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上郦波老师再次献诗,水平比之前要高太多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虽然更换了主持人,但节目仍然受到广泛好评,收视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到了第九期,高潮迭起,主持人龙洋渐入佳境,嘉宾妙语连珠,选手机智应答,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一期节目。这期嘉宾是由郦波和蒙曼老师组成,郦波老师自上期重返《诗词大会》后,再次光临,开场便奉献了一首口占绝句。
其实,嘉宾们都是诗词鉴赏大家,无论在学术性还是娱乐性,都是出类拔萃的。他们并不太作诗,也没有单独出过诗集,更没有自诩为诗人。之前偶尔兴之所至吟诵小诗,纯属玩票,有所瑕疵,也没有必要苛责。
比如在前几季中,郦波老师作诗,往往是选择了集句的方式。所谓集句,就是在前人的不同诗歌中挑选一句,组合成诗。这种方式要求作者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很高,才不至于组合后莫名其妙,驴头不对马嘴。著名大文学家苏轼,就非常热衷这种游戏。但是,观众仍然觉得不过瘾,希望郦波老师能够留下原创作品。
在本季《诗词大会》的第八期节目中,郦波老师就已经留下了一首诗,并且戏称为口占:
白日江山阔,风云动古今。
人生难自负,求索见丹心。
所谓口占,就是作者并没有精心准备,有感而发,即兴作诗。郦波老师历来以儒雅而著称,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却大气磅礴,气势逼人。总的来说,郎朗上口,通顺易懂,但还少了一些意境,没有给人太多想象空间。然而,在第九期节目中,郦波老师放出了大招,又口占一绝:
书中易水寒,纸上满峰峦。
极目山河远,此心天地宽。
这首诗比起上一首,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高出一筹,更是给予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和无尽的启示。第一句中“书中易水寒”,是引用了荆轲刺秦王的典故。当年荆轲远赴秦国,就是在易水诀别,无论成败,荆轲本身绝对有死无生。他的好友高渐离为之送行,就为之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句诗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读书也是苦道,知识是浩如烟海不可探究的。每一个读书人,都是孤独前行的勇士,都是将毕生奉献的英雄。
“纸上满峰峦”就如同郦波老师开场稍作提示的那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也自有山河在。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能囊括古今中外的智慧哲理,是别样的山河。
“极目山河远”紧接前文,告诉读者遨游在书海之中,就能领略名山大川的无限风光,走过我们未曾探究之路,领略四时不同的风光。家国河山,我们不能一一拜访,但我们却能从书中疯狂地吸取养分,增长见识,成为处事为人的方法。
第三句与其说是实用主义的哲学,最后一句“此心天地宽”则展现了豁达的人生观。正因为我们在书中看到了历史的变幻风云,领略了人生的炎凉百态,经历了沉浮波折的命运,所以能产生宽广的胸怀。眼前的蝇营狗苟,挫折困苦,都无不足为道。这也是读书带给我们的力量,给我们鄙视命运捉弄的勇气。
感谢郦波老师回归后,给我们更多的启示,让我们在思想中跋涉万里, 于沧桑处阅尽河山。许多朋友也许不屑一顾,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其实真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达到那种波澜不惊的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