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帛书老子3.4|再谈大白如辱
上一篇谈完“大白如辱”,总觉得意犹未尽,再次细细思量,感觉“大白如辱”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还是拿“大禹治水”说事,我对故事背后的故事又做了全新的假设。
当年大禹的父亲“鲧”,在开始治水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疏导”是最佳选择,是治本的好办法。但疏导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很多年才能成功。
如果把人力物力都投入到疏导上去,近在眼前的洪水危机怎么办?不顾眼前危机,不顾眼前的条件不足,就会“大跃进”,一旦洪灾大爆发,那么,不用等“疏导”成功,政权已经完蛋了。
也许在当时,对于治水的方略,在统治集团里,“堵”占有主导地位,“鲧”其实别无选择,他只能先治标后治本,一边“堵”,解一时之急,一边为最终的“疏”做准备。
打个比方,当疾病来临时,如果是急病,一定是先治标,然后才能慢慢治本的,否则,本还没来得及治好,人已经没了。
鲧知不知道自己注定失败呢?他也许知道,但是还是要坚定地去做,他用了九年的时间,一边加固堤坝,解一时之急,一边为疏导做着准备工作。
但是,群众只看结果,当九年时间,还没有摆脱洪灾的威胁,群众没耐心了,需要有人为此负责,于是“鲧”就背了黑锅。
作为“鲧”背黑锅的交换,他的儿子“禹”继承了父亲的事业。
假设“鲧”明知道失败,还是选择“做事”,为最后的成功忍辱负重。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大白如辱”的精神!
而我的假设很可能是真的!因为禹治水花了13年,比他父亲更长!
有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大汉饿了,于是买来十个烧饼充饥,吃了九个之后,可还觉得饿,吃完了第十个终于感觉饱了,大汉抚着肚子说:“早知道这样,就只吃第十个烧饼了。”
这个笑话很可笑,又非常残酷。
多数人真的只能看到“第十个烧饼”,他们会把所有的功劳都给“第十个烧饼”,而“前九个烧饼”,不但无功而且有过。
当自己的所作所为,注定失败,但是却为后人赢得了胜利的时间,这样的事情做不做?如果选择做,那就是大白如辱的精神!
大白如辱,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精神境界,明知道做,就会受辱,却义无反顾地去做了。
远的不说,看清末吧!
曾国藩是很惹人争议的一个人。有人捧,有人骂,还有人看不起。我这里提三个争议点。
其一,民国初年,许多排满革命党人认为如果不是曾国藩,“大清”早就完蛋了,骂他是阻碍历史进步的卫道夫,当时章太炎说曾国藩,其志向不过是贪图富贵,“封彻侯,图紫光”。
其二、曾国藩最被诟病的是在“天津教案”的处理上,向列强退让,软弱无能。
天津教案是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发生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教案。天津民众为反对天主教会在保教国(法国)武力的庇护下的肆行宣教活动,攻击天主教教会机构而造成数十人被谋杀。
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诟詈之声大作,卖国贼之徽号竟加于国藩。京师湖南同乡尤引为乡人之大耻”,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
其三、就是曾国藩在湘军攻下南京,镇压了太平天国后,拥兵数十万,雄踞东南半壁,完全有能力改朝换代。但曾国藩选择继续忠于清王朝。
我却对这段历史有异议,我觉得曾国藩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很清楚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改朝换代是必然的。但是他却选择维系,为什么呢?
用大禹治水来比喻,当时中国洪水滔天,该“堵”还是该“疏”,许多人都知道“疏”是治本的。但是,疏是有条件的,必须让洪水能导出去才行。还没有设计好泄洪的出路,就贸然破开口子,洪水将不受控制,必然泛滥出更大的灾难。
当时一旦清王朝被瓦解,有没有泄洪的方向呢?没有!那时候,中国的主要危机已经不是来自于内部,靠历史周期律就能解决的了。那时候中国的主要危机来自于列强,在列强的干预下,一旦大一统的清王朝,在形式瓦解了,中国极可能走向四分五裂,那将导致中国更大的灾难。
历史无情地证明了这点,清王朝瓦解之后,中国没变得更好,而是在列强的操纵下,进入了更加不堪的军阀混战。
再来看“天津教案”,当时强迫列强低头的声音是主流,而曾国藩却非常清楚中国的实力无力对抗列强,只能低头。三十年后八国联军进北京,才打醒了所有人,也验证了曾国藩的远见。
更加可贵的是,曾国藩不是在消极投降,他是在为中国的发展争取时间,并且一直在努力。
早年,李鸿章认为老师虽然在学术和为人上的造诣极深,却是一个有点迂腐的端谨长者,优柔寡断,并不适合干实事,更不会治军打仗。
但是,李鸿章签了“马关条约”,当过“裱糊匠”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曾国藩。李鸿章晚年对后人说,现在所谓的大人物、大先生都是饭桶,我一个都瞧不上,只有我的老师曾文正公才是真正的大先生。
在曾国藩被骂得最凶时,却越发让梁启超敬仰崇拜。在曾国藩的身上,梁启超发现了中国古代“内圣外王”的传统路径,他认为品格的修养不仅是自我实现,更是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良方。
我对曾国藩很好奇,还没时间深入研究,只是感觉,曾国藩很可能是个“大白”!
我觉得曾国藩,并没有考虑清王朝是否灭亡的问题,因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他考虑更多的,是清王朝灭亡之后,国家的出路问题。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曾国藩还力荐李鸿章组建淮军,这是最早的中国近代化军队北洋军的前身。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他致力于新思想,新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通过洋务运动不断强壮自己,而且培养了一大批“清王朝”真正的掘墓人。
我很有种感觉,曾国藩很有可能是个“大白如辱”的人!