”的物联网ICT战略,并围绕此战略陆续推出云化IoT联接管理平台及行业解决方案。

2017年,华为发布IoT云服务1.0。当时以NB-IoT为代表的物联网通信技术火起来了。站在华为的角度看待这个过程,一方面帮助运营商伙伴找到了很好的物联网业务切入点,实现快速低成本的业务转型;另一方面,水表、烟感等应用场景的海量设备不断接入到物联网平台,为华为丰富产品形态积累了经验。

2019年,华为升级了IoT全栈云服务,致力于提供极致体验的IoT联接服务,聚合物联网应用、硬件、产业生态,做万物互联的黑土地,使能客户商业成功。

一切都在继续往前发展。

不过如前面所提,物联网是碎片化的,平台路径意味着要覆盖的行业范围很大,市场培育时间更长。经过几年经营之后,华为云IoT取得了稳步增长,但物联网行业的痛点问题仍然亟待解决,华为希望通过一些创新性、革命性的理念和技术,影响整个产业对于物联网产品和物联网行业的定义。

03
华为云IoT重新定义了3件事

以华为的思路,做好物联网基础设施,培育万物互联黑土地的战略定位不会动摇。

不同以往的是,华为云IoT最新强调聚焦3件事以执行该战略:

第一件事,重新定义IoT联接。

基于物联网在接入复杂度、时延、可靠性等方面的挑战,华为整合了端边管网的产业链,旨在打造极简接入、安全可靠、低成本的IoT联接服务。

在平台侧,华为云IoT完成了与海思芯片、LiteOS、TOP10主流模组的预集成,云芯协同,可实现分钟级0代码配置接入上云;

在网络侧,华为云IoT提出云网协同,无论物联网应用采用何种网络制式,华为都将促进云和网的无缝衔接、支持多种业务部署形态。

在边缘侧,华为云IoT提供边缘网关、边缘节点等多种边缘产品部署,云边协同,支持边缘泛协议接入、本地自管理、满足低时延(小于50ms)要求。

第二件事,重新定义物联网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是物联网商业价值的核心所在,但它一直是行业内极具挑战的事,因为既需要行业数据,也需要行业know-how,最关键的是,在开始数据分析前,企业往往缺乏物联网数据分析的基础工具。

基于这一点,华为云IoT希望降低门槛,面向产业提供一站式物联网数据分析服务。主要方向也有三类:

首先,商业层面支持在边缘节点完成数据接收、清洗、降频、过滤、拟合等预处理后,在云端完成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可视化等一站式数据分析。

通过将数据预处理下发到边缘,显著降低数据运营的带宽成本、减少时延。

其次,技术层面提供基于孪生模型的数据分析引擎。

一方面,华为云IoT将提供IoT孪生模型,帮助在数字空间中构建物与物、物与空间、物与人等复杂关系,使能客户完成物联网数据场景化(语义化),让行业应用更容易挖掘物联网数据价值。

另一方面,华为云IoT负责提供物联网专有数据分析工具,如时序分析(50+时序汇聚算子)、实时分析(IoT流算子50+)、离线分析(百万并发作业)等,降低分析门槛。

另外,应用层面提供面向行业的高效物联网数据分析套件。

除了技术打磨,华为云IoT致力联合行业know-how,构建AI模型市场。目前已汇聚了3000+行业分析套件(如物流仓储分析类、车联网分析类等),使能行业伙伴打造行业物联网数据价值挖掘解决方案。

第三件事,重新定义商业模式。

在业界,通用型物联网平台的营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按照设备连接数量、设备连接时长、消息数量、消息流量进行收费,属于设备接入层带来的收益;另外,在完成设备接入的基础上,增加客户对云服务、人工智能、安全服务等资源产品的消耗。

这是产品层面的商业模式,已经是相对标准化、公开化的。

但物联网生意最难的问题还包括生态合作上的利益分配,在笔者的了解中,这涉及到组织架构、内部流程的很多问题。

正因为难,所以华为IoT此次重新定义商业模式才是值得单列出来的:

面向IHV、ISV、物联网集成商/渠道,构建IoT生态商城,聚合物联网各种行业硬件和行业应用,由物联网集成商/渠道基于客户场景需求从商城选取合适的行业硬件、行业应用,完成行业解决方案端到端集成、交付。

这一商业模式,有利于降低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集成难度,缩短交付周期,加快方案的供应,从而更好满足客户个性化场景需求,实现伙伴产品快速商业变现。

在交朋友这件事上,华为一向诚意十足。

据悉,华为IoT每年提供亿级RMB商机共享;建立ISV、IHV、SI、华为多方利益分享机制(严选市场分成+运营商合营分成)和激励机制,旨在与行业伙伴利益共享,长期共赢。

04
华为云IoT的应用场景

车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都能看到华为云IoT的影子。

简单举几个例子:

在仓储场景,华为终端南方仓采用华为云IoT推出的智慧仓储解决方案,基于创新RFID+IoT+AI等技术,实现出入库批量货物自动识别、叉车轨迹实时定位跟踪、无人自动盘点等功能,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实现仓储管理成本降低60%。

在化纤行业,华为联合三联虹普,通过端边云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上层智能预测引擎进行柔性质量分类,实现客户需求匹配率提升28.5%。

在钢铁行业,华为云IoT通过实时的数据采集和治理,将产线测点数据和钢卷的产品数据进行精确的关联匹配,对上层应用进行质量分析和工艺优化,实现产品质量稳定性提高10%,精炼成本节约0.5元/吨钢。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基于开放共享的生态模式,华为云IoT可以更快、更完善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

05
华为云IoT的「态度」

根据本次大会的高频词——重新定义,能看出来华为做好准备了,即便深知物联网碎片化和分散化的痛点,华为亦调整出最佳的姿势,面向对手,拥抱朋友。

技术上

从技术谈,华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平台+网络+边缘+终端+芯片”全栈能力上,尤其在芯片、网络上的积累,是其他互联网公司往往不具备的。

生态上

从生态谈,华为首先打造技术层面的生态,用底层技术赋能行业伙伴,使得推向市场的东西在技术上更全面,更耦合、更有一致性。与此同时,向合作伙伴提供利益共享的商业生态模式,为其带来足够的项目机会,有钱一起赚,何乐不为呢?

行文至此,华为云IoT的框架已经跃然纸上。

背负着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者的重任,即便道阻且长,但依然希望与全行业携手,向未来大踏步迈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