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剑锋:中国企业向生而生,重构战略成长
华夏基石十月管理高峰论坛文章精选
“向生而生”这个词是我们生造出来的。
相较于哲学意义上的“向死而生”, 我们认为对企业来讲“向生而生”更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企业为了生而活,为了生主动地去求活,所以,抱着生的信念和愿望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与 蜕变,就一定能够超越时代与企业成长周期,去跨越死亡,从而活得长、活得 健壮、活得好。
一个企业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得久, 更要活得有尊严、受人尊重。这是一个企业家、一个优秀企业所追求的三个境界。是作为企业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状态。
面对不确定的质变时代,企业如何向生而生?我认为还是要回归企业的经营本质,回归到管理基本面去思考和应对。
我认为一个企业要突破成长的瓶颈,要持续不断变革创新,以不变应万变。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要应对变化还是要回归到经营的本质。经营的本质就是两条,一个是经营客户,一个是经营人才。作为一个企业,不管环境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必须回归到客户价值第一,客户价值优先。如何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价值创造 者,使每一个人都有价值地工作,这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核心的要素。所以, 以不变应万变最终是回到客户价值和人力资本价值。
第二,构建管理能力,管理就是企业的竞争能力。构建管理能力的时候还是要回归到管理的常识。所谓管理的常识就是管理 ABC,就是回归到企业的人、财、物的管理。回归到简单、直接的管理。
科学管理最终解决两个问题:第一, 企业如何持续保持活力,如何去持续激活企业的价值创造要素;第二,如何提高效率。不管一个企业采用什么管理方式,最终都是回归到如何提高员工的价值创造活力,如何提高一个组织的效率。
管理者如何管理团队,管理者如何管理自我,如何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等等。这么多年我们帮助企业成长,一个方面我们会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更看重中国企业管理基本功的训练。应对变化要回归到管理的常识。
中国企业要做久、活久,持续发展要回归到软实力。中国的企业在规模、资产、市场价值上都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我们有7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这些500强企业在某种意义上还是500大。
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企业相比,我们的短板还是软实力,体现在我们的人才、技术、品牌、机制、 制度、结构上。在这些软实力要素上,我们跟世界企业差距很大。硬实力可以使企业成功一时,软实力可以使中国企业成功一世。我们必须持续不断的加大对于人才、技术、品牌、管理机制地投入。
在中国经济处于这样一个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焦虑的时期,中国企业要走向未来还必须回归到企业家精神。
一是企业家的使命激情。就是将持久经营企业作为自己的一种职业信仰,作为自己的必生追求。不管环境怎么样变化,你都能够有激情、有冲动去冲破成长过程当中各种瓶颈。
二是创新与企业家自我变革的能力。三星、华为,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最关键的是企业家具有批判精神、批判意识,以及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变革、创新。
在我们研究的世界级企业里面,不管是中国企业还是世界企业,这些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洞悉人性,对于人性有非常强的洞悉能力,有洞悉人性的人力资源机制。
我认为尊重人性并不等于简单是以人性为本。以人为本是以能力为本、以价值创造者为本、以奋斗者为本。企业不能简单地提以人性为本,人性是需要洞悉,需要根据人性的特点去提供差异化人力资源产品服务。
我是很赞同华为、三星所提出来的,企业不是简单以人性为本,要以能力贡献为本、以奋斗者为本。这有一个前提条件: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组织价值评判能力,就很难测量谁是奋斗者、谁是价值创造者。
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必须依赖两个最核心能力:一是竞争能力,二是持续盈利能力。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竞争能力去和别人谈合作,是没有条件的。越具有竞争能力,越具有与别人合作共建价值链的能力;一个企业只有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才能够加大对于人才技术的投入。很多企业由于缺乏持续盈利能力,在人才上、技术上,不敢投入,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战略的转型,提升全球竞争能力,还是要回归到如何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如何提升一个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上来。
关于战略成长,我们要从六句话中去理解:
战略是一种选择。在面临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新选择。战略是选择, 选择干什么,不干什么。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尤其对于已经做大的企业而言, 最难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
战略是一种模式(发展与商业模式、 赚钱模式)。互联网时代所面临最大的 战略机遇是来自商业模式的创新。
战略是一种能力(资源拥有与独特 竞合能力)。在新的这样一个时代,中 国企业如何去拥有独特的资源,如何整 合资源,如何打造能够适应新时代的竞 争合作能力,是需要在战略成长过程当 中去研究的。
战略是一种共识(达成共识,是一 种共同信念与经营意志力)。企业家除 了要有战略思维,最关键的是我们所有 的高层、所有的员工能够达成共识,真 正把战略目标作为共同的信念去提升整 个企业的意志力。战略制定过程也是达 成共识的过程。
战略是一种变革与再均衡(战略要素的重构与内在管理系统的变革与创 新)。战略不仅仅是目标的设定,更重 要的是战略要素的重构与内在管理体系 的变革创新,是一个企业从平衡去寻求 不平衡,又从不平衡中去寻求平衡的过 程。
战略是一种执行(战略目标、组织与人)。战略还是要回归到管理的三个基本命题:战略、组织、人。向生而生,我们要为未来的长远成长而谋定。努力去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发展空间与增长点,无论顺境与逆境, 确保把握住外部重大机遇!依靠商业模 式创新与技术进步,通过转型与变革激 活战略价值创造要素寻求新成长,完成 内在成长要素重构。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做时代企业。在新一轮经济长波中不被 抛弃!不犯历史性错误,不错过历史性 发展机遇。
本文来源于2014年第二届华夏基石十月管理高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