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络脉与廉泉

“舌下络脉”,“金津玉液”,“舌下络脉放血”等名词,从事中医、针灸的专业人士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中医基础理论》五体应五脏中:舌为心之苗;《中医诊断学》舌诊中观察舌下络脉的情况(粗细、长短、颜色、排列是否整齐、有无扭曲、结节等)来反映人体气血(正常、亏虚、血瘀)的情况。
现今针灸常用的廉泉穴则是被归入任脉,定位:在颈前区,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上。

《黄帝内经》中舌下络脉与“廉泉“的关系密不可分,现将文字列举于下:

  1. 《灵枢·根结第五》:“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足少阴肾经)
  2. 《灵枢·癫狂第二十二》:“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舌下、少阴、刺血)
  3.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黄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补足少阴。”----(舌)
  4. 《灵枢·胀论第三十五》:“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舌)
  5. 《灵枢·五禁第六十一》:“丙丁日自乘无振埃于肩喉廉泉”
  6. 《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黄帝曰:其咳上气穷诎胸痛者,取之奈何?岐伯曰:取之廉泉,黄帝曰:取之有数乎?岐伯曰: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刺血)
  7. 《素问·刺疟篇第三十六》:“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中盛经出血,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舌下两脉、刺血)
  8. 《素问·气府论第五十九》:“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舌下、少阴)
  9.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10. 《灵枢·热病》:“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单个穴位---应是任脉之廉泉穴)
    从上述古典文献资料来看,《黄帝内经》中有多处言及“廉泉”,大多数涉及舌下两脉、足少阴肾经及刺络放血,由此看来,《黄帝内经》时期,早期的“廉泉”是指的“廉泉脉”,即舌下络脉,属于足少阴肾经。
    然而人们见“廉泉”二字多认为是任脉上“廉泉穴”,杨上善、王冰皆以任脉“廉泉”注解,实际上早于杨、王二人的汉代《黄帝明堂经》编者也不能幸免----将汉代以前的针灸方中的“廉泉”(其中一部分是足少阴“廉泉”,而不是任脉的廉泉穴)主治不加考证地编入于任脉“廉泉”穴下。这也提示,在汉代编纂《黄帝明堂经》时,“舌下两脉”的临床应用已很少,而不为时人所知。因此,汉以前的古典医籍中“廉泉”多指廉泉脉,即舌下络脉,并非是任脉的廉泉穴。刺灸方法则多是采取放血,血变而止。
也可以试着从现代医学角度去了解:
静脉回流:舌下静脉丛(舌下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心脏。
点刺舌下络脉放血是否引起了上述静脉回流的血容量的改变,从而取得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龙祥,黄幼民.针灸腧穴通考——《中华针灸穴典》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60-136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