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里的孤岛,连四川人都听不懂的自贡话是怎样的存在
常言道,十里不同音。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大到每个省,小到每个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
据说四川话当年以一票之差输给北京话,没能成为普通话,四川人不知遗憾了多少年。
如今国家推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四川人学起来甚是恼火。
但也有例外,作为最接近普通话的四川方言,自贡话像孤岛一样存在与四川,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自贡话的段子:四川其他地方(除了内江)人只要听说谁是自贡人,马上就会卷起舌头说一句:你们“至贡”人……。
在四川,特别是成都地区,大概对自贡人的印象就是一口翘舌音,就像大舌头。
其实真正的自贡人最清楚,自贡话并不是只有翘舌,也有平舌,而且和普通话的平翘舌一模一样。
把自贡话换成普通话的音调,如果不说土话,那就和普通话没有任何区别。
对于从小在只有平舌音地区长大的人来说,听自贡说翘舌就很痛苦,以为自贡人天生大舌头,只会翘舌音。
其实自贡话该平的地方平,该翘的地方翘。
自贡话为什么在平翘不分的四川地区显得那么独特呢?
原因在于自贡话和四川话(特别是成渝地区)的形成有很大不同。
成渝地区受到湖广方言演变影响更大,而自贡话对金陵雅韵的继承更纯粹。
自贡特有的盐业历史文化较为特殊,古时的自贡就盐商汇聚。
自贡的移民除了湖广之外,还汇聚了闽、赣、粤、秦等八省盐商。
古人在听不懂对方方言的时候,通常会使用“读书音”,也就是明末清初时候的“金陵雅韵”,并通过 《洪武正韵》 规定了发音方式。
清朝时期,自贡聚集的外省人口远超湖广人,因此通用语更为通行。所以,自贡话的口音根基便是标准的金陵雅韵(古南京话)。
之所以会觉得自贡话跟北方的北京话接近,是因为自贡话、现代南京话、现代北京话、合肥话、昆明话都是在金陵雅韵的基础上发展演变的。北京话的平翘舌音后来受到了北方的山东、河北等地的影响,所以与自贡话的平翘舌并不完全一致。
自贡的周边地区成都重庆原来也区分平翘舌音,后来为了说话更方便,简化了翘舌(类似现代苏州话和古代苏州话的流变)。
自贡以前的外省人比较多而且杂,所以更倾向于使用更为标准的“普通话”(古南京官话)进行交流。
于是,现在的自贡话就成了四川方言中区分平翘舌的一股清流。
如果有一天你去自贡,那就把当地方言都想象成四川音的普通话就很好理解了。
但和大多数地方一样,自贡话里少数的土语,就只能靠想象力了,这里简单做一些介绍吧。
卡找腰:贬义词,讨厌、不够朋友
凯桑:形容这个人耿直,爽快
搞刨啊:形容一个人非常着急的窘态
夹夹客:形容抠门、吝啬
挞儿:耳光
涮的刮繁:形容一件事麻烦透顶了
过孽:两个人闹矛盾,小孩一般指打架
铲尖夺势:形容一个人喜欢逞能
吃麻扎符儿:欺骗和蒙混过关
以下几个词,大家自行脑补一下吧
折针儿、盘海、抓马儿、雀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