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1188- 一组珍贵老照片,带你回看不一样的“东方莫斯科”——哈尔滨

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金”“清”两代王朝发祥地;同时也是东北亚中心地带,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因四级气温较低,也被称之为“冰城”。那这座“冰城”在一百年前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让我们跟随一组老照片来探寻一下民国时期繁华的哈尔滨:

民国时期哈尔滨火车站,在清光绪二十五年建成,是原中俄共同修筑的东清铁路,也就是中东铁路前身的中心枢纽站,清宣统元年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是在哈尔滨站被朝鲜爱国人士安重根刺杀,震惊世界。自哈尔滨站建成一百多年来,其一直就伴随着哈尔滨的发展,历经沧桑。

哈尔滨新市街铁道厅,管理铁路运输和维护的部门,一座繁华的城市必然离不开强大的交运能力,这也是一座城市是否繁华的前提。

民国时期松花江铁路桥,在光绪二十七年建成,是一座石墩钢筋结构大桥,当时的交通要道,全长一千零五十多米,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时由于桥梁的老化而进行了限行,六十年代后进行了翻修加固。

民国时期的俄欧风格建筑,在清朝末期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后修建了中东铁路,导致大量俄国人来到哈尔滨,并开始了长期建设,一举成为了当时东北部地区的国际大都市。

民国时期哈尔滨的公园,始建于二十世纪初,多次更名,起初名为董事会公园,之后又改为特别是公园,解放初又改为了道里公园,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时又因为抗日名将李兆麟将军安葬于此,因而黑龙江省政府再次将其更名为“兆麟公园”。

民国时期万国洋行,典型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建成,之后一度是中央大街上引领时尚潮流的洋货店,现在仍在被商铺租赁使用。

民国时期的中华基督教大礼拜堂,位于道外粮台一段,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建成使用,是一座极具北欧古典式建筑风格的建筑,不过在解放后由于政策失误被毁。

民国时期的圣母守护,俄人旧墓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在原址上由俄国建筑师改建为砖石结构教堂,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

民国时期哈尔滨的马迭尔宾馆,二十世纪初建成,位于繁华的街区中心地带,建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宾馆富丽堂皇、门庭若市,不过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时遭到日伪军的破坏,之后又多次更名,不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又改为了原名。

民国时期的秋林百货店,这是俄国商人在哈尔滨开办的最早的商行之一,在刚踏入二十世纪的大门时就已建成使用,比中东铁路的通车时间还要早,后来成为了规模庞大的现代综合商场。

民国时期的哈尔滨街头,林立的大楼,无处不在的广告牌,来来往往的人群,无时无刻都在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繁华。

哈尔滨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比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现如今也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的百强城市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