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洞相连的百年地坑院,老两口种7亩地养30窝蜂,自封“洞主”
河南省洛阳偃师市游殿村,有一处极为罕见的地下胡同,被称为“九连洞”。如今,随着窑洞群坍塌损坏,剩余6座地坑院由7个窑洞通道相连,仍然不失为窑洞建造史上的一大奇观。70多岁的滑大叔就住在较为中间的窑院里面。
滑大叔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个大车司机,常年奔波在甘肃、内蒙,二儿子在新疆打工,老三儿子已经在外定居,他们老两口还居住在曾经的百年地坑院里面。
滑大叔告诉作者:这些地坑院是清末时候,当地大户人家谢员外开挖的,不过大部分窑院卖给了滑姓人家。滑大叔的父亲也买了一座窑院,后来用界墙隔开,隔壁是大哥家的,已经不在这里住了。滑大叔的窑院也是三易其手,最终又回到自己手里。
滑大叔的窑洞极为宽敞,入深足有10米还多。大叔告诉作者:祖上有几十亩地,土地改革的年代,滑大叔家被划为富农,窑洞也被充作公物。生产队在窑洞里面养牛,为了多养几头牛,组织人员往里面多挖了4、5米,因此比普通的窑洞深很多。侧面的小窑,则是饲养员居住的地方。
小窑里面还留有两个土炕,当时的饲养员就睡在土堆上面。“以前人穷,赖好有个被子裹着就不错了,地上铺点麦秸,人也不脱衣裳,就直接睡在土上。哪跟现在一样,年轻人都还得睡席梦思床呢,那时候连个木床都不多……”大叔说。
来到滑大叔家的时候,是中午,大婶刚做好汤面条。“舀一碗吧,别看没炒菜,放的芝麻香油,好喝!”大婶舀了两碗,非要塞到作者和同伴手里。告诉大婶我们是特意提前吃了饭过来的,大婶才有些不好意思的递给老伴儿,说:“这多不好看呀,俺吃饭,你们干看着。多少舀点吧?我做的不少。”
边吃边聊,大叔告诉作者:“三个儿子都不在家,我看地荒着可惜了,给别人了一些,咱种了7亩多,花生、红薯、玉米、小麦,啥都有,吃的都不用买。”现在种地都使用机械了,大叔说种几亩小麦,从种到收,自己就往地里去过三四次,玉米收了卖给村里的养驴场,小麦换面粉,给几个孩子都送一些。
“俺们是闲不住的人呀,你叫我多少干点活了,可美,别叫我净闲着。不是说那人闲生是非,老闲了,身体就该出毛病了。俺养的还有30来窝蜂,花开了,俺俩给它们送到坡上,一年也弄一千来斤蜂糖。要说现在的日子,可不赖。”大婶说。
聊起来养蜂,大叔搁下饭碗,带着作者参观他的蜂蜜。“你来的不是时候,我养那是洋蜂,前几天才拉回来,喂饱放到隔壁窑里了。开春三四月那时候,拉到坡上,我在那儿看着,采采枣花,采采杂花,秋天还有一季荆花,一年主要也就割这两种糖,别的糖没有。”
滑大叔养蜂已经有十几年了,自认为不是一个好的养蜂人,他说:“我几年前就快30窝蜂了,起起落落,拾掇不住。隔二年旺了,多收点糖,隔二年蜂群又败了,还得慢慢发展。咱年纪也大了,太多也管不过来,这就行,耍的么,有俩钱给孙子孙女们过年发红包就行了,咱也不图发多大财。”
游殿村距离巩义较近,“九连洞”地坑院又是别无仅有的独特传统建筑,每年来村里的人也多,巩义的、郑州的、洛阳的、甚至有开封的人,每年给滑大叔打电话要蜂蜜。孙女给他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大叔却说功能怪多,就是自己不会用,微信里的钱都得等孙女回来了,再给他转存到银行卡。
地坑院的顶部,原本是需要每年用石碾碾压夯实的,现在大多数窑院不住人了,顶上成了菜地,雨水渗入泥土,会导致窑洞顶部经常掉土。滑大叔说自己也不想再用砖箍了,谁知道还能住几年呢。找来竹竿,撑了一张塑料纸。“不掉土就行了,娃子们家里都有房子,我不想上去住。人窑人窑,有人住着窑才不会塌,我要是也不在这儿住,没几年这窑洞就不行了。我得在这儿当我的九连洞洞主呢,哈哈!”
正说话的时候,院子里的狗欢快的叫了起来,还冲进窑里,围着大婶的脚脖子转。“哎呀,那是干啥呢,出去!”大婶呵斥了围着她转的土狗,又对作者说:“估计是俺哪个儿媳妇或者孙子回来了。”还没走出窑门,外面进来一位40来岁的大哥:“妈,吃饭没有?”
大婶赶紧放下碗,站了起来:“电视上说新疆疫情又严重了,你咋回来了?”
“没事,那是南疆严重,我是在乌鲁木齐,我们那边没啥事。天冷了,我给大哥打电话,他说暂时回不来,我回来看看你们。”
大婶洗了个碗,给儿子盛了半碗饭:“你喝没有,再喝点,要不剩下了。”
“我都喝过了!”虽然已经吃过午饭了,还是接过来大婶递的碗,对作者挤了一个眼色:“我妈做饭就是好喝,可清气,在外面吃饭就是太油腻,没我妈做饭香。”
“俺这娃子们,不管谁回来,先来俺这儿看看,有了也不嫌瞎,有啥喝啥。”大婶脸上带着笑,对儿子说:“你爹在那边窑罐蜂糖呢,你去吧!”
儿子几口扒完碗里饭,出了门,大婶也放下自己的碗,脸上满是幸福:“俺这娃子们可知道哄我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